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勇
目標(biāo)預(yù)設(shè):
1發(fā)掘兒童鮮活的生活積累,引發(fā)兒童言語表達(dá)的欲望。
2珍視兒童獨特的童年體驗,引導(dǎo)他們用自己的情感和話語抒寫童年生活,收藏童年記憶。
課前預(yù)熱:
1小學(xué)六年的語文學(xué)習(xí),大家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想展示一下嗎?
2在這些古詩中,有不少是描寫兒童生活的,誰來背一背?
教學(xué)流程:
第一板塊:引出“偷”的話題
師:今天的這堂課,我們就從《池上》這首詩開始(出示)
池上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這首詩是寫兒童的,詩中有一個字最能體現(xiàn)兒童的特點。猜猜看,是哪一個字?
生:可能是“藏”字。
師:“藏”?孩子們都喜歡捉迷藏,可詩中的小娃卻不知道“藏蹤跡”!
生:我覺得是“采”。
師:“采”?小娃采白蓮和大人們有什么不同呢?
生:(若有所悟)肯定是“偷”字!
師:(板書:“偷”)正是這個“偷”字,讓這首詩光彩奪目,流傳千古!可是這個“偷”在詩中是什么意思呢?
生:悄悄將別人的東西拿過來。
師:哦。原來小娃是個小偷呀!
生:小娃瞞著別人,悄悄去采白蓮!
師:他為什么要瞞著別人呢?
生:如果媽媽知道了??隙ú粫屗麚沃⊥ゲ砂咨彽?
師:為什么?
生:主要擔(dān)心他會掉進(jìn)池塘。
師:哦,終于明白了,原來小娃不是“小偷”,他只是瞞著大人采白蓮哪!
第二板塊:激活“偷”的素材
1,想想看,你曾瞞著大人“偷”做過些什么事呢?(在“偷”后面畫橫線)
生:星期天,媽媽買菜去了,讓我在家寫作業(yè),她剛一出門,我就打開了電視,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師:偷看電視,這樣的事我女兒也做過!
生:媽媽不在家,我用媽媽的化妝品將自己打扮了一番,一看鏡子中的自己,我嚇了一跳,像個怪物!(生笑)
師:偷用化妝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呀!
生:爸媽不在家,我偷偷地將豆?jié){機(jī)給拆了下來,結(jié)果怎么也裝不起來!
師:挨打了吧?(生點頭)知道嗎?發(fā)明家就是這樣鍛煉出來的!
生:我要吃枇杷,爺爺說沒有熟,我就偷摘了一個,一嘗,又酸又澀!
師:知道嗎?這就是童年的滋味!
生:暑假里的一個晚上,表弟睡在我的臥室里,我找來一件白色的衣服穿在身上,伸長舌頭,學(xué)鬼叫,嚇得表弟哇哇大叫!(生笑)
師:一看你就是個“調(diào)皮鬼”!
2想不到,一個“偷”字竟然有這么大魅力,勾起了我們這么多童年趣事!一聊到這樣的趣事。大家都神采飛揚、笑逐顏開,這是為什么呢?(采用開火車的方式提問)
生:我覺得沒有大人管著,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師:(板書:自由自在)追求自由是每個兒童的天性!
生:我覺得做這樣的事情很開心!
師:(板書:樂不可支)享受快樂是每個兒童的權(quán)利!
生:我覺得瞞著大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特別刺激、特別驚險!
師:(板書:驚險刺激)去冒險是每個兒童的向往!
3小結(jié):是呀,這就是游戲的童年,這就是快樂的童年,這才是真正屬于我們的童年!
第三板塊:體悟“偷”的寫法
1孩子們,知道嗎?我們這些自由自在、驚險刺激、樂不可支的趣事,在詩人的筆下,就會成為一首首美麗動人的小詩;在作家的筆下,就會成為一篇篇趣味盎然的小說。相信嗎?課前吳老師就摘錄三位作家筆下關(guān)于“偷”的精彩描寫,想不想讀一讀?邊讀邊想:
(1)這三段主要從哪一方面來描寫“偷”的經(jīng)歷的?
