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忙碌行走了一天,外出回家洗個澡放松一下身心,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的“必修課”。隨著冬季來臨,溫度降低,氣候變得干燥,醫(yī)學(xué)專家提醒說,冬天洗澡應(yīng)注意“四舍”。
一舍:每天洗澡
太勤洗澡,會把皮膚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洗掉,容易傷害到皮膚的角質(zhì)層,引起皮膚瘙癢,皮膚的抵抗力也會減弱,反而容易得病。
建議:
1 老人皮膚處于變薄和萎縮狀態(tài),建議7天洗一次澡,7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延長到10天洗一次。
2 膚質(zhì)干燥者,建議2-3天洗一次。
二舍:長時間洗澡
洗澡時間過長皮膚容易脫水,人容易疲勞,還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fā)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yīng)相應(yīng)減少,易導(dǎo)致腦缺血而發(fā)生意外。
建議:盆浴20分鐘,淋浴3至5分鐘即可。
三舍:水溫過高
水溫過高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dǎo)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干燥的程度。同時,還會增加心臟負擔(dān),因為過高水溫會使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會使心臟缺血缺氧。特別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水溫過高可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腦血管的負擔(dān),并增加血液黏稠度。
建議:水溫24℃到39℃為宜。
四舍:飯后立刻洗澡
每頓飯后,人體要從全身調(diào)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腸幫助消化。飯后立即洗澡,由于消化道血流量較少,會妨礙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腸胃道疾病,另外也會因為腦、心臟等部位供血不足,誘發(fā)心腦血管意外。還會加劇心臟缺血,甚至發(fā)生心絞痛或猝死。
建議:洗澡時間應(yīng)在飯后兩小時或下頓飯前1小時左右為宜。
小貼士 科學(xué)洗澡益健康
不會科學(xué)的洗澡,也,套給身體健康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影響。洗澡究竟有哪些科學(xué)的要求呢?
1 洗澡前喝一杯熱開水,可以補充全身血液容量。
2 選擇中性的香皂或沐浴露,以免將皮脂洗去,導(dǎo)致皮膚更加干燥。
3 洗澡后全身涂抹潤膚露,可以鎖住皮膚表面水分,緩解干燥瘙癢。
4 走出浴室以前一定要穿好衣服、鞋帽,以防感冒。
5 平時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以提供皮膚《夠水分,天然皮脂對皮膚的保護作用是最好的。
6 洗澡方法的選擇:洗澡方法分為淋浴、盆浴、池浴等,以淋浴最符合衛(wèi)生要求,尤其是女性洗澡以淋浴最好。男性到浴室大池中洗澡,不宜在浴池中浸泡過久,洗后應(yīng)用清潔的溫水沖洗一遍。洗澡時可用香皂或藥皂,忌用洗衣皂或洗衣粉,最后用清水沖洗皮膚,不要將香皂沫殘留在皮膚上。
沐浴時在手掌中擦上香皂、沐浴液自下而上地摩擦周身皮膚,稱為摩擦沐浴。自下而上地逆向摩擦,可起到按摩保健作用,既能清除皮膚表面的臟物,又能幫助皮膚和肌肉解除疲勞,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皮膚的呼吸功能。減輕和延緩皮膚朝下松弛而引起的皺紋。淋浴摩擦的力量不宜過重,以皮膚表面稍稍發(fā)紅為度,忌用硬毛巾等物品亂擦皮膚,以免擦傷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