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孫曉東,龔 堅,王 珺,余明華
(鄖陽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湖北 十堰 442000)
NaCl培養(yǎng)液對植物根尖有絲分裂的影響
王 燕,孫曉東,龔 堅,王 珺,余明華
(鄖陽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湖北 十堰 442000)
以洋蔥根尖、大蒜根尖、蠶豆根尖為材料,分別用50、150、250 mmol/L的NaCl培養(yǎng)液對分生區(qū)細胞進行72 h培養(yǎng),分析NaCl培養(yǎng)液對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指數及微核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濃度的NaCl培養(yǎng)液對植物根尖作用72 h后,植物根尖細胞中期分裂指數和中期染染色體形態(tài)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絲分裂指數隨著NaCl處理劑量的增加而下降,微核率隨著NaCl處理劑量的增加而升高,且一定濃度的NaCl影響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速度,當濃度較低時促進分裂,濃度較高時則抑制分裂。
植物根尖;NaCl培養(yǎng)液;有絲分裂;分裂指數;微核
有絲分裂是植物細胞進行增殖的主要方式,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結構表現出一系列規(guī)律性的變化,尤其是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的收縮程度良好,適于進行染色體形態(tài)數目的觀察及識別。細胞有絲分裂指數受培養(yǎng)液、預處理液及溫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NaCl對植物細胞的毒害效應是抑制植物細胞分裂[1,2]。本試驗采用不同濃度的NaCl培養(yǎng)液對洋蔥根尖、大蒜根尖、蠶豆根尖進行培養(yǎng),分析NaCl培養(yǎng)液對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M期分裂活動的影響,探討NaCl培養(yǎng)液對植物根尖有絲分裂指數影響及細胞微核率的影響。
1.1 材料及預處理
挑選無破損且形態(tài)均勻當年的洋蔥、大蒜,削去老根,先置于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上培養(yǎng),室溫(22 ℃)進行萌芽;蠶豆先用0.1% HgCl2消毒,蒸餾水沖洗干凈,置于中空的網上,將芽點處向下置于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上,隔日換水,2~3 d根尖長出,將其移入盛有不同濃度的NaCl培養(yǎng)液燒杯中繼續(xù)培養(yǎng)72 h,處理液濃度為50、150、250 mmol/L,對照組用蒸餾水處理。72 h后在植物細胞分裂的高峰期,即上午8:00~10:00,剪取0.5~1.0 cm長度的根尖,立即放入卡諾氏固定液(純酒精∶氯仿∶冰醋酸=6∶3∶1)中固定2~3 h,然后依次在濃度梯度95%、85%、80%的酒精中分別浸泡5 min后,轉入70%的酒精中保存?zhèn)溆肹1,3,4]。
1.2 制片方法
將根尖放入盛有1 mol/L HCl的燒杯中,60 ℃恒溫水浴箱解離5 min,水洗后用改良堿性品紅染色10~15 min,常規(guī)壓片,供鏡檢。
1.3 鏡檢統(tǒng)計方法
(1)有絲分裂指數的統(tǒng)計方法 每劑量組觀察6個根尖,每個根尖統(tǒng)計500個以上細胞,每組統(tǒng)計3 000個以上細胞;分裂細胞包括前、中、后、末期的所有細胞,并計算有絲分裂指數(有絲分裂指數=分裂細胞數/觀察細胞數×100%)。
(2)植物細胞微核率的統(tǒng)計方法 每劑量組觀察6個根尖,每個根尖統(tǒng)計500個以上細胞,每組統(tǒng)計3 000個以上細胞。以1 000個細胞中出現的微核數表示微核率。
2.1 不同濃度的NaCl培養(yǎng)液對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指數的影響
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發(fā)現,不同劑量的NaCl均對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產生抑制作用。隨著NaCl濃度的增加,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指數明顯降低。其中250 mmol/L的NaCl對植物根尖有絲分裂抑制作用最大,而150 mmol/L的NaCl對植物根尖有絲分裂抑制作用次之,50 mmol/L的NaCl對植物根尖有絲分裂抑制作用最小(表1)。
2.2 不同濃度的NaCl培養(yǎng)液對植物細胞微核率的的影響
經過不同濃度的NaCl處理,萌發(fā)后的根尖間期細胞出現微核和多核現象,微核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由于NaCl的濃度加大,前一分裂期產生的染色體斷片或落后染色體沒有紡錘絲的牽拉,不能與正常染色體一起繼續(xù)分裂,在進入間期時被排除在核外形成,其大小和數目不一,少則1個,多則2個或3個(表2)。
表2 NaCl對植物根尖細胞微核率的影響(n=6)Table 2 Effect of Additional NaCl on micronucleus in plant root tip cells(n=6)
通過觀察發(fā)現,不同濃度的NaCl培養(yǎng)液均能使植物根尖分生細胞有絲分裂指數下降,而隨著NaCl培養(yǎng)液濃度增加,處于分裂期的細胞逐漸減少,有絲分裂指數抑制率呈上升指數。說明NaCl培養(yǎng)液能對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產生抑制作用,高濃度NaCl還會干擾紡錘絲微管的形成,如上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受損或染色體活動異常形成的微核,使染色體沒有紡錘絲的牽拉,不能向兩極移動,出現中后期染色體分布不均等;染色體損傷或紡錘絲的破壞造成后期兩組子染色體不能正常分開,部分子染色體間發(fā)生融合而出現染色體斷片、單橋、雙橋和多橋及染色體丟失現象。細胞分裂受到多方面因素調控,從染色質狀態(tài)到凝集形成染色體,中期的染色體準確排列到赤道板上,再由紡錘絲的牽拉移向兩極,形成兩個子細胞[5,6]。這是一個復雜的調控機制。本試驗主要表明了NaCl對植物細胞的遺傳毒性,由于NaCl長時間、過量地積存在植物細胞中,抑制了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蛋白質的合成,從而阻礙了細胞周期的運行,導致其有絲分裂下降及微核的產生。
[1]任 艷,王 輝,石延茂,等.不同預處理對花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分裂制片的影響[J].花生學報,2008,37(2):28~31.
[2]黃秋嬋,韋友歡,韋方立.改進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方法的探討[J].科學教育,2008,14(4):58~60.
[3]張祥沛.生物學實驗研究[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7.
[4]陳瑞陽.植物染色體標本植被的去壁低滲法及其在細胞遺傳學的意義[J].遺傳學報,1982,9(2):110~115.
[5]高 揚,辛樹權,何錦冰,等.銅對大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影響的研究[J].北方園藝,2008,(6):12~14.
[6]屈 艾,汪承潤,薄 軍.稀土元素鈥對蠶豆品種在微核試驗中的敏感性比較[J].遺傳,2004,26(2):195~201.
2009-04-23
王 燕(1972-),女,湖北十堰人,實驗師,主要從事組織化學與形態(tài)學的研究.
10.3969/j.issn.1673-1409(S).2009.03.014
Q943
A
1673-1409(2009)03-S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