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鋒 葉自有
摘要本文認為高考大現(xiàn)代文閱讀及解答技巧是有章可循的。只要讀懂文章闡釋的基本事實,找到文章的關鍵詞語,弄清問題所在,扣緊主旨,規(guī)范語言就可準確解答問題。
關鍵詞高考閱讀解題技巧
高考大現(xiàn)代文閱讀及解題技巧可用四句話概括:
一個公式三個問,切中肯綮找關鍵,三個層次有主旨,組織語言講原則。
一個公式三個問是指在閱讀現(xiàn)代文時,要遵循一個“誰干什么”這個公式。一篇文章,總是要說一件事,一個人或一個道理的?!罢l”即指文章所寫的人、物、事或理?!案墒裁础敝溉俗鍪裁词?,如何做,蘊合作者怎樣的感情;物有何特征,分幾方面說,按何順序,用何說明方法;事情起因、過程、結(jié)果怎樣,作者看法怎樣:針對何事闡發(fā)什么樣的道理,怎樣說理。在閱讀時,要注意概括每個自然段的大意,注意抓表示作者感情觀點的關鍵詞,同時要懂得選材的目的,即“為什么”。把這些段意及關鍵詞綜合起來,即可得出文章的主題。這是對文章進行整體閱讀,整體把握,是準確解題的前提和基礎?!叭齻€問”一是問“考什么”,即題目的命題內(nèi)容:二是問“考哪里”,即相關處,要找出問題的所在段落位置;三是問“答哪些”,即選擇處,要先篩選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然后按問題要求解答。
“切中肯綮找關鍵”指要找到文中關鍵詞語或關鍵句。這些關鍵詞在內(nèi)容上是指能寫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質(zhì)、觀點看法或心理感受的:能寫出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等各方面特征。這些詞語能很好地幫讀者準確把握作者觀點或文章主旨,
“三個層次有主旨”是指有些題目在答題時要考慮到所運用的修辭和句子的表層義、深層義(主旨),運用修辭的目的是為了把事物說得更加形象生動,把道理說得深入淺出,深層義正是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因此回答這三個層面是符合文章原意的,也只有把這三個層面的意思回答完整才符合作者寫作的目的,因此這三點不能漏。用公式表示即“修辭+表層義(句子原義、+深層義(主旨)”。
“組織語言講原則”是指組織答題語言的方法,一是充分利用原文詞句,二是用自己的話概括。要求完整、準確、簡潔、規(guī)范地寫出答案。組織語言的整體原則:若題目要求用原文語句回答的,按原文語句回答:題中要求“用自己的話”回答的,可以用原文的詞語或短語組織語句回答。原文沒有可用詞或短語時也應按原文相關語句來組織語言回答;題中沒有特別要求的,盡量用原文語句回答;實在找不到相關語句,就要依據(jù)主旨組織答案。
下面以2007年全國高考題作為示例進行分析。
總想為你唱支歌(原文略)
第一步。讀懂原文,圍繞“誰干什么”這公式去理解把握文章信息?!罢l”即“我”或“大西北”,“干什么”即在大西北的所見所感或大西北的特征。具體寫“我”所見的倒而不死的左公柳、敢于吃苦出外闖蕩的民勤人、枯死卻不肯倒下的胡楊林、美麗的戈壁石。
第二步。進一步理解文章的主旨,也就是“切中肯綮找關鍵”,要抓住文章寫物寫入的關鍵詞和關鍵句。即能表現(xiàn)出物之特征和人物思想感情、作者觀點的詞語、句子。如寫環(huán)境為“浩瀚沙漠所包圍”左公柳的“堅強”“美麗”;民勤人的“敢于吃苦”“敢于外出闖蕩”眼珠是遲緩的卻是渴望的“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運抗爭”:胡楊林死亡卻“身子不肯倒下”“胳膊直指藍天”:戈壁石的“美麗”;還有“大西北在呼喚我們”“那里可以有讓鳥兒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可以有讓生命茁壯成長的綠洲”“到那時,傾斜了的世界會重新平衡”“總想為你唱支歌”等。寫物、寫人就是寫大西北,反之亦然。把這些綜合起來就概括出了文章的主旨:歌頌大西北(人民)與惡劣環(huán)境頑強抗爭的精神;呼喚人們前往大西北,建設大西北。
第三步。解題。要懂得“三個問”“三個層次有主旨”“組織語言講原則”。
(1)文中刻畫的“左公柳”和“民勤人”兩個形象有哪些共同特點?作者描寫這兩個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問命題內(nèi)容:形象特點,屬于信息篩選和鑒賞評價。
問相關處:問題所在段落或句子。即“左公柳”“民勤人”有關內(nèi)容的段落。在原文第三、第四段。
問選擇處:根據(jù)問題內(nèi)容對段落進行表意層次的劃分,并注意抓住關鍵詞語或句子進行分析理解,組織答案語言。
