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wèi)東
成語屬于語言學的詞匯學范疇,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以語言所使用的詞匯為研究對象。成語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很多文章討論過,但對成語的活用及其存在的問題涉及的較少,這里就此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所謂成語的活用,指成語雖然以整體表義和固定而體現(xiàn)出穩(wěn)定性,但還是具有一定的變異性,即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為了表達上的種種需要所采用的一種臨時性修辭手法。有的成語古今意義不同,如“梁上君子”(《后漢書·陳寔傳》)是指躲在梁上的盜賊,現(xiàn)在的意義變?yōu)樯喜恢?、下不著地的人。有的成語在書寫形式上起了變化,如“揠苗助長”改為“拔苗助長”。為了修辭和押韻的需要,還可以翻新改造或變換詞序,如“走馬觀花”改為“下馬觀花”,“海角天涯”和“天涯海角”都可以說。在結(jié)構上也可以活用,可拆開成語,嵌進成分,如“歌功頌德”活用為“歌人民之功、頌人民之德”。成語的這種活用,極大地豐富了漢語的表達效果,但由于成語的結(jié)構具有凝固性的特點,所以在實際應用中局限性很大,只有極少數(shù)的成語具有變異性。因此,如果對成語的意義了解欠準確,隨意地活用成語,就會出現(xiàn)負面的效果。常見的成語活用中存在的問題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生造就是根據(jù)自己對某一成語的理解,過分突破原形原義,沒有修辭作用的變動,隨心所欲地造出相對應的成語。例如:
①正由于自信不強,對青年也就更難以推腹置信,青老關系長期處于若接若離之間。
“推腹置信”不通,應為“推心置腹”。把自己的心置入人腹,比喻真誠待人?!逗鬂h書·光武帝紀上》:“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庇秩纭肮染次臑榱搜a救自己的失言,便換了一副推心置腹的樣子說……”(黎汝清《萬山紅遍》)例句中說“推腹”,把腹推到何處?“置信”,把信置于何處?所以說不通。又“若接若離”也講不通,應當是“若即若離”,即:靠近。
②干這種職務的人大半是帶工的親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點勢力的流氓,所以在這種地方,他們差不多有生殺自由的權力。
“生殺自由”應為“生殺予奪”。生:讓人活;殺:把人處死;予:給予(財物等);奪:剝奪、搶走(財物等)。指對人的生命財產(chǎn)可以任意處置?!吨芏Y·春官·內(nèi)史》:“一曰爵,二曰祿,三曰廢,四曰置,五曰殺,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奪?!庇?《荀子·王制》:“貴賤殺生予奪一也?!倍嘤糜诜磩咏y(tǒng)治者,也用于其他有權勢的人。例句中的“生殺自由”是硬湊的。“自由”在這里的意義不明,是說反動統(tǒng)治者操生殺的自由之權,還是統(tǒng)治者給別人以自由或者剝奪別人的自由?“生殺予奪”一般作定語,多和“權利”、“權力”一類詞搭配。這里需要指出,成語“草菅人命”和“生殺予奪”都含有“輕視人命,有權任意殺戮”的意思。但兩者有區(qū)別:①“草菅人命”指輕視人命,隨意把人處死或殺人的行為;“生殺予奪”則指對人的生命財產(chǎn)可以任意處置的權力。②“生殺予奪”還含有給人富貴或剝奪人財產(chǎn)的權力的意思;“草菅人命”不含這層意思。③“生殺予奪”一般作定語;“草菅人命”一般作謂語、定語。
二、隨意換字指在含混地或錯誤地理解成語意義的前提下,不加斟酌地替換其中的字。例如:
③他參加了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和侵略者短兵相見。
“短兵相見”中的“見”應為“接”。兵:武器;接:交戰(zhàn)?!岸瘫嘟印币馑际鞘褂枚绦〉奈淦髌礆⒒蛘弑扔鬟M行面對面的針鋒相對的斗爭。屈原《國殤》:“車錯轂兮短兵接。”又,《宋書·文九王傳》:“遂登尸以陵城,短兵相接。”例句中錯為“短兵相見”的根源可能是對“兵”字的意思理解錯誤,認為“兵”是士兵,士兵在戰(zhàn)場上相見;或者不懂“接”字的意思。“相見”并不一定交戰(zhàn)。“短兵相接”多作謂語,也作定語。
④四化建設對各種人才的大量需求,已咄咄迫人地對我們學校提出了出人才、大出人才的艱巨任務。
