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仕松
俄羅斯完全可以阻止船運動,不至于向它開火
蔡存強,上海海事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高級法院海事海商咨詢專家,海事律師,A類船長,精通船務實踐及國際法。
讓“新星號”停航的技術手段很多
《瞭望東方周刊》:“新星號”未辦理離岸手續(xù),擅自起航,構成俄軍方開火的充分條件嗎?
蔡存強:一般船長和船務公司都很清楚,到一個國家,要遵守當?shù)氐姆?,如果要離開俄羅斯水域,必須取得開航簽證,離境簽證。辦個手續(xù)就好了,很簡單的。這條船因民事糾紛,在沒有得到合法程序的情況下,擅自拔錨起航偷跑,但沒有證據(jù)表明,它侵犯俄羅斯主權,也沒有威脅俄國家安全,不至于向它開火。俄羅斯完全可以阻止船運動,不必采取過激行為。
《瞭望東方周刊》:除了炮擊,讓它停航還有其他的技術處理方式嗎?
蔡存強:很多。如果不從,可以攔截。窮盡一切辦法仍不能讓它停航時,真正要采取強制措施阻止船舶運動,把螺旋槳或者舵打掉就可以,這些輔助設備在船的尾部,不會造成船沉沒,但能使船喪失運動的能力,然后拖回港。這些在技術上都是很好操作的。炮擊整條船,顯然是不當?shù)模驗闀婕叭松戆踩?,船員是無辜的,造成人員傷亡,不符合人道主義,也不符合國際慣例。
《瞭望東方周刊》:據(jù)外媒報道,大米進口商與貨運公司因貨品發(fā)生糾紛,且向海事仲裁法院提出捉拿貨船訴訟。
蔡存強:糾紛是未取得合法程序離境的原因。在中國停留期間,如果有一些民事糾紛沒有結案,也是不能離開的。可以采取的手段是通過法律途徑扣押這條船。在法院保全的情況下逃跑,有蔑視法律之嫌,過錯更大。但民事糾紛應該用民事的法律方法調(diào)整,開火是錯誤的。
2008年,俄羅斯有3條船,在舟山的中遠船務修理廠大修,修好試航期間,工程款不付就準備跑,船上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也全部帶走。我國的公務船去追,告知他,你這個行為是嚴重違法,涉嫌國際綁架罪。后來,他們把我們的工程人員送回來了,我們沒有對他采取任何行為,沒付修理費讓他們走了。隨后,向俄羅斯方面遞交了照會,表示“這種行為是很不友好的”。
有經(jīng)濟困難、法律糾紛,可以正當解決。
《瞭望東方周刊》:外交部首次就“新星號”沉船事件發(fā)布消息時,用的標題是《中國船員在俄羅斯海域遇險》,這和船懸掛方便旗有關系嗎?
蔡存強:“新星號”掛的是塞拉利昂的國旗,船籍就是塞拉利昂的,視為該國浮動的領土。無論在公?;蛟谒麌S蚝叫?,均需懸掛船籍國國旗。船舶有義務遵守船籍國的法律規(guī)定并享受船籍國法律的保護。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條船是中資的、中國人實際擁有的,但在法律意義上,沒有中國船籍。
《瞭望東方周刊》:如果船上沒有中國船員的話,我國政府可以出面交涉沉船事件嗎?
蔡存強:從法律意義上講,如果船上沒有中國船員,沉船事件和中國就沒有任何法律上的關系。所以,外交部用了“中國船員遇險”這樣的表達,外交交涉也是基于“中國公民”的角度,因為中國政府有保護在世界任何地點的中國公民的義務。
方便旗的奧妙
《瞭望東方周刊》:據(jù)浙江通宇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張公瑾說,通宇并不占有該船的股份,是幾個人買的掛靠在通宇,而吉瑞祥也只是光租的,船籍又注冊在境外。這么復雜的狀況,在航運業(yè)普遍嗎?
