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蒞驪
她笑著說自己選擇了自由,當然還有隨之而來的孤獨和心酸,個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我喜愛關于簡·奧斯丁的一切事。即便是《傲慢與偏見》被寶萊塢改成了不倫不類的現(xiàn)代歌舞片(《新娘與偏見》),或是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的戀愛橋段被毫無想象力地移植到奧小姐本人的愛情故事里(《成為簡·奧斯丁》),甚或被一個叫做阿曼達·普萊斯的小妮子穿越時空、無限意淫之后(《迷失奧斯丁》)。我也喜愛傳記電影《奧斯丁的遺憾》。一個人的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光陰蹉跎總是毫不費力地被濃縮在寥寥幾個鏡頭里:前一秒歡喜,后一秒落淚;前一秒年少,后一秒白頭。真實的生活從來無法像電影場景那般舉重若輕地切換,那些孤獨和憂傷也不肯僅僅停格十秒鐘。
去年,ITV和BBC各自貢獻了一部和簡·奧斯丁有關的電視劇,就是前文提到的《迷失奧斯丁》和《奧斯丁的遺憾》。
在強大的BBC面前,ITV只能討巧地走戲說名著的路線,所以《迷失奧斯丁》啼笑皆非地登場了。這不過是一部博君一笑的作品,真正合適的標題應該取做“迷失傲慢與偏見”,講一個生活在當代倫敦的小女子與伊麗莎白互換時空,在尼日斐花園里和達西先生談起了戀愛。其間笑料百出,又有些慘不忍睹——畢竟那一個個熟悉鮮活的角色在臆想中被“蹂躪”得不成體統(tǒng)。當然,該劇也并非完全乏善可陳,它的最大貢獻就在于幫助所有簡迷們認清了這樣一個事實:如果一個女孩子在十一二歲就讀到了《傲慢與偏見》,那么她的愛情觀其實并沒有多少余地。因此,阿曼達和達西先生做了一陣子斗氣冤家之后,恍然大悟到自己多年來一直尋找和等待的白馬王子正是這個書中人物,吸引自己的正是男女主人公之間交流的方式、求愛的節(jié)奏……
而《奧斯丁的遺憾》則把一切關于達西和愛情的想象徹底擊碎。這部不到九十分鐘的電視劇,描摹了奧斯丁小姐的最后時光。她常常頗不安分地離開漢普郡的小屋,興致勃勃地為侄女范妮做愛情參謀。她告誡情竇初開的侄女,想得到達西先生的最好方法就是編造一個。雖然她自己的女主角都嫁給了有錢人并且都是為了愛情而結婚,可是簡深諳在現(xiàn)實里,獲得幸福的婚姻全憑運氣,而諷刺的是,人卻在不斷做著選擇。
年近四十的她也有一些仰慕者,然而止于調調情、跳跳舞。年輕的海登醫(yī)生像一道午后陽光闖了進來,似乎甚得芳心??墒敲舾腥绾?看到年輕人在某晚向自己金發(fā)紅唇的侄女獻殷勤,便趕緊逃脫了可能荒唐的韻事。她根本不肯讓自己的心冒險,所以夏洛蒂·勃朗特才會嘲笑這個寫盡婚戀故事的女人,根本沒有真正戀愛過。
為了安慰范妮,她回憶說,初戀情人離開自己只讓她“難過了五分鐘”。如此輕巧地應對,讓人想起伊麗莎白發(fā)現(xiàn)自己原本頗有好感的韋翰先生調轉矛頭去追其他人時的感慨:美少年和凡夫俗子一樣,都要穿衣吃飯。金錢是簡關注的另一個核心。作為牧師的女兒,簡背負著母親和姐姐幸福生活的希望。做母親的依舊抱怨女兒在十五年前錯失大好良機,選擇單身;做女兒的卻一心想把文字賣個好價錢,讓媽媽和姐姐不再為金錢煩惱。彼時的簡,作家天才和身份剛剛為世人認可,《理智與情感》讓她賺了140英鎊,哥哥介紹的一個出版商愿意用450英鎊來購買她的全部小說……然而遠遠不足。伍爾夫夫人說女人應該有一間自己的屋子,一年五百英鎊的收入;不幸,簡·奧一樣都沒有。果真是生錯了年歲,若是在今天,簡小姐大概會和J.K.羅琳一樣富有。須知,希望逃避現(xiàn)實的女人和希望逃避現(xiàn)實的男人一樣多。
沒有遇到達西先生,簡只有當個剩女了。只是在那個年代做老小姐,比起現(xiàn)世更加艱難,加上她又貧病纏身。當年的追求者問她夜深人寂時是否后悔,姐姐為當年的自私勸說落淚道歉;她笑著說自己選擇了自由,當然還有隨之而來的孤獨和心酸,個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或如愛瑪(那個簡·奧斯丁自認與她本人最為相似的女主角)所言:這世上總有一半的人無法理解另一半人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