(2)把你覺得特別有意思的語句多讀幾遍。
片段一:
偷做鴿子窩
桑桑想到自己有個好住處,他的鴿子卻沒有,它們只能鉆墻洞過夜,心里就起了憐憫。那天,父親與母親都不在家,他叫來了阿恕與朱小鼓,將家中碗柜里的碗呀碟呀統(tǒng)統(tǒng)拾出來扔在墻角,然后將碗柜抬了出來,根據(jù)他想象中的一個高級鴿籠的樣子,讓阿恕與朱小鼓一起動手,用鋸子與斧頭對它大加改造。四條腿沒有必要,鋸了。玻璃門沒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來有四層,但每一層都沒有隔板。桑桑就讓阿恕從家里偷來幾塊板子,將每一層分成了三檔。桑桑算了一下,一層三戶“人家”,四層共能安排十二戶“人家”。當(dāng)太陽落山,霞光染紅草房子時,這個大鴿籠已在他和阿恕、朱小鼓的數(shù)次努力之后,穩(wěn)穩(wěn)地掛在了墻上。
——摘自曹文軒的《草房子》
師:這一段是從哪一方面來描寫“偷”的?
生:動作。(板書:動作)
師:這些動作描寫中,你覺得哪些語句特別有意思?
生:“他叫來了阿恕與朱小鼓,將家中碗柜里的碗呀碟呀統(tǒng)統(tǒng)拾出來扔在墻角,然后將碗柜抬了出來……”
師:真是“偷”得自由自在,“偷”得不計后果!
生:“那碗柜本來有四層,但每一層都沒有隔板。桑桑就讓阿恕從家里偷來幾塊板子,將每一層分成了三檔……”
師:真是“偷”得有智慧!“偷”得有創(chuàng)意!
小結(jié):桑桑告訴我們:我的快樂我創(chuàng)造,哪怕挨打也在所不惜!
片段二:
偷拾蠶寶寶
金鈴獨自站在樹下,用眼角瞄著那只塑料袋。袋里的小蠶渾然不知發(fā)生了何事,仍舊在努力地爬來爬去。金鈴心跳如鼓,兩手出汗。撿回去嗎?撿不撿?這可是別人扔掉的東西呀!乞丐才會撿別人不要的東西呀,同學(xué)們知道了一定會笑話她。可是就這么走了嗎。讓這只蠶寶寶躺在路邊被行人踩死?被車輪壓死?或者被頑皮的小孩們一把捏死?她終于飛快地向四周掃了一眼,覺得并沒有人注意她的動向,就猛地彎下腰,把那只塑料袋一把抓在手里。天哪,但愿不要有人看見,千萬不要有人看見!她背過身,把肩后的書包卸下來,裝作從書包里拿什么東西,趁機(jī)將一袋小蠶放進(jìn)書包里去。而后她不敢背著了,用兩只胳膊小心抱住,就像一只隨時就會壓碎的薄胎花瓶。
——摘自黃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
師:這一段是從哪一方面來描寫“偷”的?
生:心理活動。(板書:心理)
師:文中哪些描寫讓你覺得特別親切、特別熟悉?
生:“撿回去嗎?撿不撿?這可是別人扔掉的東西呀!乞丐才會撿別人不要的東西呀,同學(xué)們知道了一定會笑話她??墒蔷瓦@么走了嗎,讓這只蠶寶寶躺在路邊被行人踩死?被車輪壓死?或者被頑皮的小孩們一把捏死?”
師:讓蠶兒生存,還是讓蠶兒毀滅,這是問題!
生:“她背過身,把肩后的書包卸下來,裝作從書包里拿什么東西:趁機(jī)將一袋小蠶放進(jìn)書包里去。而后她不敢背著了。用兩只胳膊小心抱住……”
師:你已經(jīng)從文字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
小結(jié):金鈴這一“偷”,偷出了純真、善良,讓我們發(fā)現(xiàn)——童心無價!
