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巖
摘要:從分析適宜藍莓生長的區(qū)域開始,總結其生長的特性,并結合其生長需求,對藍莓的栽培技術要點做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藍莓;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3文獻標識碼:A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09.03.021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Semen Trigonellae in the Open Field
SHEN Yan
(Tianjin Songjiang Ecology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Tianjin 300385,China)
Abstract:From the analysis of suitable growth region of blueberries, its growth characteristic was summarized.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lueberries, the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expounded in this paper, which can provide technical assistance to farmers, and have certain guiding role for the facilities agriculture cultivation of northern region.
Key words: blueberry;characteristic;cultivation technique
藍莓(Semen Trigonellae),學名越橘,屬于杜鵑花科越橘屬多年生灌木果樹。藍莓在全世界約有400種,目前開發(fā)利用較多的有高叢藍莓、矮叢藍莓和兔眼藍莓3個類群。高叢藍莓果實較大,營養(yǎng)價值很高,主要用于鮮食,為國際市場需求量最大和售價最高的種類;矮叢藍莓果實較小,營養(yǎng)價值較高,主要用于加工;兔眼藍莓主要用于鮮食,但風味、營養(yǎng)價值及市場售價較低。眾多研究結果表明,藍莓果實具有增強視力、延緩腦神經(jīng)衰老、抗癌、強心、軟化血管、增強人體免疫等獨特功效。因此,藍莓不僅作為新型水果,而且作為保健和功能食品正在被人們迅速地認識和接受,被譽為“水果中的皇后”。國際糧農(nóng)組織已將其列為人類五大健康保健食品之一。美國農(nóng)業(yè)部預測,藍莓將是21世紀世界范圍內(nèi)最具發(fā)展?jié)摿Φ墓麡錁浞N。
1我國藍莓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優(yōu)勢
1.1自然優(yōu)勢
我國酸性土面積較大而且土類較多,主要分布于亞熱帶、熱帶、東部濕潤季風區(qū)和東北地區(qū)。全國的酸性土壤總面積在2億hm2以上,排除氣候、土壤等不適合藍莓生長的因素外,適合栽培的土地面積約有1億hm2,集中分布在長白山與大小興安嶺地區(qū)、遼東半島與膠東半島、長江流域和華南等幾個地區(qū)。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藍莓及其加工產(chǎn)品的市場需求量也必將會迅速增大,因此,藍莓種植業(yè)在我國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1.2勞動力資源優(yōu)勢
藍莓生產(chǎn)屬勞動力密集型產(chǎn)業(yè),采收及管理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歐美地區(qū)藍莓采收費為10~16元/kg,日本為18~20元/kg,而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是歐美及日本的1/20~1/30,因此,中國發(fā)展藍莓具有較高的勞動力優(yōu)勢。
2我國藍莓的適栽區(qū)域
2.1興安嶺-長白山地區(qū)
積溫2 000~2 500 ℃,無霜期95~130 d,年降水量400~1 000 mm,最冷月平均氣溫多在-10 ℃以下。為成片的原始林區(qū),在小興安嶺-長白山山間盆地、崗地、階地可以少量發(fā)展,除引種栽培國外的矮叢藍莓和蔓藍莓品種以外,可以利用這個地區(qū)自然分布的紅豆藍莓和篤斯藍莓資源,進行半栽培化和栽培化生產(chǎn),并通過育種手段,培育抗寒性強的優(yōu)良品種。
2.2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年積溫4 500~5 000 ℃,無霜期210~250 d,年平均氣溫15~16 ℃,最冷月平均氣溫0~4 ℃,絕對最低溫一般不低于-10~-15 ℃。年降水量大于1 000 mm??稍谒嵝酝辽习l(fā)展兔眼藍莓和南方高叢藍莓,也可選擇適宜的北方高叢藍莓品種。
2.3江南山地區(qū)
無霜期220~300 d,年平均溫度15~20 ℃。絕對最低溫不構成對藍莓的威脅,年降水量大于1 200 mm。海拔500~1 000 m。氣候條件南北差異很大。北部的杭州一帶與武漢地區(qū)相似,北部可發(fā)展兔眼藍莓和南方高叢藍莓,并選擇試種適宜的北方高叢藍莓品種。南部的溫州福州一帶須注意品種休眠期低溫要求問題,可根據(jù)各地自然條件選擇試種適宜的南方高叢藍莓或兔眼藍莓品種。
3栽培技術要點
藍莓為灌木,每叢應有結果枝條25~30條,第2年開花結果,但產(chǎn)量較小,第3年有適當?shù)漠a(chǎn)量,第5年進入豐產(chǎn)期,其壽命50年,平均單株產(chǎn)量3~6 kg,平均單果質(zhì)量2 g,一般定植4 500株左右/hm2,平均產(chǎn)量2.25~3.0 kg/hm2。