第三段要抓住對左公柳根系、枝葉的描寫“根系便頑強地負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葉在倒下的軀體上依然生長得非常的美麗”。第四段對民勤人的刻畫,可看出他們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沙海中的孤島”:生活的艱辛“一匹駱駝,一輛小板車,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著”;形象特征“裸露的臉黑且皺,眼珠轉(zhuǎn)動遲緩卻充滿渴望”“只有向命運抗爭”才能活下去。這些與左公柳都是相同的,結(jié)合以上分析可概括出二者的特點,即第一問的答案。前者是大西北特有的一種樹,民勤人是生活在沙島中的人。題目中的“你”即指這二者,寫樹、人,就是寫大西北?!俺Ц琛碧N含了作者對二者所具有的精神的贊美和敬意。據(jù)此可得答案:
特點:頑強不屈,有著極強的生命力;(表層義)用意:①表現(xiàn)大西北的精神風貌,②表達作者對大西北的贊美和崇敬之情。(深層義、主旨)
(2)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義。
走一趟大西北,長不大的孩子會長大。
南方的天地太玲瓏剔透了,太經(jīng)不起摔打了。
此題考察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一句在文中,是對上文的總結(jié)。文章2—5段是對大西北“傾斜”的描寫,首先是環(huán)境的惡劣、艱苦“沙海中的孤島”,其次是文中描寫的個體生命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高貴品質(zhì)和崇高精神:左公柳頑強不屈,依然綻放生命的光彩:民勤人向命運抗爭;枯死的胡楊林挺立不倒,保持著嚴整的方陣。這些都給人以震撼,讓人得到啟示,都是組織答案時要注意的地方。二句是一個過渡句,結(jié)合這一段的段意可看出作者是借寫南方的特點來反襯大西北的美好,玲瓏剔透原指器物的精巧細致,經(jīng)不起摔打,這里比喻南方的脆弱,進而表現(xiàn)出大西北的粗獷頑強。答案為:①大西北環(huán)境的艱苦惡劣、生命的頑強抗爭,會強烈震撼來自其他地方的孩子,(表層義)使他們學會堅強,早日成熟。(深層義)③南方過于纖巧,過于脆弱,(表層義)遠沒有大西北粗獷頑強。(深層義)
(3)文章第五段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來描寫枯死的胡楊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命題內(nèi)容:表現(xiàn)手法,枯死的胡楊林,作用。屬于鑒賞評價。
相關處:第五段
選擇處、關鍵旬、關鍵詞:挺立身子不肯倒下,干枯的胳膊直指藍天,匯成吶喊的海洋,唯有枯死的胡楊林的方陣總使我熱淚盈眶。這些句子刻畫了胡楊林剛毅、頑強不屈的形象,使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后一句表現(xiàn)了作者對胡楊林的深厚感情和對胡楊林的贊美和敬畏。故答案:運用比喻、擬人和想象的表現(xiàn)手法,(修辭)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出胡楊林死而不屈的精神。(表層義、深層義)
(4)文章后一部分寫到了“戈壁石”這對表現(xiàn)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命題內(nèi)容:戈壁石,表現(xiàn)主旨的作用。屬于鑒賞評價。
相關處:第七段。
選擇處、關鍵詞、關鍵句:狀若鵝卵,赤紅,乳白,珠圓玉潤,沉魚落雁。這些描寫表現(xiàn)了戈壁石的美麗,目的是表現(xiàn)大西北的美麗?!拔宋摇薄皬拇嗽贈]分離”“多少夜我與它默默相對”強調(diào)了大西北對我的吸引力和我對它的熱愛?!翱偮犚娨粋€聲音在呼喊我…心湖里便又漲潮似的涌動一層情思”說明大西北需要人才,希望人們熱切的投入到大西北的建設行列中。寫戈壁石的目的是寫大西北。答案為:以戈壁石的美麗,(表層義)突出大西北的美麗;(深層義)以戈壁石的誘人(表層義),強化對大西北的熱愛之情;(深層義)以戈壁石的呼喚,表層義)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深層義)
作者簡介:盧文鋒。廣西賀州市昭平中學教怖:葉自有,廣西賀州市昭平第四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