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杰
摘要:本文講述班主任工作經驗,主要以差生談粵渝轉變的案例,證實了“教育就是心靈對心靈的理解,心靈對心靈的耕耘,心靈對心靈的創(chuàng)造”的真諦,關愛能讓掉隊的學生鼓起勇氣,揚起信心的風帆,跟隊前進。
關鍵詞:關愛掉隊學生迎頭趕上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0-0088-01
“老師,我今天表現(xiàn)怎么樣?”
“老師,你別忘了給我媽媽打電話喲!”
這一句句稚氣的語言時時縈繞在我耳邊,說這話的小男孩兒叫談粵渝,是我班一個曾經掉隊的孩子。
記得一年級上學期開學兩天了,我班才來了一個小男孩,名叫談粵渝,剛滿七歲。聽他母親說他上過一個一年級,因為年齡太小,所以休學了。當時,我也沒太在意,可是,漸漸地我才發(fā)現(xiàn)課堂上他總是東搖西晃,還時不時地蹦了起來,下課了在地上亂肥亂滾,放學了位置上總是散落著鉛筆、書本等學習用具,聽班上的其他小朋友說,他上學、放學路上總愛在街道兩邊玩,我還發(fā)現(xiàn)他性格孤僻,獨來獨往,而且不愛完成家庭作業(yè)。
幾天后,我聯(lián)系上了小粵渝的媽媽,通過與他媽媽交談才知道,原來他父母早就離異了,父親在外地,從未來看過他,而母親又為了生活不得不忙于做生意,因此疏于對他的管理,用他媽的話說,簡直就是“老油條”了。我一邊糾正他媽媽的說法,一邊勸導她別著急,孩子生來本沒有優(yōu)劣之分,關鍵在于后天的管理和教育,我鼓勵他媽媽重拾信心,和我一起來努力改變他那些不良的習慣,讓他不再成為一個掉隊的孩子。從此,我每天堅持利用家校聯(lián)系本給小粵渝留作業(yè),與他媽媽溝通,反饋孩子在校情況,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若他母親忘了或不能堅持了,我會打電話提醒。
可是過了沒幾天,班上的怪事便接二連三的發(fā)生了,每天總有小朋友的文具盒、鉆筆刀、作業(yè)本,甚至教科書莫名其妙地失蹤。后來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有可能是他,那個小粵渝搞的鬼,有的東西可能被拿回家了,有的東西可能覺得沒用就從教室走道扔出去了,因為我在廁所下邊就找到了好幾本書。我當時那個氣呀,簡直不打一處出,這分明就是惡作劇嘛。于是我把談粵渝叫到了辦公室,可他卻做出一臉茫然的樣子,說什么也沒拿過,真拿他沒辦法,我只得找“證據(jù)”,我便又打通了他媽媽的電話,結果不出所料,他媽媽在家里真發(fā)現(xiàn)現(xiàn)了很多東西,這才讓他無話可說了。據(jù)他媽媽說,家里并不是不滿足他的需要,但他就愛亂拿人家的東西,她已經拿她這個兒子沒辦法了。我又借此機會委婉地提醒他媽媽不能太粗心,本來知道自己的孩子習慣不好,每天就應該清理一下孩子的書包,幫助他慢慢改掉這些壞毛病。
一天,我一到校就找來小粵渝,親熱地摸著他的小腦袋,首先表揚他進步很大,告訴他說,其實我跟他媽媽都很喜歡他,還讓他明白媽媽一個人很辛苦,所以一定要為媽媽爭口氣,已經不小了,而且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漢,就得有男子漢的樣子,不能老惹媽媽生氣,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了頭,還和我拉了勾。我還輔導他完成當天的作業(yè),其實他的反映很快,做得也不錯,每做對一個,我們就豎起大拇指,他臉上露出了少有的興奮,我不失時機地說:“談粵渝本來就很聰明嘛,有什么問題能難倒他呀,要是更認真一些的話,那一定是個更棒的小伙子。”他很自豪,我乘機說:“同學們知道了多不好意思啊,一個大男子漢怎么會亂拿人家的東西呢?只要你保證以后不再犯這樣的錯誤,我這次一定替你保密,說是老師在掃地時發(fā)現(xiàn)的,怎么樣?不過你得說話算話,為我和媽媽爭口氣,來,拉勾,不許變?!彼浅<?我臨走時,他還拉著我的衣角說:“老師,一定別說是我拿的,哈?”我肯定地點點頭說:“一定!”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把文具盒還給班上那個小朋友時,小粵渝眼神里流露出的感激。
隨后,我堅持每天一個電話給小粵渝的媽媽,讓她樹立信心,對孩子多表揚,少“武力”。并堅持每天在作業(yè)本上與小粵渝交流,我總是將“寶貝,今天表現(xiàn)得不錯,上課坐得很好”,“兒子,你今天的作業(yè)完成得真好”,“寶貝,今天怎么又來遲到了”等話語留在作業(yè)本上,為他加油,給他鼓勵。特別是為了糾正他貪玩好耍的習慣,我每天放學時總要特別提醒他別在路上逗留,并時不時悄悄跟在后邊直到他回家,還利用周末時間接他到我家玩。慢慢地,小粵渝變了,上課他已經能基本坐好,而且聽得很認真,并積極舉手發(fā)言,特別是那次我上《兩只小獅子》一課,當談到“什么樣的獅子才是真正的獅子”時,小粵渝第一個舉手告訴我要有真本領的才是真正的獅子,我?guī)ь^給他送去了熱烈的掌聲,并不失時機的鼓勵他要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做媽媽的乖兒子,做老師的好寶貝,他聽得直點頭。接下來的日子,他每天放學后,都會主動拉著我的手說:“老師,我今天表現(xiàn)得怎樣?你別忘了給我媽媽打電話喲!”他是生怕媽媽不知道他變乖了。
事實證明,小粵渝和每個小朋友一樣,希望進步,希望優(yōu)秀,希望得到認可和表揚,因為誰都不愿意落后。后來,我又用類似的方法和另外兩個習慣較差的孩子溝通,與家長交流,收獲還真不小。正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就是心靈對心靈的理解,心靈對心靈的耕耘,心靈對心靈的創(chuàng)造”。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老師,我更加明白了這句話的真諦。孩子們需要關愛,需要理解,需要夸獎。優(yōu)秀學生需要,差異生也需要,因為差異生就猶如缺少水分的禾苗,需要時時澆灌。如果我們能將愛的天平向差異生傾斜的話,我們一定會收獲更多的希望。我相信,只要我們付出了愛,小粵渝以及和小粵渝一樣的孩子迎頭趕上,永不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