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峰
摘要不同鹽濃度梯度下處理野生型鹽芥,觀察其對鹽芥體內維生素含量變化的影響。結果表明:在低濃度的鹽濃度下,維生素含量沒有明顯的變化。隨著鹽濃度的增加,鹽芥所含維生素C量相應降低。
關鍵詞鹽脅迫;鹽芥;還原型維生素C;含量
中圖分類號 Q945.78;S637.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5-0078-01
目前世界上大約有10億公頃受鹽漬化影響的陸地,約占陸地總面積的7%[1]。因此,研究植物的耐鹽機制是目前的當務之急。鹽芥作為模式植物擬南芥的近親,擁有著許多與擬南芥共同的優(yōu)點以作為試驗系統(tǒng)。維生素C對于植物抗氧化作用、光合保護以及調節(jié)生長發(fā)育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逆境條件下植物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又與抗逆性有密切關系[2],因此分析植物對于鹽脅迫的反應,研究其反應機制,提高作物的耐鹽性,不僅對于揭示植物耐逆的機理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于耐鹽作物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儀器與試劑
紫外分光光度計;維生素C標準液(100μg/mL);Cu(Ⅱ)溶液(5μg/mL,pH值6.0)內含0.2moL/L的醋酸鈉以及0.007moL/L的醋酸緩沖液;Cu(Ⅱ)-EDTA溶液:上述濃度的Cu(Ⅱ)溶液與6.02 ×10-5moL/L的EDTA按4∶1混合而成(需現(xiàn)配)。
1.2試驗材料處理
先用50mmoL/L的NaCl溶液處理鹽芥,隔日用100 mmoL/L的NaCl溶液處理;然后濃度梯度增加為200mmoL/L、300mmoL/L處理鹽芥,并做好標記。
1.3樣品制備
稱取2g洗凈新鮮的鹽芥葉片組織置于干凈的研缽中研磨,然后轉移到離心管中,量取20mL雙蒸水加入離心管中,稱取0.5g活性炭加入離心管中,混勻。12 000rpm,離心10min,移取上清液作為鹽芥樣品試液。
1.4測定方法
在pH值6.0的HAc-NaAc緩沖溶液中,用活性炭吸附鹽芥中的色素,Cu(Ⅱ)催化氧化維生素C,在λmax=268nm處可直接測定鹽芥中維生素C含量。
2結果與分析
2.1維生素C光譜特性
維生素C的光譜特性見圖1。
2.2標準曲線繪制
準確移取維生素C標準溶液0.2mL、0.4mL、0.6mL、0.8mL、1.0mL、1.2mL、1.4mL、1.6mL、1.8mL、2.0mL于10mL干燥試管中,加水至刻度,稀釋成濃度分別為2μg/mL、4μg/mL、6μg/mL、8μg/mL、10μg/mL、12μg/mL、14μg/mL、16μg/mL、18μg/mL、20μg/mL的溶液。分別取該溶液1mL于2支干燥試管中,一支加入4mL的Cu(Ⅱ),20min后加入1mL EDTA溶液作空白;另一支試管中加入5mL Cu(Ⅱ)—EDTA溶液,搖勻,立即在紫外分光光度計上于268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線性回歸方程為y=0.024 6x-0.024 2, 相關系數(shù)R2為0.964 4(見圖2)。
2.3樣品測定
準確移取鹽芥樣品試液1mL于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分別取該溶液1mL于2支干燥試管中,一支加入4mL的Cu(Ⅱ),20min后加入1mL的EDTA溶液作空白;另一支試管中加入5mL的Cu(Ⅱ)—EDTA溶液,搖勻,立即在紫外分光光度計上于268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結果見圖3。
由圖3可以看出,鹽濃度為100mmoL/L時,對鹽芥中還原型維生素C的含量沒有明顯影響,與野生型的還原型維生素C含量基本一致。當鹽濃度為200mmoL/L和300mmoL/L時,鹽芥中還原型維生素C含量逐漸下降。
3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低濃度的鹽濃度下,維生素含量沒有明顯變化;隨著鹽濃度的增加,鹽芥所含維生素C量相應降低。
4參考文獻
[1] TESTER M,DAVENPORT R.Na+ tolerance and Na+ transport in higher plants[J].Ann Bot,2003,91(5):503-507.
[2] 李志英,趙二勞,張海容.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沙棘中維生素C含量[J].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6(4):339-340.
[3] 宋莉璐.鉛脅迫對擬南芥和鹽芥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7(3):9,12.
[4] 聶惠,于海峰,劉浩明.向日葵對鹽脅迫的反應及其抗鹽機理的研究進展[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8(6):23-25.
[5] 劉愛榮,趙習夫.鹽脅迫下鹽芥滲透調節(jié)物質的積累及其滲透調查作用[J].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2005(4):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