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紅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是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十分頭疼的一件事情。因為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很難適應學生的需要。小學作文教學一直延用“作前指導,學生習作,批后評閱”的流程進行。指導、習作、講評、修改這四大環(huán)節(jié)本應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可在實際教學中常常是相對分離的,加之很多老師又往往重指導、習作,輕評議、修改,在作文教學實踐中表現(xiàn)出許多的弊端。常常是學生悶頭寫,老師作相應的批改,簡短的幾旬文字如:內(nèi)容不具體,語句欠通順……致使許多學生難以體驗到作文成功的樂趣,進而產(chǎn)生對寫作的恐懼、厭惡的情緒。而所謂教師的作前指導,就是按要求講要求。就方法講方法,缺乏針對性,不能解決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具體情況,教師的指導徒有虛名,訓練效果不理想。而長期對評議、修改的忽視,使學生評議,鑒賞文章的能力不強,更沒有養(yǎng)成作后修改的好習慣。
針對教學對象自身的特點及作文教學的特殊性,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總結歸納了幾條經(jīng)驗。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將作文指導同日常生活緊密結臺起來,讓學生從平常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寫作的素材,并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日常生活才是學生寫作的源泉。具體來說-我所倡導的這套生活式的作文教學法主要有以下幾個要點:
一、觀察生活.記錄生活
學生寫作文無從下筆、無話可說、缺乏生活氣息.編的事情多,真實感受少。針對這一現(xiàn)象,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累生活素材的能力。如:在日常教學中,經(jīng)常給學生推薦好的書目,組織學生開展多讀書,讀好書,摘抄好詞佳旬活動,并經(jīng)常進行匯報討論。交流彼此的感受,使學生不斷積累、增長各方面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讀書活動提出更高要求。首先,從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興趣和習慣入手,逐步掌握各種有效閱讀方法,提高分析、理解和鑒賞的能力;其次,逐步培養(yǎng)學生抓文章重點,并能清楚、有條理地轉(zhuǎn)述內(nèi)容的能力。在讀書過程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并逐步地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練習中。學生寫作文,歸根到底是要有話可說,這自然離不開積累。除了從閱讀中積累外.還要有生活積累。在教學中牢固樹立“作文源于真實生活”的觀點,開展課前五分鐘演講、誦讀、聽記等一系列活動,自然學生所講了內(nèi)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真實故事、讀到了感人文章等。剛開始,學生感覺有一定難度,如在演講中口齒不清,內(nèi)容講述羅壤,語病較多.讀文中添字漏字現(xiàn)象比較嚴重等。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學生逐步對此項活動產(chǎn)生了興趣,因為他們從中了解了許多新鮮事物,而且能做到表情自然大方,吐字清晰.有條理,有中心,抓住重點轉(zhuǎn)述主要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鼓勵大家將在“課前五分鐘”演講中聽到的好故事,用最短的時間內(nèi)完整記錄下來。并提示學生寫作過程中語句要通順、完整,久而久之,學生的聽、說、寫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不但養(yǎng)成了學生用心觀察生活的好習慣,而且還消除了學生對寫作的恐懼,提高了寫作的速度。
二、寫作前進行精心指導,把真實生活帶入課堂
教師的指導首先要引導學生的寫作愿望,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小學生作文心理研究指出:興趣是直接推動兒童作文的一種強大動力,而人的興趣總是建立在一定需要的基礎上的,因此在教學中,結臺學生的年齡特點,把學生的真實生活引進課堂,讓他們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記錄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經(jīng)歷,自然要容易的多,也親切的多。當然,除了有真實的內(nèi)容外,適當?shù)膶懽骷记墒潜夭豢缮俚?,教師要進行必要的寫作實際指導,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這主要表現(xiàn)在:
