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瑩
【摘要】 本題嘗試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暗示教學法引導學生,開啟學生最易受暗示的“情感的后門”,使學生具備主體個性和諧發(fā)展的潛意識心理傾向。教師及時引導這個潛意識心理傾向與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興趣和動機結(jié)合,使學生在“無抗阻”條件下接受教師的引導,潛能得到挖掘。本題首先剖析了小學生個性心理特征和個性發(fā)展規(guī)律,并深入結(jié)合了G.洛扎諾夫(GLozanov)暗示教學法理論,對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暗示引導教學法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做了可行性分析。在吸收、借鑒暗示教學法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遵循暗示教學法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結(jié)合英語學科特點,對暗示教學法進行了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加強了教師“引導”的角色,對學生的情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潛意識心理因素參與英語的學習。
【關鍵詞】 引導英語教學暗示教學法意識
21世紀以來,人們開始越發(fā)地關注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如態(tài)度、動機、個性、焦慮、移情、自信等等)對語言學習的影響。積極情緒、情感的參與會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相反,消極的情感如焦慮、抑制、沮喪、懷疑等會影響學習潛力的正常發(fā)揮。記得有一位英國教育家曾這樣說過,“如果誰能找到一個方法,一方面使得兒童的精神安逸、活潑、自由,同時又能使他們抑制自己對于許多事物的欲望,他就懂得教育的真正秘訣了?!鄙朴趯W生的潛意識的暗示引導也許能體現(xiàn)這一點。《外國教育發(fā)展史料選粹》中闡述:暗示法(Suggestopedia)是由保加利亞精神病療法心理學家G.洛扎諾夫(G.Lozanov)于60年代中期創(chuàng)立的。另外,暗示法采用加速的方法進行外語教學,所以,它又稱為暗示速成教學法(Suggestive-Ace1eratively Learning and Teaching,簡稱SALT)。暗示教學法認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綜合,有意識和無意識,是不可分割的,而暗示是環(huán)境和個人之間一個經(jīng)常不息的不知不覺的交流因素,能產(chǎn)生巨大的“熏陶”作用。暗示法主張創(chuàng)造高度的動機,建立激發(fā)人的潛力,把各種無意識暗示因素組織起來,以便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暗示法由此而得名,也稱為“啟發(fā)式外語教學法”。母語教學因為有語言環(huán)境這種有意識因素的協(xié)助,往往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外語教學在缺乏某些有意識因素的前提下,教和學都變得很被動。然而,無意識的心理活動使人們能和環(huán)境保持平衡,而且一切有意識的活動都建立在無意識的組合之上。個人的見解、動機和記憶都受感情、想象以及其他無意識活動的影響。各種感官所接受的無意識的知覺,只是外圍知覺,不是意識所關注的中心,但以后可以進入注意的。同時,小學生作為正在快速成長,如同海綿般吸收書本知識以及樹立價值觀、人生觀的群體,他們的思維發(fā)展的基本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合理的暗示引導能將孩子的學習熱情調(diào)動起來,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英語教學中如何善用暗示引導,便是要在教學過程通過暗示建立無意識的心理傾向,把人的理智活動和情感活動統(tǒng)一起來,創(chuàng)造強烈的學習動機,開發(fā)潛力,提高記憶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地學到知識。以下是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善用暗示引導的策略:
1用精彩的言語暗示引導學生
教師的魅力,語言是最為關鍵的載體。同時語言環(huán)境的培養(yǎng)以及暗示,對于英語外語學習科目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性。近代教育理論的奠基人,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一個能夠動聽地、明晰地教學的教師,他的語言就像油一樣浸入學生的心理,把知識一道帶進去?!币虼?教師的授課語言要簡潔、生動、有啟發(fā)性;激情風趣、抑揚頓挫、有感染力;內(nèi)容深刻、深入淺出、有吸引力。一言一語撥動學生的心弦,隨時讓學生進入教學意境中去。尤其英語不是學生的母語,他們往往在心理上會有一種畏懼感和排斥感,這時候,教師的語言魅力更顯重要,精彩的言語引導可以是一節(jié)課中調(diào)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的亮點之一。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每節(jié)課開始前教師的言語引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失敗。在我每次的英語課授課前,我嘗試用三到五分鐘的時間和學生進行英語的即興溝通,力求用語言引導學生的精神和情緒狀態(tài)從一種無意識的注意逐漸進入到有意識的注意中來。我們通常會嘗試用英語來分享當天彼此的心情,這一舉動博來了孩子們熱烈而積極的回應,他們毫無顧忌地用英語融入我的語言情景中,就連一些平時極度害怕開口講英語的孩子,也難得地秀了一番,盡管中間夾雜一些語法或者詞匯錯誤。他們覺得我認同了他們的感受,接納了他們的感情和情緒。就這樣,我既巧妙地引導了學生開口說英語,又很自然地將學生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了進入上課的狀態(tài)中?!癟ake it easy, children. Lets play a funny game to begin the class, ok?”“OK!”課堂上精彩的言語暗示不一定是要豪華的修飾詞堆砌而成,也不一定是要穿插華麗的詩篇,也不一定是要出口成章,滔滔不絕,簡潔而具感染力的言語往往最能撥動心弦而獨顯精彩。記得有一次我曾試著對學生這樣說:“同學們,大家知道隔壁班的××吧,他非常聰明非常優(yōu)秀,我也很喜歡他,他幾乎從來不會有失誤,我問他,‘你的成績?yōu)槭裁纯偸悄敲春?是不是有秘訣啊!他說,‘這沒什么,我只是做題時慢慢來,保證把每一道題都能做到正確,就行了……真的就這么簡單嗎,那接下來讓我們也一起來試試看吧……”結(jié)果,那次作業(yè)情況竟令人十分滿意。沒有言正辭嚴地命令學生,而是平和地與學生交談,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意圖含而不露,而學生則在無意中很自然地接受了你暗示的要求。此外,課堂上教師的一些動作暗示和眼神暗示也可以是無聲的言語暗示。作為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需要老師的認可與肯定,在他們遇到困惑時更需要老師的安慰、鼓勵與尊重。當學生站起來又不會回答問題時,教師應該發(fā)揮暗示的正面效應,從積極的方面去暗示學生,我們可以給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給學生一個希望的微笑,給學生一個請坐下的手勢,讓我們的暗示針對性強,指導性強。由此可見,教學中的言語暗示體現(xiàn)了一種平等、民主、友好的師生關系,更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教學中的言語暗示便于提起學生的興趣,引起他們自發(fā)主動地接受教師對他們的要求,使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變得更為和諧融洽。
