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香
摘要:本篇文章圍繞著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展開討論,主要分析在實際開展工作中運用激勵策略的積極作用,并且對這種策略的實際應用方法進行探討,僅供小學德育工作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激勵策略;有效運用
引言:小學教育核心目標是育人,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這個方面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影響學生道德觀、價值觀、行為觀等形成和發(fā)展。新時期小學生有新特征,過去德育工作方式無法滿足德育目標要求,所以需要對這項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采取激勵策略實施德育教育,消除了學生抵觸心理,容易產生共情,其更愿意接受,起到潤物細無聲扭轉學生思想,引導其構建正確三觀,改正錯誤行徑的目的,嚴格按照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約束自己。這樣班主任即使不嚴格管理,學生也會自我教育和規(guī)范行為。
一、德育教育中采用激勵策略的積極作用
小學生思想道德觀念還未形成體系,容易受到別人的干擾,一旦在教育工作中不能有效引導,將導致學生繼續(xù)在錯誤道路上前行,最終因為這些影響自身發(fā)展,嚴重情況下還會誤入歧途。小學德育主要實施者是班主任,因為和學生接觸最密切,也是班級管理者,實施德育教育更為便利。傳統(tǒng)德育教育采取講道理的方式,與學生生活存在一定脫離,這樣就會讓其感到過于高大上,從而產生厭煩心理。另外,學生在犯錯誤后,部分班主任在進行教育中,經常會指責學生,不愿意聽學生的說法,將溝通的大門關閉,導致學生對德育教育形成抵觸,對于班主任的教誨一只耳朵進另外一只出,德育教育費力卻不討好,學生也沒有在德育教育中有太大變化。
基于此,班主任德育工作應結合現(xiàn)在小學生的特點,做好創(chuàng)新,在實際工作中采用激勵策略,使其獲取良好德育體驗,在情感和心理滿足情況下,用心去參與德育教育,反思自己行為,從而在實際生活中去對個人行為約束,并構建正確道德觀和價值觀。德育教育采用這種策略,起到了激勵作用,學生樹立崇高理想信念,喚醒內動力,使其用自己的力量成長和成才。激勵中自我要求提高,人格會更為健全,師生具有互信,學生在悄無聲息中接受德育熏陶,從而形成正確道德觀,明確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在怎么去規(guī)范行為。
二、德育教育中運用激勵策略的方法
2.1通過激勵幫助學生提高自律性
小學德育教育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規(guī)范其行為,幫助學生改掉一些壞毛病,使其變得更加自律。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重視這個部分的引導,從小培養(yǎng)文明行為習慣。針對這個部分,班主任可讓學生學習《小學生行為守則》,平時班級管理中多了解和觀察學生,對于一些自律性比較強的學生進行表揚,在班級中樹立典范。比如表揚學生不隨便扔垃圾,或者是雖然不是自己扔的,但是主動將地上的紙屑撿起來。對這類學生進行激勵的過程中,其他學生也會進行心理暗示,自己有沒有亂扔垃圾的行為,會主動向班主任表揚的這些學生學習,樹立以后不這樣做的意識,而且也會在激勵下加入到主動撿垃圾的隊伍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將更好。另外,學生受到激勵和表揚后,心理得到滿足,以后會更加嚴于律己,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班級中形成了良好風氣,及時有不良行為學生也會受到影響,這種感染是潛移默化的,最終幫助全體學生提高自律性。
2.2激勵策略要多樣化
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運用激勵策略,形式要多樣化,可以讓學生觀看具有激勵性的影片,喚醒去內在動力。比如軍人為了守護邊境,在環(huán)境惡劣的地方執(zhí)勤,卻沒有怨言。利用這樣的記錄片,使學生產生敬畏心理,并激勵其向這些軍人學習,當下報效國家和社會最好方式就是好好學習,做一個有理想和抱負的人,行為符合小學生守則,成為一個合格的學生和公民。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組織學生集體朗讀勵志內容,比如關于誠信、責任、愛國、守紀律等,將民族道德品質通過這種方式,傳遞給學生,使其在認同的基礎上內化。班級中張貼一些對人具有激勵性的名言名句,和德育相關的,讓其在耳濡目染之下,形成心理暗示,從而將其轉化為自己道德品質,在行為中去落實。此外,班主任要尋找一些名人的素材去激勵學生,或者向其講述尊老愛幼、尊敬師長的故事,然后讓學生討論,以這些故事激勵學生,使其學生美好的品質。
2.3激勵要有針對性
德育中采用激勵策略,并不說學生犯錯不能批評,而是堅持教導和激勵結合的辦法,不能一味去打壓學生,這樣容易引發(fā)逆反,同時也會讓其自尊心受到傷害,不利于良好心理品質形成。小學生犯錯之后,班主任要了解情況,與學生交談,明確其這樣做的目的。緊接著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既要讓其認識到自己錯誤,又要通過激勵,使其看到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不再自暴自棄,而是朝著做一個優(yōu)秀學生去努力。比如學生上課不遵守紀律,影響別人學習,但是平時在班級活動中卻表現(xiàn)很積極,樂于幫助他人。這時班主任找其談心,指出存在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想想這樣做對不對。接下來進行激勵,老師一直都很看好你,是一位熱心腸的學生,思維活躍,班級活動中表現(xiàn)良好,只要改掉一些壞習慣,相信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借助于這種心理暗示,激起學生改正不良習慣的動力,達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激勵不能一味表揚,而是要依據不同學生情況,有針對性激勵,以讓其更好接受,起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采取激勵策略,其更愿意接受,起到潤物細無聲扭轉學生思想,幫助其樹立正確道德觀和價值觀目的,使其改正錯誤行徑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康歡歡. 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理論), 2016, 000(007):47-47.
[2]石雪琴. 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2017(7).
[3]賴則秀. 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 中國農村教育, 2017(0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