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建軍
虛榮是可以讓一個人瘋狂的。莫泊桑的《項鏈》便講述了有極強虛榮心的馬蒂爾德夫人借項鏈的故事,馬蒂爾德夫人為自己一個晚上的虛榮,最終卻付出了10年辛苦的勞動。可笑的是,給她帶來巨大虛榮的那掛項鏈竟然是假的。
而對于購買二手高檔走私車的人來說,這樣的奢侈品盡管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虛榮,但一旦事情敗露,由此造成的損失也只能自己承擔,其結果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賈某軍集團涉案100余輛高檔走私汽車,其中不乏奔馳、寶馬、賓士、陸虎等品牌,這類高檔汽車在路上駕駛起來,當然是無限風光。但購買走私車所造成的后果卻提醒人們,虛榮是要付出代價的。
購私者心理
一些企業(yè)老板購買高檔二手車的復雜心理,可部分揭示出這類人群的一種非正常心態(tài)。山西某企業(yè)老板在說明自己購車時的想法時透露:“很大程度上是為別人買的。因為企業(yè)不景氣,但卻不能宣布倒閉,因為有各種關系需要維系。比如銀行,一旦發(fā)現(xiàn)公司營業(yè)不景氣,貸款立刻中止,接下來就要追回原來的貸款,這對企業(yè)是致命的打擊。所以只能咬著牙生產,賠本賺吆喝,讓企業(yè)從外表看起來效益依然很好,這樣就可以緩和與銀行的債務關系,甚至還可以貸出款來,一些客戶也可以維持住相對穩(wěn)定的業(yè)務聯(lián)系。這車買得便宜,但屬于高檔消費品,能證明我的企業(yè)效益很好。”
由于價格便宜(一輛走私來的保時捷跑車價格僅在50萬元左右,甚至30萬元就能購得),大多數(shù)購車者是出于愛面子又怕花錢的心理購車的。有的買車人既想買便宜車,又不想承擔太大的風險,便要求賈某軍給車輛找一個相對合法的手續(xù);而另一部分人會明確提出:“我就是要沒有手續(xù)的車,上牌的事情我自己搞定。”
賈某軍根據(jù)客戶的不同需求將車輛或“闖關”或低報從境外運回內地,在一些執(zhí)法部門還有朋友幫他打點,太原某執(zhí)法部門的公職人員甚至也被腐蝕,為了在其中分得一杯羹,該人員為賈某軍的走私行為保駕護航。這樣一來,賈某軍能較好地按照購車者的要求搞到車輛,購車者自然趨之若鶩。雖然他們購車的心理有所不同,但是他們都是沖著價格便宜選擇賈某軍的,而這些人大都知道,這車的來路絕對有問題。
購私者眾生相
在這些購買高檔走私汽車的人員當中有一部分是“小富人”,他們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但是面對高檔汽車這類奢侈品卻只能“望車興嘆”。但是這些車輛對他們又有著巨大的誘惑力,因為開這樣的車讓他們賺足了面子。
在專案組扣押的走私車輛中,奔馳、寶馬、奧迪、凌志、賓利等車輛很常見,其中不乏保時捷等名貴跑車,而如“晉X12345”“晉X68888”一類的“炸彈”車牌號也不少見。這從側面反映出購車者的社會身份不同一般。這些車輛被修改了座架號、發(fā)動機號等信息之后,大多以低于市場價三分之一的價格出手。而這部分損失的承擔者就是國家。
穆某是山西省古交市人,因為企業(yè)不景氣,他購買了一輛“奔馳600”汽車,花光了他所有的積蓄還不夠,還欠著走私者6萬塊錢車款。盡管6萬元的債給他帶來了相當?shù)膲毫?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還上,但穆某卻相當滿意,整天開著名車四處招搖。
隨著此案涉案人員相繼被抓獲,穆某的車很快被專案組控制。在交車時,穆某不僅非常配合,而且顯得很高興,他如釋重負地對辦案人員說:“這下好了。那6萬塊錢的債也沒有了?!睂0附M人員聽了哭笑不得,“10·10”專案組的主要負責人之一王文斌說:“身子都掉井里了,還在乎手呢?!?/p>
而與穆某不同的陳某是山西省太原市某知名投資信托公司的老總,他曾是太原某職能部門的公職人員,上世紀90年代初辭掉公職下海經商。他酷愛汽車,一度成為國內某知名汽車雜志的封面人物。此人家底豐厚,但是也熱衷于從賈某軍處購買走私車,由于愛車,陳某購買的車輛全部用于自己的排場,可算是虛榮心驅使下購買走私車的“最佳消費者”。
陳某利用自己與賈某軍和朱金水熟悉的關系為自己的投資公司增加客戶和人脈。陳某曾經打算與上海某知名企業(yè)老總劉某合做一單生意,在得知劉某想要一輛物美價廉的“奔馳600”之后,他鞍前馬后地為其找關系,尋路子,然后陪同劉某在香港選擇了車輛,讓朱金水負責購買,并送到太原。
劉某是山西人,早年在太原某化工廠工作,后下海經商。專案組通過偵察僅僅得知劉某的手機號碼,通過查證,手機號碼顯示是上海的用戶。由于各種因素,劉某的真實姓名很難確認。專案組嘗試著給劉某的手機打電話,原本以為抓捕了相關人員之后,得知消息的劉某早已經更換了手機號或者早已經關機。然而電話竟然能打通,而且劉某還接了電話。只是劉某說:“你們打錯了!”
