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育華
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課堂如何落實素質(zhì)教育呢?最主要的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葉圣陶老先生曾經(jīng)說過:“教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才會學得積極主動,才能悟到學習語文的方法和規(guī)律,達到不用教的境界。
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學習興趣能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能否調(diào)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在上課時,我不斷嘗試著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如我講《驚弓之鳥》,講讀更羸說的“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這只大雁射下來”這句話時,故意說道:“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剛才咱們讀的那句話中,有一個詞是用錯的?”學生聽后,紛紛說道:“對啊,是射!”我接著說道:“是啊,不用箭,怎么可以說是射?咱們給他改!”這時學生議論,有的說應改成“驚”,有的說應改成“嚇”,并拿起筆欲改,我緊接著說道:“真改?真是課文錯誤?”我這一提示,使一學生頓悟,并大叫“沒錯,是作者故意這樣寫的”,頓時又有不少人響應,于是我說道:“好,咱們別爭,要以理服人!改,要有理由,不改,也要有理由。請大家討論討論?!庇谑恰案摹迸c“不改”兩派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越辯理越明,大家終于體悟到大雁不是被“射”落的,而是被弓弦“嘣”的響聲驚落的,但用“射”字能激起讀者的興味,引起懸念,吸引我們往下讀。就這樣,學生解決了問題的同時,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學習興趣自然也就有了。
二、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有時侯,課堂上的剎那精彩便會成為永恒。在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信息社會,學生的信息源多,很多學生目之所及很可能是我們教師視野的盲區(qū)。因而,教師的講課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絕對正確。正因如此,我們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勇于向教師質(zhì)疑問難的精神。在講完《路邊的橡樹》這一課時,我總結道:“工程師和工人們都非常熱愛大自然,為了保存橡樹,想盡了千方百計,這種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边@時,一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不同意你的說法,我認為他們的想法是不對的,做法是錯的。大家想想,在公路上加多一個拐彎,肯定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我聽了頻頻點頭,想不到小小年紀的孩子會有這樣獨特的見解,于是連聲稱贊他說得好。如此民主教學,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思考與質(zhì)疑問難。
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向教師質(zhì)疑并非一定要由教師一人即席作答,教師可借此時機引導學生們深入討論,通過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來形成共識。例如,我講完《一面五星紅旗》一課后,總結說:“作者為了國家的尊嚴,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都保持一份熾熱的愛國之心。這種愛國主義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边@時,一個學生質(zhì)疑道:“愛國的方式是很多的,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主人公這樣做是不妥的,與其犧牲生命,倒不如解決生存問題后,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币皇て鹎永?學生們頓時議論紛紛。此時,我并未簡單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讓學生們據(jù)理力爭,暢所欲言。其實,即便一時未能達成共識,只要學生言之成理,也是可以讓他們形成鮮明而獨特的看法的。
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在課堂上,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讓學生盡情演繹、盡情發(fā)揮,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尤為重要。例如,在講到《灰雀》時,我采用了排演課本劇的形式來上這一課。我在課后請了8位同學,一人當列寧,一個當小男孩,還有兩人當灰雀,剩下4個其中一人讀旁白,另外3人制作背景。我們利用中午和放學時間一起練習,學生把握不好的時候我就表演給他們看,讓他們模仿著去做。第二天上課時,我問:誰愿意為我們大家來表演。就在學生們有點害羞之際,這8名學生勇敢地舉起了手,我把他們請到臺上為大家表演。由于他們表現(xiàn)出色,臺下的學生都興致勃勃,爭先恐后地要上臺表演。如此,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