1、精心命題.要講究命題的技巧,使學生一見文題就產(chǎn)生“不能不寫”的欲望,這有助于學生流露真情實感。一般命題要追求“小”,即角度小,焦點集中;“新”,不俗套,措辭新穎:“趣”,有趣昧,一吐為快。
如在指導學生寫發(fā)生在家庭中的一件有意義而又有趣的事,指導學生圍繞發(fā)生在自己身邊.親身經(jīng)歷或自己對這件事的真實感受來命題。有一名學生名題“煙請離開我們家”,題目一出,當即引起全班同學的贊同,并就這一文題全班同學展開討論,興趣之高,出人意料。其余的學生紛紛效仿,寫出了許多新穎的題目,如“爺爺?shù)纳铡遗c爺爺比童年”“我是管家”……2.精心選材.讓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看到的、聽到的或想到的內(nèi)容去寫。內(nèi)容具體。不寫空話才真實可信,同時提示學生在寫作是應抓住人物自身的言行、神情、心理等進行具體的描寫,以充分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確實會遇到許多問題,需要老師點撥和指導,但也僅僅是點撥而己,這對學生是一個幫助的過程,決不是簡單的包辦和代替??傊徽撌敲}、選材救災是構思表達,都必須給學生一個充分的自主空間,讓學生去嘗試,當學生的嘗試遇到困難、出現(xiàn)偏差甚至是失敗后.才需要教師的幫助與指導。
三、自主習作,描繪生活
《大綱》指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苯處熞冀K堅持指導學生進行以真實生活為題材,以生活需要為目的的寫作練習,在寫作內(nèi)容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在表達方式上要盡可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寫自己感興趣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這樣堅持自主練筆。用文字記載真實的生括,既可葬成隨筆的好習慣,又為學生正式作文奠定基礎。
如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了常用的記日記、記周記,老師進行修改的教學方式.而采用了寫自己想寫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談自己的真實感想及摘抄自己喜歡的好文章等方式激發(fā)孩子的寫作興趣,并根據(jù)自己所寫的內(nèi)容自行配上一些精美的圖案,同樣也是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描畫出自己相想的畫面。這一方案的提出,當即贏得了學生們的認可。很快,一本本經(jīng)過精心修飾的作業(yè)展現(xiàn)在你的面前。同學們的動作之快.熱情之高出乎意料。更使人驚喜的是。從一篇篇優(yōu)美的文章中看到的是一句句感人的話語,一張張真摯的笑臉。
四、美好“生活”,重點講評
講評不能僅局限在病句、錯字、錯句。也不可能字詞句篇面面俱到.而要緊緊圍繞本次習作的訓練重點組織學生評議,加強評議的針對性和集中性。加強對重點佳作的評議,這本身既是評議的過程又是欣賞的過程。對于典型的病文,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在明確習作要求的基礎上.找出病源,集體研究解決方案.從而明確修的方向和方法,使學生逐步學會從教師的評議與評語中找出缺點及不足,使學生切實感受到作文水平的提高。另外,要提高學生參與評議的積極性和有效性,還必須注意形式多樣,可采用集體評議、小組評議的形式,也可采用邊朗讀邊評議或?qū)φ?、比較進行評議。小學生對生活的認識是膚淺的.描述是粗糙的,評價是模糊的,教師要從兒童的認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實際出發(fā).不要以成年人的標準、習慣去要求學生,要給予他們積極的應有的鼓勵,讓他們敢想、敢說、敢寫.對學生雨言.應培養(yǎng)習作源與生活的良好習慣?!案牡膬?yōu)先權應該屬于作文者本人”。這是葉圣陶先生反復強調(diào)的.要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這是《大綱》對作文教學的明確要求。眾所周知,每篇作文成敗的關鍵是看它“是否有中心”,“是否有重點”,“內(nèi)容是否具體”等。因此,一篇作文的修改應該先從大處著眼,即先著眼于“中心”、“內(nèi)容”等方面.在保證這些方面準確的基礎上再來修改錯別字.標點等細微處。在學生修改的基礎上,用示例范改的方法,教給學生一些修改的方法,選擇一兩篇典型作文展示給學生,并引導學生明確修改順序:1、有無中心;2.有無條理i 3、有無重點:4、內(nèi)容是否具體;5、有無真情實感;6、有無病句:7、格式是否正確:8、有無錯別字:9、表達是否正確;10、書寫是否工整。在作文的修改上,既要教方法,又要放權利,使學生不但學會修改,更要樂于修改,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寫作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