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涵
2005年從斯納格瑞獸醫(yī)大學畢業(yè)后,經(jīng)教授推薦,我成了紐約市動物園的一名動物保健醫(yī)生。雖然7萬美金的年薪在美國也算得上白領,但其間的遭遇卻令人啼笑皆非。
為大象輸液
大象是動物園中體型最龐大的“重量級”動物。一只成年雄性亞洲象的身高約2.5米,體重5噸左右,如此龐然大物,要給它們治病,其難度可想而知。要是再趕上大象不想吃飯,或是需要輸液治療時,難度就會大到“不可思議”。輸過液的人都知道,輸液瓶子掛得越高,液體進入的速度就越快。而大象那特殊的“武器”——鼻子,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為了能把輸液瓶掛在合適的位置和適當?shù)母叨?,我們用了各種方法:用4-5米長的竹竿,把藥瓶掛在桿子的頂端舉起來,人站在天窗上舉著藥瓶;開一臺升降機來,人站上去舉著藥瓶。保障藥品供應也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困難的大事,要知道,給大象輸液的速度可不像給人輸液那樣慢。正常情況下,人輸液用的是7號半的針頭,速度是每分鐘50-60滴,輸500毫升一瓶的液體,需要2.5小時左右。但是,給大象輸液,我們通常采用12-16號粗的針頭,每4分鐘就可輸進一瓶液,這樣輸液的速度就不是滴狀,而是成水柱狀流進血管內(nèi)。如果動物老實,建立兩條輸液通路同時輸液,折算每2分鐘輸完一瓶。如果動物不聽話,輸液的時間就沒有把握了。我們曾經(jīng)一天給一只患感冒的大象輸進120瓶,用了10個小時,在大象不吃不喝的情況下,堅持輸液治療3天,救治終于成功。
伺候大犀牛
犀牛光皮膚沒毛、皮厚、體型大,除人類外沒有天敵,遇到危險時,跑動速度很快,力大無比,能掀翻一輛吉普車。據(jù)說,連兇猛無比的美洲豹和非洲雄獅見了它都懼怕三分。飼養(yǎng)犀牛的獸舍舍欄桿要10厘米粗的鐵管才夠安全。犀牛的皮膚很厚,特別是印度犀牛,肩胛部的皮膚能達到3-4厘米厚,臀部的皮膚也達到2.5-3厘米厚,古代士兵的盔甲就是用印度犀牛的皮制作的。
動物園有一只叫“邦蒂”的獨角犀牛感冒了,我也加入到護理工作組,發(fā)現(xiàn)那么大體型的動物生病以后也會變得老實,原先那種“不可一世”的精神全沒有了。隨著病情的變化,“邦蒂”一口食物都不吃,平常喜歡吃的蘋果、胡蘿卜連看都不看。為了讓它開口,我們購買了所有能買到的水果、蔬菜,把西瓜切成小條,一點一點地送到它的嘴邊,可它還是不為所動。不吃果蔬,這可難住了我們,找點別的食物吧。
當時正值初春,大部分植物還沒有發(fā)芽,綠草幾乎看不到。怎么辦?我們就在公園內(nèi)四處尋找,發(fā)現(xiàn)靠近湖邊的個別柳樹發(fā)芽了,就剪一些剛剛發(fā)芽的嫩樹梢喂它,還是不吃,最后在一處水管的旁邊發(fā)現(xiàn)一些剛長出芽來的綠草,用裁縫剪子一根一根地剪下,兩三個小時才能剪到一小把,送到“邦蒂”的嘴邊??粗赃M去一些,我們那個高興勁兒就別提了。
雖然對于幾噸重的動物來說,吃進去的這一點點,起不到多少作用,但是它能開口吃進一點,就是對我們工作的回報。我們馬上派人到全園的草地上剪,一點一點地收集,先后共收集了30多種飼料,持續(xù)了兩個多月,“邦蒂”的食欲才恢復。不論生物體有多大,只要得病,只要不吃進食物,多強壯也是沒有能力生存的。
與黑猩猩的親密接觸
經(jīng)常會遇到不同的人問我,你最喜歡哪種動物?每次我都是同一個答案:黑猩猩。剛來動物園的時候,老獸醫(yī)格里特先生讓我協(xié)助他給一只患肺炎的黑猩猩打針,這只黑猩猩表演家叫“菲菲”。當時“菲菲”被飼養(yǎng)在表演場,獨自圈在一間獸舍內(nèi)養(yǎng)病。開始時它對我沒有提防,看到我很友好地伸出手來就和我握握手。準備好藥后,飼養(yǎng)員把它叫到欄桿上坐下,我倆分別抓住它的四肢,乘其不備,我走到它背后,出手很快,打完了針。我的操作出乎“菲菲”的意料,惹急了“菲菲”。它向我齜牙咧嘴,伸手抓我,我趕緊溜出獸舍向外跑,“菲菲”極力掙開飼養(yǎng)員的手想要追我。這是我與“菲菲”的第一次正面接觸。
大約過了一個多月,“菲菲”的病基本好了,我們想給它做個X光檢查。我走進會議室時,“菲菲”正和飼養(yǎng)員高興地玩耍。就在飼養(yǎng)員起身準備走時,“菲菲”突然掙脫飼養(yǎng)員的手,跳過來抱住我的胳膊就咬了一口。這是我與“菲菲”的第二次接觸。原來黑猩猩還很記仇。
第三次與“菲菲”的正式接觸,是在一年以后的一天。我到表演場看望它,當時正是表演的休息時間,“菲菲”正在院內(nèi)自由活動,幾個飼養(yǎng)員站在院中聊天,我徑直走到他們中間,和他們一起聊,沒有理會它。不料,剛才還自由自在的“菲菲”突然向我沖來,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就在我的大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
經(jīng)過幾次接觸,我對黑猩猩的認識更深刻了。它不但聰明、會學人的動作,同時還有驚人的記憶力,這種記憶力不僅靠對方的外觀和膚色,可能還有更多的方面。
動物是可愛的,值得珍惜的。能為它們療傷治病,我覺得很高興,既應用了專業(yè)知識,同時也體驗到了生命的美和神奇,我由衷地喜愛它們——我的動物患者!
(責任編輯李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