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導致金融危機?
【美】《大西洋月刊》12月
對此次金融危機的原因,人們的解釋各不相同:利率太低、監(jiān)管失敗、房價不斷上漲導致的中產階級非理性等等,但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從文化的變遷上去尋找原因。
以前,美國主流的基督教價值觀教導人們,你的好德行和在現(xiàn)世的各種努力會在來生得到回報,這種價值觀和財富觀實際上是在鼓勵人們抱著長遠眼光努力工作,享受工作本身,不要太在乎當下的利害關系。但對現(xiàn)在這一代人來說,來生太過遙遠,他們等不及,能否實現(xiàn)也是未知數(shù),及時行樂最重要。
而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整體表現(xiàn)不錯,給人們一種“經濟會永遠增長”的心理暗示。同時,互聯(lián)網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勃興,在很短時間里造就了一批億萬富翁,微軟創(chuàng)始人蓋茨、Facebook的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等的成功事跡產生了強烈的示范效應,年輕的基金經理開著名車一擲千金,經媒體報道后,社會氛圍在潛移默化間發(fā)生了變化,人們更傾向于賺快錢,盡快變現(xiàn),客觀上鼓勵了像次貸這樣的短期行為。
明智還是軟弱
【英】《經濟學人》11月28日
11月24日,奧巴馬終于就美國的阿富汗戰(zhàn)略作出了決定。據(jù)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奧巴馬決定給阿富汗增兵3萬人左右。他自宣誓就職后很少提及的氣候問題,這次也宣布將出席在哥本哈根舉行的全球氣候峰會,并做出削減二氧化碳排放的承諾。懷疑論者認為,奧巴馬的善意總是遭遇似是而非的答復和藐視。比如他表示愿意和伊朗談判,但該國一直掩蓋自己的核計劃并裝糊涂。但奧巴馬的支持者認為,奧巴馬大膽提出新的外交政策,與穆斯林取得諒解,讓美國在世界上的形象變得更強大。無論如何,政策能否取得實效是關鍵,否則,奧巴馬也會被看作空想和軟弱的總統(tǒng)。
非洲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美】《國家》12月7日
太陽炙烤著西非國家布基那法索,但在農夫Yacouba Sawadogo的農場里,氣溫明顯要比外面低很多。盡管不會讀寫,但這位留著灰白絡腮胡子的農民是位綠色先鋒。他的農場有50畝地,是祖上繼承下來的。他更新了傳統(tǒng)的澆灌方法和農具,大大節(jié)約了用水和肥料,農作物的產量也大幅提高。但最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因為肥料總含有少量的種子,小樹開始在小米和高粱地里出現(xiàn)了,這進一步提高了土地的養(yǎng)分,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為最貧窮的人提供了一種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方法。Sawadogo的努力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在應對氣候變化時,卻顯得難能可貴。
何時允許德國人殺人
【德】《明鏡》11月29日
德國勞動部長榮格上任4周后就引咎辭職,這在聯(lián)邦德國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因為他在擔任國防部長期間隱瞞阿富汗空襲行動中平民傷亡的情況。9月4日,德國駐阿部隊上??巳R恩命令美國戰(zhàn)斗機轟炸昆都士附近的兩輛油罐車,造成近14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為平民,這是德軍自二戰(zhàn)以來造成傷亡最為慘重的行動。之后,時任國防部長榮格堅持認為有可靠消息證明沒有平民傷亡。而轟炸發(fā)生12小時后,北約駐阿部隊調查組就趕到現(xiàn)場,認為這次行動是德國軍方的指揮錯誤,并不排除有平民傷亡。然而這絲毫未引起榮格的重視,兩天后他仍然宣布只有塔利班恐怖分子死亡。
中國,世界的新主人
【法】《拓展》11月26日
毋庸置疑,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當世界金融體系倒塌的灰塵消散時,一條新的東方巨龍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中國花了不到6個月的時間從金融風暴中恢復,2008年12月,中國政府啟動4.6萬億人民幣經濟刺激計劃,近期的國民經濟核算數(shù)據(jù)顯示,該計劃成功地幫助中國經濟復蘇,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速達到了7.7%,這些數(shù)據(jù)令歐洲感到害怕。隨著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呈增長趨勢。此外,中國企業(yè)的海外擴張也令人震驚,在歐洲和美洲并購了大量技術先進的企業(yè),這些都帶動了世界大宗商品交易的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