專案組成員通過這次通話確認:一定是此人。隨后給上海海關緝私局發(fā)出協(xié)查函。緊接著,根據(jù)太原海關領導的指示,王文斌、沈風等人組成“上海小分隊”親赴現(xiàn)場找人和追贓。就在上海小分隊出發(fā)之前,太原海關緝私局的領導和海關總署的費楚在指揮部指導專案組相關偵查人員,落實了劉某的真實姓名和一些相關信息。同時還了解到:劉某曾和朱金水一起去過香港,二人通過口岸的時間前后相差不過是兩分鐘。劉某的行為已經涉嫌直接購私!
此時在上海的小分隊人員正在艱難地查找劉某的下落。上海局的協(xié)查工作也已經開始進行,經過近10天打聽、追查,在一天中午,劉某在某理發(fā)店理發(fā)的時候,小分隊在上海局同志的協(xié)助下,將其控制,并押解回太原。劉某在被控制后告訴王文斌:“你們要晚來一天,我就去北京找關系平事兒了。”王文斌平靜地說:“你沒有機會了。”
追贓
車輛進入市場之后往往要經過好幾手,在整個購車鏈條中,各色人等所處的關系和環(huán)境非常復雜。比如甲將車購回沒多久又被乙買走,乙將車抵了丙的債,丙開車出了事故,于是將這輛走私車扔進一家修理廠,購置了另一輛走私車的某人丁又將這輛報廢走私車上有用的材料用于自己車輛的修理。
“10·10”專案的涉案車輛的流向非常復雜,有抵債用,有軍用,有借出的,也有駕駛學校和汽車修理學校購進作為教練車在使用,婚慶公司也有購買……如此一來,緝私人員找到的車也就是在修理廠這一輛,然而其中的環(huán)節(jié)必須涉及到甲乙丙丁,而且這4人必須愿意出庭作證,這樣才能達到完整的證據(jù)鏈條。所以整個取證和起贓的過程簡直可以算作一場規(guī)模浩大的系統(tǒng)工程。
賈某軍到案之后,相當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10·10”專案組開始針對這些線索進行取證和追贓。購車者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表現(xiàn)出不同的態(tài)度。
山西一家婚慶公司老板由于購買了一輛走私二手車,整日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坐針氈。緝私局的同志們謊稱婚禮用車,希望先看一下婚車。該老總立即警覺起來,他早就知道,賣給他車子的人已經被抓了,但是又舍不得生意,于是他委托自己最信任的一個朋友開著這輛走私車去見“客戶”。專案組人員在見到車子之后,立即予以扣押,并電話要求該公司老總盡快到專案組,詳細地交待整個購車過程。由于害怕受到法律制裁,這個老總始終沒有露面,但是對于專案組的問詢又不能不應,于是寫了一份非常詳盡的材料,長達數(shù)十頁,將其購車過程包括前后說過什么話都非常完整地描述和記錄了下來,托人送給專案組。一位專案組成員看到材料后說:“文筆還不錯!”這份詳細的材料幫了專案組不少忙,材料中體現(xiàn)的很多細節(jié),顯示了一些在押的涉案人員都沒有披露的內幕,也算是給案件偵破作了一點貢獻。
上文提到的山西古交市的穆某,在專案組調查時也非常配合,態(tài)度頗好。與此同時,走私車輛相對集中的山西省洪洞縣購買了走私車的人員也紛紛將車輛主動交回,并將買車的情景都告知了專案組人員。
在案件后期工作中,調查和追贓勢如破竹,頗為順利。但仍有小部分頑固分子對自己的行為并不認錯。
