蔣 文
[摘 要] 口譯是用語言解釋語言,是在一定的場合下對說話人意思或意圖地一種即時即興翻譯,比筆譯難度大,在口譯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可隨意翻譯,口譯應(yīng)遵循客觀性,條理性,地域性和主動性四大原則。
[關(guān)鍵詞] 口譯;原則;探析
口譯的本質(zhì)是跨文化翻譯,即用語言解釋語言,宏觀世界是一種雙向活動,口譯人員在口譯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不僅需要會用本國語解釋外語,同時也要會用外語表達本國語,口譯人員在整個口譯過程中充當橋梁、紐帶的作用,口譯過程中由于時間的限制,語言文化的差異或其它因素的影響,對于整個語篇,語場的把握,譯者需要有一定的靈活應(yīng)變能力,總體上應(yīng)遵循如下原則:
一、客觀性
口譯按其功能可以分為同聲傳譯,會談翻譯和生活翻譯三大類型。和會談翻譯和生活翻譯相比較,同聲傳譯對口譯人員的要求最高,其難度與挑戰(zhàn)也是最大。但是不管是何種口譯都需要譯者在第一時間將第一手信息正確而又迅速地進行傳遞,從而使語言不同的雙方能順利地進行溝通和交流。那么譯者在此過程中必需用心,將兩種語言在頭腦中快速的整合然后流暢的翻譯,要避免冷場,確??谧g質(zhì)量。
在口譯過程中,交談雙方都希望能盡快傳遞信息,交流思想,口譯的這一特性就決定檢驗口譯的標準就是它的信度與速度。信度就是口譯的準確度,口譯一定要是正確的翻譯。速度快并不意味著可以忽略內(nèi)容和細節(jié),可以詞不達意,如果由于語速過快而降低了信度,那么就降低了口譯質(zhì)量,甚或會對交談雙方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以及不良后果??陀^的依照說話人的意思進行翻譯是口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國的口譯人員大多講普通話,如果陪同外賓去某個鄉(xiāng)鎮(zhèn),遇到說話人講本地方言,那么口譯人員就要將方言轉(zhuǎn)化為普通話,然后再譯成目的語。如果在方言沒有聽懂,弄明白意思之前,憑主觀臆斷,是是而非的進行口譯很容易出錯,造成誤譯,那么口譯人員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進行翻譯。
二、條理性
口語的一個特點就是人們在說話時屬于發(fā)散型思維,常常邊想邊說,邊說邊想,為了把意思表達得更確切,難免會出現(xiàn)猶豫,重復,啰嗦。這樣的話就會造成所說的語言表意不清,層次不明,籠統(tǒng)模糊。如果這時口譯人員記住所有的細節(jié),用另一種語言不假思索不加梳理的翻譯出來,那么聽者就很費勁,不明白在講什么,摸不著頭腦,這樣溝通交流的效果顯然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口譯人員要根據(jù)當時的情況,不能唯話是譯,在領(lǐng)會說話者意圖目的的同時,抓住信息重點,重新進行組織整合,進行邏輯化的加工處理,然后再進行翻譯。例如,問:Does your company pay corporate income tax? 原譯:你們公司是否要繳納企業(yè)所得稅? 答:“總的來說,所得稅是30%,還有3%的附加稅共33%。對兩類企業(yè),出口外向型,高科技企業(yè)又有一些優(yōu)惠,享受30%里面的80%,也就是24%。我們是兩類企業(yè),所以免三減二,頭二年不用交,后三年減半,也就是12%。還有特區(qū),開發(fā)區(qū)只交15%?!痹g:Generally speaking,the income taxis 30%,and there is a 3%surtax,so altogether 33%.For the export-oriented and high –tech enterprises,there are some preferential policies.That is they enjoy 24%rate.We belong to these two kinds of enterprises.Therefore,we dont need to pay that kind of tax in the first two years,and from the third year on,we can pay half of the tax.That is 12%.For special economics zones,they only hand over 15%.主人整個答問使人看不清頭緒,問題就出在層次不明確,重點不突出上。那么口譯人員在進行翻譯時就要提綱挈領(lǐng),把意思加以分類梳理,按下面結(jié)構(gòu)翻譯:“我們公司今年內(nèi)要繳納20%的企業(yè)所得稅。總的來說,中間的稅率,目前分為三大種類:1.經(jīng)濟特區(qū)和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繳納15%;2.這兩區(qū)以外的一般企業(yè)繳33%;3.但兩區(qū)以外的出口外向型及高科技企業(yè)的稅率是24%,而且投產(chǎn)的頭兩年免交所得稅,第三年開始連續(xù)減半,即只繳納12%。我們公司就屬于外向型企業(yè)?!边@樣就使原來意思不明確的話有條理,有重點,使聽話人能夠明白。