片段三:
偷著去野營
綠野公園的野營帳篷里,馬小跳正在講鬼故事。密集的雨點打在帳篷頂上,嗒嗒嗒地響,使鬼故事更加恐怖。帳篷上開了一個小窗。當(dāng)馬小跳講到墳地上的鬼火時,唐飛望了一下窗外,他看見幾點一閃一閃的鬼火?!鞍 碧骑w尖叫一聲,“有鬼火!”張達(dá)、毛超和馬小跳
都撲到窗口,果然看見有幾點一閃一閃的鬼火?!鞍 彼麄円黄鸺饨衅饋?。馬小跳說尖叫聲能把鬼嚇跑。其實,剛才他們看見的鬼火,是遠(yuǎn)道跟蹤而來的幾個爸爸手中的煙頭。聽到兒子們的尖叫,爸爸們趕緊掐滅香煙,向帳篷跑去??匆姽砘鹣Я?,尖叫聲漸漸少了,只有馬小跳還在尖叫?!拔覀儊砑饨斜荣惡貌缓?”馬小跳的建議,得到了熱烈響應(yīng)。他們比剛才叫得更厲害,因為現(xiàn)在是“尖叫比賽”。
——摘自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之四個調(diào)皮蛋》
師:這一段又是從哪一方面來描寫“偷”的?
生:語言(板書:語言)
師;文中的哪些語言描寫特別好玩?
生:“我們來尖叫比賽好不好?”
師:你們有過這樣“尖叫”的經(jīng)歷嗎?
生:有一天晚上,我從外婆家偷著跑回家,看到突然出現(xiàn)一個巨大的影子,我嚇得尖叫起來,后來才知道原來是樹枝在隨風(fēng)擺動!
師:原來虛驚一場!
小結(jié):這一“偷”,偷出了驚險,偷出了刺激,更偷出了童年的別樣快樂!
2小結(jié):作家真了不起!通過具體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將兒童在脫離了束縛時的自由自在、在陌生環(huán)境中的驚險刺激、在獨立王國里的樂不可支(指板書)描寫得栩栩如生!不過這都是小說中的事情,是作家虛構(gòu)出來的!而我們的故事卻是真實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自己,如果讓我們來寫“偷”,可能比作家還要棒!
第四板塊:描寫“偷”的經(jīng)歷
1想不想挑戰(zhàn)這些作家?這堂課我們來一個“PK作家擂臺賽”。好嗎?
2出示“友情提醒”——
①從你的童年生活中選擇一件與“偷”有關(guān)的往事寫一寫。(比一比:誰的生活更鮮活!)
②通過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將事情最精彩、最有趣的部分寫成一段話。(比一比:誰的故事更生動!)
③寫作時間為8-10分鐘。(比一比:誰的筆頭更順暢!)
3學(xué)生根據(jù)要求寫作。教師適時指導(dǎo)。
4交流評點。
師:你想挑戰(zhàn)誰?
生:我想挑戰(zhàn)曹文軒!
師:真有勇氣!下面的各位同學(xué)就是評委,如果挑戰(zhàn)成功。就鼓鼓掌,說明你有做作家的潛質(zhì)!如果還有些欠缺,也沒有關(guān)系,人家畢竟是大作家嘛,我們就向他提出真誠的建議,好讓他的寫作更上一層樓!