太原一位購私者,專案組成員已經確認其購買的車輛是從走私分子手中購買的,他也知道這輛車是走私車。但當專案組成員對車輛進行扣押時,這名購私者卻耍起了無賴,在其家里,先是他母親躺在地上大哭大鬧,并一度躺在車子底下,“誓與車輛共存亡”。后來,這名購私者得知消息,竟從外面叫來一些社會上的小混混,對辦案人員進行威脅和恐嚇。他們堵住大門,揚言:“誰也別想把車開走?!?/p>
而另一名購私者因為是女性,采取耍潑的方式應對專案組人員的問詢,她甚至放出話來:“要把車開走可以,多少錢買的多少錢賠我!”
還有一名購私人員郭某,他的掛著軍牌的車輛已經被專案組成員盯了很久,抓捕那天,郭某將車子停在一家咖啡廳樓下。專案組將其司機控制在車上,并打電話給他:“有件業(yè)務想跟你談談?!惫钞敃r有所警覺,但又沒有太在意,隨口說:“我現(xiàn)在北京,等我回來再說吧?!倍鴮0附M人員最終在咖啡廳找到了他。郭某自認為很有手段,對于購買走私車的行為不屑一顧,據(jù)他稱:“三兩百萬的事情就能擺平,誰也不能把我怎么樣?!比欢@次他認栽了。
購私的結果
有人認為汽車走私與自己的生活很遙遠?!?0·10”專案組的成員之一、中國海關總署緝私局的費楚表示:“事實上并不是這樣,比如本案的一些涉嫌購私的人員,他們對于車輛的手續(xù)、來源都不清楚,由于不了解內幕,他們成為此案的受害者。很多走私汽車由于數(shù)易其主,在最后購買的時候,價格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接近甚至超過正常二手汽車的市場價。由于車輛交易環(huán)節(jié)過多,其非法的手續(xù)很大程度上已經不能辨別。這些沒有主觀故意購買走私車的人被稱為‘善意購私者,他們用正常的市場價獲得的這輛走私車一旦被查扣,損失巨大。但是為了取證的需要,這部分車輛不得不到案。隨后的工作也只能等到案件結束之后再作處理?!边@同時也是二手車走私活動給普通人民群眾造成財產損失的最好例證。
而明明知道是走私車,仍然要堅持購買的這部分購私者,由于其具備主觀上的故意性,因此涉嫌觸犯法律,與“善意購私者”區(qū)別對待,他們將受到法律的制裁。比如上海的老總劉某和投資公司的陳某,此二人主觀故意性非常明確。
走私者和購私者之間形成利益鏈條,偷逃國家正常關稅,給國家的經濟財產造成巨大損失。而且走私活動擾亂了正常的汽車交易市場秩序,給國內的汽車制造行業(yè)和正規(guī)的汽車銷售行業(yè)也會造成沖擊。由于走私車無法通過正常的途徑上牌,便套用已經在車輛管理部門正常登記的車輛的車牌、發(fā)動機號碼、車架號碼等。這些車輛上路時使用假行駛證或沒有行駛證,一旦在路上發(fā)生事故逃逸,很難找到肇事者。此外,走私分子一般在境外廉價采購報廢、破舊以及來歷不明的汽車、切割車體走私入境,后經焊接、拼裝成型轉手倒賣,或將零件打磨翻新以次充好,這樣的車輛質量無法保證,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所以,購買走私車無疑是“舍命不舍財”。
由于外籍在華人士購置二手車的優(yōu)惠政策被走私分子瘋狂利用,通過此次全國打擊二手走私汽車專項行動的開展,已經暴露出其中的問題,有消息稱,該政策已經有望作出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