三、地域性
中國與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有極大的不同,習語、諺語作為語言、思想交際中的獨特成份,極富本民族的鮮明色彩,差別較為突出,容易造成文化缺省(cultural blanks)、文化隔閡(cultural gap)的現(xiàn)象。直譯,硬譯是難以讓對方明白其中深意的,那么口譯人員就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用恰當?shù)挠⒄Z給以解釋。比如說鐵飯碗就不能直接譯為 iron rice bowl,而要譯為a secure job,鶴立雞群就不能譯為a crane stands among chicken,而要譯為to stand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others,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就不能譯為everything is ready,and all that we need is an east wind而要譯為all is ready except what is crucial。
除此之外,外國人的個人隱私觀非常強,像在中國我們習慣用“你吃了沒?”作為寒暄之詞,而如果你問一個外國人“你吃了沒”,他會認為你多管閑事。如果你問一個外國女人你多大年紀,有幾個小孩,則會引起她強烈的不滿,那么在處理這樣的翻譯時,口譯人員則要策略一些,盡可能的將直接問題變?yōu)殚g接題目,比如說問年齡,就可以啰嗦一點問:“you look quite young,I am in my mid fifties.I should think you must be in early thirties.Am I right?”您看上去真年輕,我已經(jīng)五十好幾了,你大概三十剛過吧?這樣自報歲數(shù)的猜測法,給了對方回旋空間。
四、主動性
口譯的目的就是溝通、交流不同的文化觀念,但是不同層次的人說話的口氣,用詞就不一樣,語言粗俗,話題不符合對方文化習慣,不得體的玩笑等等都很可能引起對方的不悅和反感,甚至誤解,那么在口譯過程中,口譯人員就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淡化或變通處理,該譯則譯,不該譯就不能譯。比如主人邀請客人到山上參觀,客人如果說:“I dont like bloody mountains.”直譯過去就是“我才不想看什么鬼山呢!”“Bloody”在英語中是個罵罵咧咧的詞,相當于“他媽的”,如果主人聽到那么定會得罪主人,所以譯者就很聰明,譯為”大概沒什么時間看山了”,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
另外口譯人員不管語言如何精通,知識面有多廣,經(jīng)驗如何豐富,事前準備如何充分,他總會遇到不會譯的情況,因為口譯不像筆譯有字典可查,有工具書可翻,有專家可請教,在遇難到不會翻譯的詞時就要靈活一點,繞個彎進行解釋,對于一些專有名詞就要學會下定義,達到殊途同歸的目的。比如像洗衣粉(detergents)就可以說power with which to wash clothes干部(cadre)就可以解釋為officials working in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or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這樣就可以進行準確的表達。
總而言之,口譯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它不僅需要口譯人員有扎實的業(yè)務(wù)功底,靈活地應(yīng)變能力,還需要口譯人員掌握好上述四原則,在客觀把握好說話人意思或意圖的同時,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對語言進行組織、協(xié)調(diào)、處理。盡可能達到信度與速度的統(tǒng)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談話氛圍,促進交談雙方溝通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王逢鑫.A course for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ation[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2] 胡德剛,易凌紅.朱彤口譯[M].江西: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3] 方凡泉.好易學-英漢口譯[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
[作者簡介]
蔣文(1981-)女,漢族,湖南岳陽人,學位:學士 職稱:助教,單位:湖南民族職業(yè)學院教育系,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