(生作略)
5小結(jié):孩子們,真了不起,在這里,我看到未來作家的影子!知道你們?yōu)槭裁磳懙眠@么好嗎?因為,你們寫的是自己——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話語!只要做到這一點。你也可以成為一個作家1
6總結(jié)全文:孩子們,這樣的童年趣事,每天都在繼續(xù)!讓我們學(xué)會用自己的筆留住這段美好的時光,等我們長大了、變老了,再讀讀這些文字的時候,美好的回憶就會涌上心頭——(音樂響起)
童年
童年
那甜蜜的時光
時常走進(jìn)我的夢鄉(xiāng)
課堂上
不時躲過老師的目光
低頭沉思
未讀完的故事已在心間蕩漾
抬頭仰望
心兒卻悄悄飛向了操場
晚霞里
卡通書、四驅(qū)車
書包里鼓鼓囊囊
捉昆蟲、躲迷藏
作業(yè)沒寫一行
可明天依然有明媚的艷陽
童年啊
那美好的時光
永遠(yuǎn)在歲月的年輪里珍藏……
教后感悟:
作為一線教師。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說法:現(xiàn)在孩子課業(yè)負(fù)擔(dān)重,生活比較單調(diào),所以作文難寫,也難教。教育傳媒也推波助瀾,將這種聲音不斷放大——兒童不喜歡寫作,主要是因為兒童與生活之間有一道屏障,要讓兒童喜歡寫作、寫好習(xí)作,作文教學(xué)必須走向“生活”。在這樣的理念指導(dǎo)下,我們習(xí)作課堂常?!盎顒印毕刃校瑢⒁话霑r間花在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shè)上。而真正用于寫作的時間卻所剩無幾。我不禁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兒童每天棲居在“生活”之中——家庭生活、學(xué)校生活、社會生活。怎么會與生活“隔離”呢?兒童世界每天都充滿著變化,每天都有新鮮的故事發(fā)生,習(xí)作課上,我們?yōu)槭裁匆ブ匦隆爸圃臁鄙钅?
兒童精神世界里,充盈著五彩斑斕的夢想;兒童的生活世界里??偸菍⒆约簤粝肱c現(xiàn)實“共生”出多彩的游戲、動感的活動、美麗的童話,于是世界在他們的眼里有了色彩、有了生命、有了情感、有了文化意味。而作為成人的我們,卻常常被阻隔在這個生動鮮活的“童化”世界之外,看到的只是教育力量遮蔽下抽象個體,難以觸及兒童文化情境中靈動而具體的生命。因此,賦予我們習(xí)作教學(xué)的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探尋通向兒童精神家園的“路徑”,追尋打開兒童言語生命的“鑰匙”。《童年“偷”著樂》這個課例,似乎就提供這樣一個具體的操作樣本。
余華在《兄弟》的后記中這樣寫道:“寫作就是這樣奇妙,從狹窄開始往往寫出寬廣,從寬廣開始反而寫出狹窄……所以耶穌說:‘你們要走窄門?!逼鋵嵜嫦騼和牧?xí)作教學(xué)也是如此。一個看似“開闊”的教學(xué)指導(dǎo),卻常常束縛著兒童的言語和精神;而一個看似“狹窄”的教學(xué)起點,卻能將兒童的言語和精神引向一個開闊的天地。課例《童年“偷”著樂》的教學(xué),就始于一個“狹窄”的起點——“偷”。從兒童詩中的“偷”勾連起潛藏在兒童生活中“偷”的經(jīng)歷:從作家筆下關(guān)于“偷”的精彩描寫啟發(fā)兒童通過動作、心理、言語等細(xì)節(jié)表述“偷”的愉悅、自由、刺激:從兒童筆下“偷”的言語展示到引導(dǎo)他們自覺體味“偷”背后的童年意蘊。這一系列教學(xué)歷程,將激發(fā)寫作動機(jī)、選擇寫作素材、指導(dǎo)寫作技法、展示寫作成果等教學(xué)環(huán)節(jié)有機(jī)融為一體,顯得自然舒展、開放蓬勃。能產(chǎn)生這樣的教學(xué)效果,全在于一個“偷”字:因為“偷”與兒童追求自由、享受快樂、喜歡歷險的游戲精神一脈相承,是消解兒童精神遮蔽、打開兒童言語枷鎖的一個有效的“魔杖”,教師一旦把握,習(xí)作教學(xué)就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當(dāng)然,將兒童言語和精神引向廣闊的“窄門”還有很多,譬如閱讀、體驗、夢想等等,這就需要我們自覺理解兒童文化,自然融進(jìn)童年生命,從而升騰起從寂靜中出發(fā)的勇氣,擁有在紛雜的習(xí)作教學(xué)元素中選擇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