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30歲前后,我的父母已經年過花甲。他們是一對與世無爭的老人,住在南方小鎮(zhèn)上。那個院子樸素而舒適:樓頂花園有牡丹和香蔥,有小小的魚池。樓下院子里有四季桂。這些芬芳和色彩陪伴著他們安享相依為命的晚年。當然,也有各種煩惱。
他們的心意,直達上蒼和自己的兒孫,此外,謙卑的他們別無所求。但,他們想不到,他們依然在影響這個世界,影響著他們從來以及永遠不認識的人。雖然影響力十分渺小,也是十分有趣的。
我是5個月胎兒的準媽媽,穿著一件別致的黑裙子,稍微掩飾著我的腹部。當時我就職于全國排名在前20名的一家主流女性刊物。白天,我連續(xù)數(shù)日在全國婦聯(lián)開會,聽中國當代干練的女政治家和女企業(yè)家講“齊家治國平天下”;會議休息期間,聽取著名的色彩專家于西蔓女士講授女人如何找到自己的色彩,完成內外兼修;晚上,我還要看完400多份簡歷,并逐一給求職者回信,告訴他們另謀高就,或者通知他們進入復試。
10位復試優(yōu)秀者的簡歷被我小心放進文件夾。最后的面試,要留下百里挑一的4位。其實是很難取舍的。他們的答卷都非常優(yōu)異。
總編飛回北京晚點,不得不拖延面試人的時間.大約要晚上9點面試才能結束。我抱歉地和兩位男生商量,可否把他們排在前面的面試序號,交換給兩位住得比較遠的女生,為了她們回家的安全。其中一位覺得應該堅持公正,因為他排在前面。那的確是他的權益。但我希望招聘到有團隊合作意識和利他精神的人。我們只是給了那位面試男生兩分鐘時間。我請他交換面試序號,這也是一個面試,他丟了主要的分數(shù)。當然,我們也只好放棄了與他合作的機會。
隨即安排被挑選的4位到總部去實習。一位女孩自告奮勇地說:她去替大家定車票,大家有什么事情她都樂意效力。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女孩。不僅有很強的專業(yè)能力,還有一貫自然的溫暖明亮的利他人格。后來,世事變遷,我去了另外一家著名的出版社。那位女孩碰巧希望轉行到出版業(yè)。我說。我正要招聘一個助手。她說,招聘條件太高,她的文憑和證書,連初試都進入不了。我去對上司說,我的助手,我希望能夠破格招聘。于是,我們再度成為了同事,一起做出了很多喜出望外的業(yè)績。
如果我坦誠一點,看得見我面前強者林立,我并不需要在人前假裝謙虛的話,我樂于承認,我多數(shù)時候也和我那位女同事是一類人:熱情、上進、做事認真、樂于奉獻,從來不怕吃虧。因此,我一路走來,十分幸運,總是得到很多“貴人”的提攜和幫助。他們肯定和強化了我的人格,我一旦有了機會。也加入他們去踩寬一條鼓勵和報答利他精神的道路。
我偶然回想,我今生學會的第一件家務事,是掃地。當時,我家和伯父家共享一個幾百平米的三舍院。5歲左右的我,每天早上起床就要掃地。父母總是讓我同時清掃整個院子。對于一個小孩子,這是吃力的,但這種吃力并沒有傷害我的筋骨,卻為我打下了人生的根基:只要有機緣,我們要懂得利他,證和自己關聯(lián)的世界更加潔凈美好。
(陳銘薦自《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