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昌友 (湖北省荊州市農業(yè)局,湖北 荊州434020)
胡愛兵 (湖北省荊州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湖北 荊州434000)
王 謐,劉 平,鐘雪芬 (長江大學農學院,湖北 荊州434025)
不同氮肥施用量對油后棉產量影響試驗初報
韓昌友 (湖北省荊州市農業(yè)局,湖北 荊州434020)
胡愛兵 (湖北省荊州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湖北 荊州434000)
王 謐,劉 平,鐘雪芬 (長江大學農學院,湖北 荊州434025)
設置不施氮肥、分別施純氮150、300、450、600 kg/hm2和施純氮300 kg/hm2+雞糞1 500 kg/hm2等6個處理,4次重復,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對油后棉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棉田、密度24 000株/hm2的條件下,施純氮300 kg/hm2+雞糞1 500 kg/hm2,能夠明顯地提高油后棉產量。
油后棉;氮肥;肥力;產量
油菜、棉花均為江漢平原的優(yōu)勢作物,油后棉是江漢平原棉田的主要茬口模式。近幾年來,棉田氮肥施用量越來越大,有機肥施用越來越少,90年代初平均純氮施用量225 kg/hm2左右、有機肥施用量700 kg/hm2以上,目前平均純氮施用量為375 kg/hm2左右、有機肥施用量幾乎為0。氮肥施用不當,棉花容易旺長或早衰[1],油后棉尤其明顯,極大地影響棉花產量,而且棉田投入增加,還造成環(huán)境污染。肥力中等棉田油后棉純氮施用量300 kg/hm2左右為宜[2]。棉田施用有機肥,可使土壤在供氮方式方面具漸進性和持續(xù)性[3],有機肥無機肥配施能增加棉花產量[4]。針對棉花生產上施肥存在的問題,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油后棉氮肥肥效試驗研究,以摸清江漢平原油后棉的最佳氮肥施用量,為油后棉合理施肥提供科學依據。
1.1 試驗地點
位于湖北省荊州市太湖農場西門分場,前茬為滿幅油菜,土壤肥力中等、地力比較均勻、排灌方便。
1.2 試驗處理
設置6個處理:純氮施用量為0 kg/hm2、150 kg/hm2、300 kg/hm2、 450 kg/hm2、600 kg/hm2、300 kg/hm2+雞糞1 500 kg/hm2。處理2~6的氮肥30%作基肥,40%在初花期施用,30%在盛花期施用;所有處理施磷肥(P2O5)150 kg/hm2、鉀肥(K2O)225 kg/hm2、硼砂15 kg/hm2,磷、鉀肥及硼肥全部基施。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4次重復,6個小區(qū),平均行距1 m,小區(qū)面積10 m×6 m=60 m2。供試品種為湘雜棉8號,種植密度24 000株/hm2。試驗周圍設保護區(qū)。
1.3 播種移栽收獲期
2008年4月17日播種,營養(yǎng)缽育苗。5月12日前茬作物油菜收獲。油菜收獲后施底肥,機械翻耕。5月21日移栽,苗齡三葉一心。10月19日棉花收獲完畢。
1.4 調查測定項目
每小區(qū)選定有代表性的棉行作為調查點,每個調查點連續(xù)調查10株。觀測記載項目:播種期、出苗期、移栽期、現蕾期、開花期、吐絮期及6月15日、7月15日、8月15日、9月15日棉花各項生育指標。分區(qū)實收計產。
2.1 產量比較
表1 棉花產量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otton yield
各小區(qū)分別計產,對小區(qū)籽棉產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試驗重復之間差異不顯著,不同處理之間5%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從表1可知,籽棉產量:處理6(施純氮300 kg/hm2+雞糞1 500 kg/hm2)gt;處理4(施純氮450 kg/hm2)gt;處理5(施純氮600 kg/hm2)gt;處理2(施純氮150 kg/hm2)gt;處理3(施純氮300 kg/hm2)gt;處理1對照(施氮肥0 kg/hm2)。處理6籽棉產量與對照處理1有顯著差異。處理2與處理3籽棉產量基本相當。
2.2 果節(jié)數和成鈴率比較
單株總果節(jié)數處理3gt;處理2gt;處理4gt;處理6gt;處理5gt;處理1。處量6成鈴率高于其它處理,處理4成鈴率位居其次,處理3的成鈴率最低(表2)。
表2 棉花成鈴率及“三桃”比例Table 2 Boll rate and rate of boll number in various growth periods to tatal boll number per plant
2.3 “三桃”比例比較
由表2可知,不同的氮肥施用量,棉花伏前桃、伏桃、秋桃所占比例有明顯差異。處理3和處理4伏桃所占比例超過90%,高于其它處理。處理6的伏桃所占比例低于其它處理,但伏前桃和秋桃所占比例均高于其它處理。
(1)試驗表明,在中等肥力棉田、密度24 000株/hm2的條件下,施純氮300 kg/hm2+1 500 kg/hm2雞糞的處理,能夠明顯地提高棉花產量。加施有機肥對增產的效應好于單純地增加氮肥施用量。加施雞糞的棉花座桃穩(wěn)、后勁相對較足,“三桃”比例結構優(yōu)于單純施用氮肥的。當氮肥施用量達到600 kg/hm2時,相對于施用450 kg/hm2的施用量,棉花產量反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氮肥施用太多,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調,棉花長勢過旺,雖然營養(yǎng)體較大,但果節(jié)數反而下降,成鈴率也低,并且田間蔭蔽,爛桃嚴重。
(2)本試驗棉花在生育中后期,遇到8月15~17日及8月28~30日2次低溫強降雨。受災害性氣侯的影響,棉花上部脫落非常嚴重,上部有4~5層空枝,因此試驗結果沒有完全地反映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對棉花后期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1]許德威,周慶祺,湯玉瑋,等.棉花合理施用氮肥及其生理指標的研究初探[J].中國農業(yè)科學,1991,24(1):42~46.
[2]余隆新,周明炎,羿國香,等. 油后移栽棉保優(yōu)豐產增效關鍵栽培技術[J].湖北農業(yè)科學,2006(6):20~21.
[3]沈善敏.中國土壤肥力[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8.35~153.
[4]李海平,湯春純.不同比例有機無機肥料配施對棉花的影響[J].中國棉花,2006,33(8):12~13.
S147.2
A
1673-1409(2009)02-S001-02
10.3969/j.issn.1673-1409(S).2009.02.001
2009-04-10
國家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nyhyzx07-005)
韓昌友(1966-),男,湖北荊州人,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棉花栽培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