“咄咄迫人”應為“咄咄逼人”。 咄咄:使人驚懼的聲音?!斑瓦捅迫恕毙稳輾鈩輿皼?氣焰壓人,言辭傷人,使人難堪;或者形容后輩超越前人,令人贊嘆;有時也形容形勢逼人,使人感到壓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diào)》:“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崩渲小斑瓦推热恕痹诒磉_效果上氣勢較弱。
三、機械節(jié)縮“節(jié)縮”是為了使語句簡明、節(jié)拍協(xié)調(diào)或其他修辭目的,而把一些音節(jié)過多的詞語加以刪節(jié)或歸并的一種修辭方式。某些成語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也可以采用“節(jié)縮”這種修辭方式,突破成語的習用定格而“節(jié)縮”成由兩個語素構成的類似雙音節(jié)合成詞的語素組合體。但在實際應用中,不規(guī)范地任意縮減成語字數(shù),出現(xiàn)新造詞在表意功能方面與原成語離題萬里或不符合詞匯構成規(guī)則等現(xiàn)象。例如:
⑤周末,走在王府井大街上,看到熙攘的人流。
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形容人來人往,喧鬧紛雜。《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攘),皆為利往。”例句中“熙攘”是成語“熙熙攘攘”的簡化。把四字格成語簡化為兩個字,應當成為一個詞?!拔跷跞寥痢币部烧f“熙來攘往”,但“熙攘”不是一個詞,不能用在這兒。
⑥僑胞一回到福建,當?shù)卣蛶椭麄儤窐I(yè)。
“樂業(yè)”是成語“安居樂業(yè)”的簡化。安:安定、安穩(wěn);樂:喜愛、愉快;業(yè):職業(yè)。安于自己的居住地方,喜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F(xiàn)指過著安定的生活,愉快地勞動?!稘h書·貨殖傳》:“各安其居而樂其業(yè),甘其食而美其服?!崩渲械摹皹窐I(yè)”就是喜愛自己的職業(yè),用在這兒不恰當。
四、調(diào)換詞序也就是語素的易位,是一種修辭手法,指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將成語語素的排列次序變換,形成一種臨時性的變體。但在具體使用中,出現(xiàn)隨意顛倒前后結(jié)構或同等成分互換,不合乎語言規(guī)范的現(xiàn)象。例如:
⑦到家以后,他們像勝利歸來,談笑生風。
“談笑生風”應為“談笑風生”。風生:談話時興致勃勃,氣氛活躍。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興致很高且有風趣。宋·辛棄疾《念奴嬌·贈夏成玉》詞:“遐想后日娥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這里任意變動詞的順序成為“生風”就講不通了。
⑧主人的步伐不停地前進,海島的面貌日異月新。
例句中把“日新月異”顛倒為“日異月新”,是為了和“進”押韻。但這種押韻不能給人美感,倒產(chǎn)生語體不和諧之感。新:更新;異:不同?!叭招略庐悺敝柑焯於荚诟?月月都在變化。形容進步、發(fā)展很快,新事物、新現(xiàn)象不斷出現(xiàn)。《易·系辭》:“日新之謂盛德。”又,《禮記·大學》:“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五、主觀拆分 指在不遵循原成語內(nèi)在語法結(jié)構規(guī)律、不了解語素性質(zhì)的前提下,隨意拆開成語,嵌進成分,使原成語結(jié)構松散、表意不清。例如:
⑨大家都很贊賞這種既標新又立異的勇氣。
標:用文字或其他手段表明;立:建立、樹立;異:特別、奇異。原指獨創(chuàng)新意,立論與眾不同?,F(xiàn)在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張,顯示與眾不同;或指敢于打破陳規(guī)陋習,解放思想,進行革新創(chuàng)造。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馮懷)共語,因及《逍遙》,支卓然標新理于二家之表,立異義于眾賢之外?!崩渲须S意拆開成語,沒有必要。成語在結(jié)構上是定型的,一般不能拆開來用,除非是為了達到某種修辭目的。
總之,如果我們在活用成語的過程中,能夠根據(jù)句子表達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熟練地掌握好活用的技巧,應當會防止誤用和混用,發(fā)揮成語言簡意賅和生動形象的作用,更好地為我們的社會服務。
(作者單位:酒泉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