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口讀大學,被分在了新校區(qū),這里離市區(qū)有近20公里遠。有時候在學校呆悶了,又懶得去市里,我會選擇去附近的一個鎮(zhèn)上,它叫桂林洋鎮(zhèn)。
那天早晨六點來鐘,我和幾個舍友出了校門,搭載一輛“三腳貓”,前往桂林洋,想領略一下這個發(fā)達而又古樸的小鎮(zhèn)有著怎樣的南洋風情。我們在小鎮(zhèn)的市場門前下了車,沿著椰林小道走了幾十米,然后看到前面黑壓壓的一片人頭,我愣住了,心想這大清早的,這么多人坐在這里干什么?
走到近前,才發(fā)現大家都在喝茶。一張張簡單的桌子,有方的、有圓的,有大的、有小的,每張桌子都坐滿了人,每個人面前都放著一個普通的玻璃杯,有的喝的是紅茶,有的是綠茶。我也喜歡喝茶,算得上是半個“茶客”,紅茶綠茶我都喝,我一眼就能看出那些茶不是什么好茶。再說那些喝茶的人,稍微看看他們的衣著和舉止,也就能知道他們是那種靠干體力活吃飯的人,這樣的人是賺不到什么大錢的,用現在的話說,他們頂多也就是個“藍領”。
我很驚訝,這樣的大好時光,上班的該上班,種地的就種地,怎么能這樣白白浪費呢?當地的舍友告訴我這可是海南獨特的“老爸茶館”文化。他說:“‘一壺茶就是一整天,一整天就是一壺茶’,海南的城鎮(zhèn)街頭巷陌最常見的就是這樣的景象。炎炎夏日,叫上幾個朋友,往茶館一坐,可以一邊聽瓊劇,一邊端著大碗喝茶,一邊暢談家事國事天下事,因而老爸茶館不光是老百姓避暑休閑之地,也是信息交流之所?!薄半y道他們都不用工作嗎?”看見他們的神態(tài)是那么的悠閑、恬淡、安然,我還是忍不住問道。舍友只說:“這就是海南人的心態(tài)了,與內陸很不一樣吧?!蔽也辉僮穯柫?,只陷于深深地震撼與思考。
我想這樣一幅生動的市井畫面是內陸所見不到的,那些街頭喝茶人的從容和自在更是這個繁忙的世界早已遺失了的。他們傳達出一種達觀的信息,仿佛在說:“嗨,人的一生中有多大點難事呢,窮就窮點吧,總不能因為窮就把自己給急死了。早晨起來,先舒舒服服喝杯茶再說,然后咱再去賣力,再去掙錢,再去解決那些瑣碎和煩惱?!?/p>
我一直以為窮困潦倒的生活只會在人的臉上留下滄桑的痕跡,但那天早晨,我在那些喝茶人的茶杯里分明看見倒映著的他們臉上悠然淡定的表情。
老爸茶館的興起與歸僑有關。十九世紀末期,一些瓊籍海外鄉(xiāng)親,聯(lián)合在海口修建了一條騎樓街道,叫得勝沙,成為當時海南的商業(yè)中心,商賈云集。一些回鄉(xiāng)老華僑,就在得勝沙經營起新式茶店,提供紅茶、咖啡,以及海南特色小吃木薯湯等,后來就演繹成今天的老爸茶館。
(插圖/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