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榴
[師生關系]生命共存協(xié)作對話教學相長
我們在思考,作為教師該以何種姿態(tài)、怎樣的角色,出現(xiàn)在學生的課堂生活中?引領者、組織者、管理者、協(xié)作者、服務者……都有道理,但定位在其中的某一個,卻又以偏概全。于是,我們從本質(zhì)處思考: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什么?教育的目標和價值在于兒童生命的發(fā)展。教育最終要依賴兒童自身的生命活動來實現(xiàn)。因此。我們認為,如果把教育看作一次生命的旅行,每一次課堂生活,就是一次探險、一次覽勝。作為教師的我們,還要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同行者。
我們實踐著。這一路的同行,有時會遇到陡坡,面臨阻隔,此刻老師就出現(xiàn)在前方,用真情鼓起學生攀越的勇氣,用智慧為學生搭橋鋪路;有時會看到一馬平川,獨好風景,這時老師是學生身邊專注的傾聽者,分享著獨特的感受和豐富的情感;有時會有那離群的個體,或是慢行的身影,老師的目光還是緊緊相隨,用生命感染的方式,去激發(fā)前進的動力。這一路,是生命與生命的結(jié)伴同行!
筆者擷取執(zhí)教的六年級下冊《如夢令》中幾個片段,來思考發(fā)展性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
[鏡頭回放一]課前,師巡視,悄聲地問一位同學:“平時課上誰讀書的機會最少啊?”被詢問的女生怯生生地說:“我?!崩蠋熡悬c驚訝:“那,如果讓你推薦一位學生朗讀,你推薦誰?”那位女生忽閃著眼睛:“老師,我想讀?!庇谑?,課堂上第一次朗讀,老師特地請了這位同學。當她坐下時,紅撲撲的臉上泛起了自信。
在課堂上,總是會有一些特別的孩子,容易被忽視。但我們的課堂應該是一個都不少的生命共存。面對這些共存的個體,平等的對話讓來自學生心靈的聲音得到了回應。
[鏡頭回放二]師:關于李清照你了解些什么?生1: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生2:她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在文學上很有造詣的人,在父親和母親的熏陶下,詞的成就很高。生3:我還想補充,李清照因為生于一個官宦人家,她早時的生活非常幸福美滿,所以她早期的詞非常清麗明快,極富生活之意。金軍入侵,宋朝的朝廷南逃,李清照也隨著丈夫趙明誠南逃,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后來她的詞也從自然明快,轉(zhuǎn)向了憂郁深沉。(聽課的老師情不自禁地為這位學生鼓掌)
課后,當問及第3位學生如此豐富的資料怎么知道的,他說:“我的資料來自于網(wǎng)絡,輸入‘李清照就可以了?!笔前。皩W習,既是兒童的本能,也是兒童的需要”。學生在課堂上不是“零起點”,較之以前,現(xiàn)在的學生擁有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老師已經(jīng)不一定是知識擁有量最多的那位。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多地成為合作過程,一個資源信息互補、互豐的過程。合作,讓教與學相長成為現(xiàn)實。
[鏡頭回放三]10位同學進行了集體交流,如:經(jīng)常記起在溪邊的涼亭中喝酒時的情景,往往是喝到太陽落山時。此時。太陽收斂了光芒,不再那么刺眼。在晚霞的映照下,太陽將西天染成了一片金紅,如同撒下了無數(shù)碎金和白銀,我陶醉在其中,一點沒有回家的意思。再如:搖著槳,坐著小舟不停地劃呀劃,河灘上忽然飛起了一群白鷺,它們似乎被我嚇了一跳,爭先恐后地撲啦啦飛起,明月與這深灰色的天空,還有那月下的白鷺,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突然一生舉手。生:我寫了一首詩也來湊湊熱鬧。(眾笑)日暮浸滿江,小魚成群回,我飲三杯酒,依依不舍歸。(掌聲)
海默特說:“教學就是要讓人形成有活力的思想,而形成有活力的思想需要時間?!被仡欉@個教學片段,想來是因為給予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才使得學生有這樣精彩紛呈、富有個性、充滿想象和詩情的語言進發(fā)?!皟和瘜W習的真正問題,是他們能否真正的自主學習”。作為教師,就是要為兒童能夠真正的自主學習提供服務,服務于兒童的生命發(fā)展。
課堂,與學生一路同行,是幸福的、令人沉醉的。因為,這里有的是生命的蓬勃!不過,師生之間還是客觀存在著“長與幼”的時間差距、“強與弱”的知識差距,所以,在課堂生活中,教師要通過對話、合作與服務來激勵、優(yōu)化學生生命的發(fā)展,讓課堂呈現(xiàn)更為和諧的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