藍莓適應性強,喜酸性土壤,一般要求土壤pH值為4.5~5.5。土壤應松軟,有機質(zhì)含量一般為8%~12%,喜濕潤,抗旱性差。其主栽品種為高叢藍莓,株高2 m左右,可抵抗-25~-30 ℃的低溫,一般定植4 950株/hm2;半高叢藍莓株高1.0~1.2 m,可抵抗-35~-38 ℃的低溫,一般定植4 950株/hm2;矮叢藍莓株高0.5 m,可抵抗-40 ℃以上的低溫,一般定值7 500~12 000株/hm2,適合于寒帶栽培。
3.1建園定植
種植藍漿果需要pH 4.5~5.5的酸性土壤,選址時應優(yōu)先考慮這一關鍵因子。宜選擇土壤疏松、有機質(zhì)含量高、有水源的向陽面地塊。我國長江以南酸性土地區(qū),大部分土壤有機 質(zhì)含量偏低,土壤貧瘠、粘重,排水不暢,需要進行適當改良。高叢藍漿果的株行距為(1.5~2.0)m ×(1.5~3.0) m,兔眼藍漿果為(1.5~2.0)m ×(2.5~3.0)m。定植前開挖定植溝或定植穴,并摻入腐熟的松樹皮、松針或鋸木屑等。定植時間以早春萌動前最安全,冬季相對比較濕潤的地區(qū)也可選擇在秋、冬季定植,定植深度比在苗圃時略深。栽后宜用植物的有機殘體進行覆蓋,如粉碎的玉米稈、松樹皮、松針及苔蘚等。覆蓋既有利于保墑,也有利于防止雜草生長和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及肥力。
由于藍漿果自花授粉結實不良,異花授粉可明顯提高藍漿果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因此在定植園中至少應配置花期相近的2個品種。
鹽堿土地區(qū)可發(fā)展設施農(nóng)業(yè)大棚,選取透光率高、保溫好的節(jié)能型溫室,用長白山區(qū)優(yōu)質(zhì)泥炭土與蛭石、珍珠巖5∶2∶1比例配制基質(zhì),選擇矮叢或半高叢品種,栽種于40 cm×30 cm×30 cm泡沫栽培槽內(nèi),配備營養(yǎng)液灌溉系統(tǒng),做好水質(zhì)處理,使用鹽酸將pH值調(diào)整為5.5~5.8,開花季節(jié)可放養(yǎng)一定數(shù)量的蜜蜂進行授粉。
3.2育 苗
藍莓育苗技術可采用根蘗繁殖、根條繁殖、扦插繁殖和組織培養(yǎng)繁殖。一般采用組培技術進行生產(chǎn),可以培育脫毒種苗,保留品種的本來特性,變異性小,還可以形成規(guī)?;a(chǎn)。
扦插采用嫩枝,以泥炭蘚作為基質(zhì)最好,以BA1 000 μg/L速蘸,NAA150 μg/L、IBA50 μg/L或“ABT2號”50 μg/L浸泡插穗基部2 h,效果較好。在7月中旬用生根劑IBA處理插穗,取自枝條中部的生根率最高。
3.3施肥及灌溉
藍漿果對肥料的需求水平相對較低,在土壤較肥沃、有機質(zhì)含量高的情況下一般不施肥或少施肥,或根據(jù)土壤分析及葉片分析結果追施所缺少的某些元素。如土壤貧瘠,則需施有機肥和氮、磷、鉀等礦質(zhì)肥。一般認為施肥的3要素比例(氮∶磷∶ 鉀)可以是1∶2∶1。中等肥力的土壤按有效成分計,幼年果園施氮60 kg/hm2、磷120 kg/hm2、鉀60 kg/hm2,以后根據(jù)生長情況逐年增加,增產(chǎn)效果明顯。硝態(tài)氮肥對藍漿果有害,應施銨態(tài)氮肥。施肥時可根據(jù)土壤的酸堿度選用不同的銨態(tài)氮肥。氯離子容易對藍漿果致害,在施用鉀肥時應禁止施氯化鉀,應施硫酸鉀。
在干旱的地方進行灌溉可大幅度提高產(chǎn)量,在寒冷地區(qū)進行灌溉還可減少凍害。灌溉的最佳量是在保證排水的情況下盡量提供充足的灌水,在雨水過多時要注意及時排干積水,防止?jié)澈Α?/p>
3.4修 剪
高叢藍漿果和兔眼藍漿果的修剪方法有所不同,要區(qū)別對待。對高叢藍漿果來說,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調(diào)節(jié)當年結果與下年結果的潛力,幼樹要保持地上部與地下部的平衡,促進樹冠長成;直立生長的品種,可以把中心枝疏去幾枝,開張樹宜剪去一部分下垂枝。在花芽量有余的情況下,可以把較弱小枝疏去,衰老枝給以更新。
兔眼藍漿果修剪總的原則是修剪宜輕。幼樹主要是去除下部枝條,修剪樹冠中部部分枝條以免過分擁擠。老樹主要是防止樹冠過高、過密。
3.5病蟲害管理
土壤耕作是一種除草松土的措施,但藍漿果根系淺,宜淺耕。要慎用化學除草劑。從目前種植情況看,藍漿果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一般情況下危害不嚴重。目前最主要的損失來自鳥害,在果熟期可用防鳥網(wǎng)保護。
藍莓病害有真菌病害、細菌性病害和線蟲等。我國為新引種栽培區(qū),病蟲害的發(fā)生較少。
綜上所述,藍莓具有強大的市場潛力,而且中國是適宜藍莓生長的地區(qū),栽培技術也較完善,因此,完全可以大面積推廣發(fā)展。只要掌握了其生長特性要求和栽培技術,就可以幫助農(nóng)民走上致富的道路,符合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解決“三農(nóng)”問題的提議。
參考文獻:
[1] 李亞東,劉海廣,張志東.我國藍莓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中國果樹,2008(6):67-69.
[2] 吳文勇.藍莓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08 (2):50-51.
[3] 烏鳳章,王賀新,陳英敏. 藍莓嫩枝扦插繁殖技術[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7 (11) :44-46.
[4] 謝兆森,吳曉春.藍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研究進展[J].北方果樹,2006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