2用歡愉的氣氛暗示引導學生
暗示教學法中提到必須遵循的三條原則,其一就是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者必須處于愉快而不緊張的狀態(tài)下。當今的教育學認為,今日的課堂活動不再是講與練的比重問題,而是使課堂的各種活動都帶有模擬交際性質(zhì),并組成一個生動活潑的整體,也就是圍繞有語境的篇段進行模擬交際性質(zhì)的信息交流。利用教室里現(xiàn)有的實物,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或充分利用幻燈片、錄音機等電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歡愉的教學情景和氣氛,就形成一種暗示的環(huán)境。如果教學氣氛枯燥,說教式的知識灌輸則會形成氣氛沉悶,不可能吸引學生。
我的課堂中就經(jīng)常會運用故事教學的手段,讓學生融入到故事中學習,讓他們在歡愉的氣氛中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這也是對學生樂學的一種暗示引導。兒童似乎對故事有著天生的熱愛,一個歡愉有趣的故事就像一塊磁性很強的磁石,通過奇妙的故事情節(jié),精彩詼諧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性格鮮明的人物,曲折生動的情節(jié)吸引不少學生,讓學生從心底里打開學習的興趣,產(chǎn)生一種積極的期待接受知識的心情。例如:在廣州小學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Module 4 Food and Drink 的授課中,我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和學生的生活及學習場景選編了一個小故事。在呈現(xiàn)故事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氣氛,我還特意挑選了一些輕柔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并根據(jù)不同人物和情節(jié)運用不同的聲音,語調(diào),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的情景。同時還附上夸張的語氣,手勢和動作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想象的空間,運用實物,圖片,提示詞等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內(nèi)容。當然,為了制造緊張氣氛,還刻意在故事中設置了一些懸念。在這些歡愉氣氛的引導下,學生們表現(xiàn)出對英語學習的極大熱誠,都愉悅地沐浴在英語知識的海洋中。在過后的反饋活動中,學生對故事內(nèi)容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故事情節(jié)的精彩口頭復述,都能清晰地折射出本節(jié)課所營造歡愉氣氛的強大魅力。
3用真誠的情感暗示引導學生
師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關系是暗示教學法中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則及要求。教師之愛,是學生發(fā)展的原動力,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成長的基點,真誠的關愛,對于暗示引導學生朝積極的方向發(fā)展亦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學習狀態(tài)極易受情感因素,尤其是來自教師的情感動力的影響。有的教師雖然知識淵博,功底深厚,但不善與同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甚至產(chǎn)生對立情緒,學生往往因為對這位教師有成見而不愿意學他所教的學科?!案腥诵恼?莫先乎情?!苯處熤挥邢駥Υ约旱暮⒆?、朋友那樣,真誠地關愛學生,才能打動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小學階段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時期,在這個轉(zhuǎn)折時期要開始接觸一種非母語語言的學習,心理上的恐懼和抗拒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更需要教師用真誠的關愛去引導他們學習。
教師對學生的情感上的引導暗示,可以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進而在學習中獲得一種成功感,這恰恰就是他們繼續(xù)向前的動力。例如:在廣州市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Module 2復習課的授課時,在“Review the words”復習環(huán)節(jié)中我實行了男女PK的競賽形式。在輪到男隊的一個學困生回答時,他緊張得滿臉通紅,低著頭坐在位置上一動不動,我馬上笑著鼓勵他“Dont nervous, try your best!”, 他還是異常地緊張到說不出話。課后,我主動找到該學生說:“我覺得剛才的問題你能回答,但是你太緊張了,是吧?下節(jié)課我還提問你這個問題,到時由你來回答,行嗎?”學生猶豫了下,點了點頭。第二天,我向他提了同樣的問題,這次他很利索地站了起來,響亮而流利地將該單元一個最難的三會單詞一字不漏地拼了出來,隨之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時,我明顯覺察到孩子的臉上掛著得意自信的笑容,接下來的每節(jié)英語課上,這個學生都十分積極地回應我提出的問題,盡管答案不一定全對,但孩子學英語的信心足了,成績自然會慢慢趕上。適當?shù)亟o予學生一種初具成功感的暗示“你能行。你也能做到”,實則是對學生的一種情感的補償,雖然是無形的,但效果卻立竿見影。
教學中的暗示引導,既培養(yǎng)了學生“努力的學生就是好學生”的積極心理態(tài)度,又能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高漲的情緒,達到了較高的學習成功率。教學中的暗示引導與教師也有很大關系,是教師思想境界,知識總量,審美理想,藝術(shù)修養(yǎng),性格特點等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xiàn)。因此,我將堅持學習,不斷豐富發(fā)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這愛崗敬業(yè)、愛生如子的精神家園里,讓自己的生命價值的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外國教育發(fā)展史料選粹
2he Role of a Posi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
3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指要
4新課程課堂教學技能與學科教學
5如何說孩子才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