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婧
一提到漢語拼音,我就來了精神。因為,我對它有著特別深刻的感受,我在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中初步嘗到了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也許要用“百感交集”才能最準確地表達我的感受,換句話說,它曾經(jīng)“讓我歡喜讓我憂”,曾經(jīng)讓我既愛又恨!
幼兒園,似懂非懂。老師教我們聲母,我也學會了全部聲母。老師讀,我跟著讀;別人說,我也跟著說,“人云亦云”。我覺得拼音有些好玩,有時也覺得有些好笑,我聽說漢語拼音是用來拼字詞的,但我不知道它有多重要。我對于拼音是一知半解。
入學之初,忐忑不安。終于上了一年級。第一節(jié)課,我們開始正規(guī)地教漢語拼音。最先是教聲母,我們在學的過程中如果沒讀準確,老師會“喋喋不休”、不厭其煩地糾正,我開始覺得學拼音并不好玩。從第一節(jié)課開始,我們不再像以前幼兒園那樣只是聽和說,還要寫,真麻煩!不但課堂上要學寫字,下課老師還布置家庭作業(yè),我真不明白同樣是老師,小學的老師怎么會這樣?從第二節(jié)課開始,老師就會檢查上一次布置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對沒按時完成的同學進行批評,讓沒完成作業(yè)的同學在大家面前難堪,我有些緊張了,學習拼音沒學好還會挨批評,真沒想到,如果不用學就好了。如果說學習聲母我完全能夠應(yīng)付自如的話,那接下來的韻母學習可是讓我吃盡苦頭。主要是我們在讀韻母經(jīng)常讀不準確,我往往把an和ang、in和ing、en和eng混淆,有一次老師突然提問到我,讓我讀ang,我竟然讀成an了,結(jié)果引起了同學的哄堂大笑,我還被老師叫起來,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站到我讀好ang字為止才讓我坐下,我很生氣,心里想著如果不用學這該死的拼音多好啊!上課時,我提心吊膽,害怕老師再次提問到我。
適應(yīng)期后,苦盡甘來。爸爸知道情況后,鼓勵我說,“漢語拼音是學習語言的入門工具,必須學好,我也相信你能學得很好!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孩子,你一定是好樣的!”從那時起,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拼音學好。因此我上課認真聽講,作業(yè)認真完成,回家后還經(jīng)常通過聽錄音糾正發(fā)音的錯誤,還認真寫好字。終于有一天,爸爸突然對我說,孩子,我覺得你的漢語拼音發(fā)音很純正了。我非常高興,充滿了信心,開始希望老師什么時候能提問到我。機會來了,老師在一次提問我發(fā)音后驚訝地看著我,說讀得太準了,然后又仔細地看我最近寫的字,又是對我一陣夸耀,同學們也對我投來了羨慕的眼光,我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甜。我忽然覺得,老師變得多么的可親!后來,老師又讓我當上語文的小組長,后來我又成了語文的課代表,我不但收同學的作業(yè),還幫語文老師檢查作業(yè),最令我開心的是,我還經(jīng)常在語文課上帶讀。從此以后,我對學習拼音信心百倍,上語文課的興趣大增,同學還經(jīng)常來請教我。
我學會了拼音查字法,通過拼音掌握了很多原來不會讀的字,領(lǐng)會了很多原來不懂的意思,學到了很多原來不知道的知識,我養(yǎng)成了喜歡讀書的好習慣,我還由此被同學們稱為“小書迷”。
是漢語拼音,把我?guī)蛄酥R的海洋,把我引向了科學的彼岸;是漢語拼音,讓我在獨立中學會自立!
漢語拼音,是我學習語言的“領(lǐng)路人”,是我掌握文化知識的“催化劑”,是我不斷前進的“階梯”。我對它情有獨鐘。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泰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