蔡存強:比較普遍,而且在法律上也可以成立。比方我買了條船,但沒有船務經(jīng)營權,就找家公司掛靠。一種方式,船注冊在公司名下,名義上是公司的資產(chǎn),實際上內(nèi)部還有一份協(xié)議,公司只收點管理費,物權仍是我的。還有一種,就是參股組建公司。
如果是光船租賃,承租公司等于二船東,有權利選擇經(jīng)營方式,享受占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包括選擇掛什么旗子。和船主比就少了個處分權。簡單地說,就是不能抵押、出賣。還有種方式,就是境外公司實際上也是自己注冊登記的,兩家公司有統(tǒng)一的實際控制人。
《瞭望東方周刊》:掛“方便旗”對真正的中資船東來說,是不是增加了維權的難度?“方便旗”為何還會風行?
蔡存強:大家都知道,這艘船是中國人的財產(chǎn),但又是國外公司的財產(chǎn),它的實際所有權和法律意義上的所有權是分離的,所以出現(xiàn)問題時就比較麻煩。早期的“方便旗”,主要是為了安全和庇護,歐洲的航運大國,為了方便從別國控制區(qū)域經(jīng)過,會懸掛別國國旗以求安全;我國清末時,內(nèi)河航運也懸掛歐洲國旗,則是尋求大國庇護。
現(xiàn)代的“方便旗”,都是基于經(jīng)濟利益的考慮,約占世界商船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一些國家做起了“方便旗”的生意,實行“開放登記”,公開允許外國船舶在本國登記,主要有利比里亞、巴拿馬、塞浦路斯、新加坡及百慕大等國和地區(qū)。賺個登記費,稅收象征性地收一點,以很小的代價增加外匯收入。
現(xiàn)在很多小島國,甚至內(nèi)陸國家如蒙古,都開放登記了?!堵?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允許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可以實行船舶登記。這里的“港”是個法律概念。船籍港隨便定一個城市,不一定要實際意義上的海港。
這種“方便旗”的制度,對船主來說很誘人,可以減少很多的運營成本。納稅少,很多僅僅是象征性的,而且大部分“方便旗”國海事主管機關無能力也不愿意實施有效的安全管理,一個大副,花幾百美金就能買到個船長的證書。船東的設備和修理標準很低,可以任意聘用船員,不受限制。
因此,很多發(fā)達國家也都掛“方便旗”,我國的國資企業(yè)中遠(香港)公司也將旗下的船注冊巴拿馬籍。
《瞭望東方周刊》:這對航運安全不是有影響?
蔡存強:一些老舊船,缺乏嚴格管理,船籍國放棄管理職責,設備老化,工作環(huán)境惡劣,船員技術水平、待遇參差不齊。這都是在方便旗下面造成的?!胺奖闫臁贝暮J掳l(fā)生率普遍高于其他正常登記船舶。
聯(lián)合國意識到“方便旗”危害性很大,特別是威脅到海事人身安全,要遏制它?!堵?lián)合國船舶登記公約》規(guī)定,船籍國和船舶必須有真正聯(lián)系。真正聯(lián)系就是船舶和登記國有事實上聯(lián)系,類似自然人因出生而獲得國籍,船舶的物權所有人必須與國家有這種事實聯(lián)系。因為要40個國家承認才能生效,到現(xiàn)在仍然未生效。
《瞭望東方周刊》:我國承認了嗎?
蔡存強:我們也沒有承認。我國掛“方便旗”的船隊也非常多,約700艘,占中國國際海運船隊總噸位的50%左右。大家都在呼吁聯(lián)合國公約早日通過。
《瞭望東方周刊》:那我國對中資船掛“方便旗”,有什么管理辦法呢?
蔡存強:我國是嚴格登記國家,上海港曾率先實行“第二登記國制度”,給予中資船回歸免稅等待遇,吸引他們回來。交通部于2007年7月1日起,實施中資國際航運船舶特案免稅登記政策,凡是按照規(guī)定回國登記并懸掛中國國旗的船舶,申請辦理報關進口的,免征關稅和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據(jù)了解,經(jīng)國務院批準的特案免稅登記政策為期兩年,第四批即最后一批免稅船舶申報截止日期為2009年3月1日。交通運輸部會同財政部等相關部門正著手對該項政策的效果和影響進行評估,并進一步研究吸引中資“方便旗”船回國登記的長效機制和措施,鼓勵更多的中資船舶回國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