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少云
摘 要:廣東省新一輪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于2004年9月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展開了。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者、學校校長、教研員以及教師都以飽滿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新課改中。對于第六類學校來說,最大的困擾就是生源狀況。因此,各學科從教人員必須結合本類型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效教學,思想政治課教師也不例外,必須結合本學科特點,大膽創(chuàng)新,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為新課改作貢獻。
關鍵詞:新課改 第六類學校 思想政治課 教學
廣州市普通高中根據學生的入學成績進行分類,第六類學校就是生源最差的學校。新課改是面對普通高中而展開的,新課改的浪潮不會因為你生源差就不沖擊你。因此,第六類學校更應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新課改浪潮的沖擊。
本人長期從事第六類學校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熟悉第六類學校的生源狀況,并有幸于2004年9月加入到新課改實踐中去,完成了三年的循環(huán)教學,從中摸索到了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第六類學校生源情況分析
教學要講究因材施教,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情況,采用適合學生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第六類學校的生源有如下特點:
1.整體素質偏低
隨著高等院校招生的擴大,普通高中的擴招也在所難免,擴招使各類學校的生源素質普遍下降。普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習慣也存在著很大問題,他們大多數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和自覺性都比較低,未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違反紀律、與老師發(fā)生沖突是常有的事情,要對這樣一群學生組織有效的教學,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2.萬綠叢中一點紅
普通高中在招生錄取時都會想方設法爭奪優(yōu)質生源,因為這關系到學校高考任務的完成,甚至決定著學校的生存與發(fā)展。第六類學校也會加入到這場爭奪之中,千方百計尋找好生源,因此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偶然間也會招到1%~2%相當于第二類、5%~10%相當于第三、四類學校的生源,這些就是第六類學校的優(yōu)等生,是萬綠叢中的一點紅。這極少數的優(yōu)等生其實相當于全省、全市來說只是中等生,他們的基礎比較牢固,學習態(tài)度較認真,但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強,往往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邏輯理解能力等,這些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都必須關注。
3.差生中男生比例大
普通高中的招生錄取情況決定著第六類學校中至少有30%的差生,而且是成績差和紀律差的“雙差生”,這部分差生中男生所占的比例較大,為70%~80%左右,由于男女生自身條件的差異,在某種程度上說,男生是教育領域中的“弱勢群體”,他們無論是在學業(yè)上還是在班級管理上,都成為了制約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這對第六類學校的教學無疑是雪上加霜。
二、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的實施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六類學校生源基礎差、能力低這是事實,但是只要我們能認真分析學生情況,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并以之作為教學的切合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法手段去努力,必然能達到教學目標。
由于思想政治學科本身的特點,內容枯燥、理論性強,再加上部分教師講課死板、照本宣科,長期以來思想政治課在學生心目中沒有什么地位。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采用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模塊體系,教學內容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再加上思想政治課教師生動、豐富的演繹,必定能讓學生改觀。
1.幫助學生樹立核心
有信心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沒信心則肯定失敗。信心對學生的學業(yè)成就是多么重要啊。如果將學業(yè)比喻成一棵樹,那么信心則是它的根。但第六類學校的學生因為基礎差普遍缺乏信心,而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與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沒有直接聯系,只要教師能進行有效教學,學生取得了成績,信心自然就有了。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必須體現新課改提出的基礎性原則。
基礎性反映出的課程目標是比較低的、有限的、全體學生普遍都能達到的。因此,第六類學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更加是基礎中的基礎,教學過程主要抓教材的主干知識、重點知識,而且要堅持先易后難、先簡單后復雜的原則,否則學生會無所適從,有畏難情緒。堂上練習和課后作業(yè)的設計以及測試的內容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以學生應知應會的基礎內容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對最基礎知識的掌握,切忌盲目使用名校題目以及高考題,這樣我們素質低、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在高考中也會拿到基本的分數,也能考上??圃盒?完成高考任務。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所謂“差生”,大多數情況下不存在“智商”問題,只是由于長期以來缺乏學習動機和興趣,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而導致的學習成績差,所以要提高“差生”的學習成績,可以從提高其學習興趣入手。
也有教育專家說過,興趣是老師,不是老板。許多事情并不是興趣說了算,興趣只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有利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沒有興趣而能夠把中學課程學好的例子太多了。但我個人認為這是對第一、二類學校的優(yōu)等生而言的,對普通學生,特別是我們第六類學校的學生來說,興趣是提高其學習成績的必要條件,只要提高其學習興趣,才能把學生的心引導到學習上來,才能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學生對某一學科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他們喜歡教這門功課的老師,當學生對老師有一種認同感時,他們學習這門功課的興趣也會提高。
3.要有效避免師生間的正面沖突
第六類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差生”,更有為數不少的成績差、紀律差的“雙差生”,而且大部分是男生,他們基礎差、精力充沛、愛動多話,甚至調皮搗蛋、目中無人,因此師生沖突不可避免,而且時常發(fā)生。作為第六類學校的任課教師與其他類型學校的教師相比,更多的是滿腔熱情上課去,大失所望下課來,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精力,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技巧來進行課堂管理,以盡量避免師生正面沖突,保證正常的課堂教學。
在新課改過程中,教師應當轉變教育觀念,要認識到:只有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不能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要懂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道理,要熱愛學生、因材施教,應該和學生平等交流以引導他們從錯誤走向正確,要注意多用激勵、贊美的語言消除他們老師的逆反心理,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師生的正面沖突,還會令這些干擾教師正常教學的學生能配合教師教學,至少他們不會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確保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和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
4.創(chuàng)新學習評價方法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是新課改的學生評價工作的基礎。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一評價體系打破了將考試作為唯一評價手段的傳統(tǒng),提倡多樣化、開放性的評價方法,這對提高第六類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會是有效的催化劑。
第六類學校學生不重視思想政治課的原因很多,其中背條條、考條條這樣單一的評價方式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在傳統(tǒng)測試的基礎上,結合第六類學校學生素質低、能力差的特點,大膽嘗試多種評價方式,如行為觀察、堂上提問、討論、辯論、演講、收集資料、撰寫論文、模擬民主選舉、民主決策、聽證會等等,并在評價過程中要做到因材評價,對素質差點的學生要降低要求,要善于發(fā)掘“差生”的閃光點,要關注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只要是積極參與的都給予肯定,還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進步,評語要多用鼓勵和表揚的語言。只要教師多想辦法,必定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樣既有利于教學的有序進行,更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只有不會教的教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第六類學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以正確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來待我們的學生,關愛學生;同時也要明白“教無定法”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不要盲目崇拜名校名師的教學方法,而是要努力尋求適合我們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就一定能教育好我們的學生,他們也會成為國家棟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新課程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2.趙惠,劉濤.《中小學男生學業(yè)成就偏低的原因與對策》.教育科學論壇,2008.2
3.蘇洪曲.《轉變觀念貫徹始終,研究教學堅持不懈》.教育科學論壇,2008.3
4.馮琳.《優(yōu)秀中學政治教師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單位:廣州市第六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