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8-164-01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老師一上課就是識字、解詞、釋句與分析課文,而不注重引導學生去學習生動活潑的課文,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必須從每堂課做起,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做起。
語文課堂教學一般包括預習新課講授新課練習鞏固幾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抓住這些環(huán)節(jié)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一、在預習課文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獨立閱讀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預習課文不是漫無目的的跑馬觀花,也不是粗略的讀兩遍掃除生字障礙了事,更不是如有些教師那樣“課上三分鐘。速讀一遍文”的形式主義做法,而應當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首先應當由教師在深入研究課文之前提出具體目標讓學生作嘗試性的理解和探索,使學生在預習中獨立解決目標中提出的問題,并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新的問題。其次,教師應在學生預習之后。上課之前檢查學生預習效果。預習得好的予以表揚,差的給予鼓勵。然后鼓勵同學們提出舊的問題(質(zhì)疑問難)和學生通過思考而無法解決的目標中的疑難問題,教師再將這些問題歸納起來加以整理。最后,教師再結合學生實際與課文中的重點難點進行備課,為課堂上有針對性的教學做好準備。
在預習這一過程中,一方面,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積極思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獨立見解,并通過自己動腦、動手、動心,積極自覺主動的去獲取知識,還培養(yǎng)了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了學生智力;另一方面,學生在預習實踐活動中,善于開動腦筋而發(fā)現(xiàn)問題,并向老師提出問題(質(zhì)疑),從心理上看,便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有欲望就會在教學過程中集中精力,注重教師授課。這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化被動聽講為主動求知。再說,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等各個方面存在著差異,因而提出的問題也就深淺難易不同,這樣反過來又能促使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和備課,不但要備好教材,還要備好學生,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知己知彼。如做到“抓中間,顧兩頭”,既突破文章的重點難點,又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并從教師的釋疑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在講授新課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采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能力
人教版的語文課本中,課文前都有訓練重點和預習提示(自讀提示或閱讀提示),課文后面有練習題(理解、分析、揣摩運用和積累聯(lián)想)。因此,我們在講授新課時應在這些方面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
1明確訓練重點,勾畫出文中的重點內(nèi)容。例如《故鄉(xiāng)》魯迅在這篇文章中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人物、景物及生活等的對比突出了文章的主題思想,學生在學習中能勾畫出來,也就明確了學習的重點,抓住了主次,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
2預習提示,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預習提示是課文內(nèi)容的???,是文章寫作時間、背景和主要線索思路的提示,有的也交代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意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能明確目的,抓住主次,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方面,能回答提示中的問題,也就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寫作思路和線索了,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思維能力。
3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朗讀有利于深入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文章讀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心境情態(tài)和文章的情調(diào)意蘊也盡在其中了。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采取多種方式如:教師范讀,學生隨讀;學生個人輪流當眾朗讀,集體評議;以小組為單位依次接讀:分角色朗讀或舉行朗誦比賽等。使讀和寫,語和文聯(lián)系起來,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朗讀時注意指導學生咀嚼文字的意義,揣摩說話的神氣,懂得音節(jié)和情結的關系,到學生自己寫和說的時候,就會采用適當?shù)恼Z言、音響和節(jié)奏來表達思想感情,不知不覺間,內(nèi)容和寫作方法就化為學生自己的了,而且在朗讀過程中還對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說話的力度和速度進行了訓練,有助于提高說話能力,有助于增強語言的感受力,提高對語言規(guī)范化的敏感程度和鑒別能力。
相反,如果不加強朗讀,學生對課文理解不足。講析會介入太快,缺乏雄厚的三維基礎,就會使分析流于空泛,結論沒有根基,由于結論太快沒有根基,所以學生很難聯(lián)系生活和知識的實際來體味和吸收,以達到感情的介入,學生也就因此覺得乏味而毫無興趣。
三、利用課堂小結和課后練習培養(yǎng)學生能力
1課堂小結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一堂課必須進行課堂小結。課堂小結可由學生自己理解和歸納,既對學生進行了歸納概括能力的訓練,又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2課堂練習和作業(yè)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方法。我們通過練習填空造句釋句以及仿寫,改寫等,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使所學的知識得到運用和擴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記憶力、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對語文知識的消化和運用的能力。
總之,語文教學要放手讓學生去學習生動活潑的課文知識,指導學生去聽說讀寫,使其在感知、理解和運用的過程中,一刻也離不開自己的實踐活動,并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來完成,使學生借助自己的耳、眼、腦、手去感知、思考和運用,并形成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