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FinePix REAL 3D W1 試用手記
“作為世界首創(chuàng)的3D卡片數(shù)碼相機,富士FinePixREAL 3D W1可謂來勢兇猛。這款相機在實際使用中到底有什么與眾不同呢?今天,我們就將W1交到用戶Shelley手中,由她帶給你最直觀的3D拍攝體驗。
概念普及
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只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jīng)視網(wǎng)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chǎn)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chǎn)生立體感。根據(jù)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只眼睛視角的差距制造出兩個影像,然后讓兩只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wǎng)膜就可以使大腦產(chǎn)生景深的立體感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
富士發(fā)布的FinePix REAL 3D W1作為世界首創(chuàng)的3D卡片數(shù)碼相機,除了可拍攝3D影像外,還可以通過機身上的LCD以裸眼觀看3D影像,而不必佩戴偏光眼鏡。
W1的“雙鏡頭一CCD系統(tǒng)”采用了兩枚3倍光學變焦富士龍獨立鏡頭設計,拍攝出的影像數(shù)據(jù)由RP(自然影像)處理器進行處理,將左右影像合并成一個3D圖像,借助LED屏幕顯示出來。這種處理器還能獨立控制兩個拍攝系統(tǒng),在不同的設置下拍攝同一物體的兩幅不同圖像。
Shelley的體驗報告
初拿到FinePix REAL 3D W1時,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沉,123.6×68×25.6mm的機身尺寸,重量達到了303克,這是因為機器內(nèi)部有一個非常牢固的鋁制結(jié)構(gòu)來固定兩塊鏡頭,讓它們能像我們的左右眼睛一樣高度協(xié)調(diào)的工作。而RP(自然影像)處理器就是我們的大腦,把兩張不同角度的照片重疊在一起,產(chǎn)生立體感,最后通過LED屏幕把立體影像顯示出來。這個過程聽起來就復雜無比,沉重的機身讓我感覺有很多高精尖零部件在內(nèi)部高速運轉(zhuǎn)著,讓我對這全球第一款3D相機有了期待。
推下正面的滑蓋,自動開機,露出對稱的兩組鏡頭以及麥克風,鏡頭間距和我兩眼之間的距離差不多。背面中央為一塊23萬像素2.8英寸的3D液晶屏,借助“光線方向控制系統(tǒng)”我們的雙眼看到的是不同的虛實影像,在騙過了大腦的成像習慣之后,我們不用帶偏光眼鏡也能欣賞到3D圖像了。
屏幕兩邊是功能鍵,有趣的是,也許富士為了強調(diào)這款相機的立體功能,所有功能鍵都是磨砂質(zhì)感的立體按鍵,形式與主旨高度統(tǒng)一之外,握起來也很舒服。左下角就是2D與3D的切換鍵,先來試試3D功能:拍攝立體照片之前,先要用左手中間的屈光調(diào)整鍵對齊焦點,把兩個虛化的影像重合成實影,我理解就是處理器知道了我的近視程度,呆會在LED上顯示的時候就能照顧我的視力,讓我看到最逼真的三維效果。
拍攝的過程和拍平面照片沒什么不同,只不過長時間拍攝會覺得眼睛很疲憊,可能是因為總在實像和虛像之間切換吧。說到這里,似乎用普通的電腦和PM4的屏幕也是不能看到這種立體效果的,所以想跟朋友分享立體照片的話,還是得隨身帶著相機啊。(編者:FinePix REAL 3D V1數(shù)碼相框同樣可以顯示3D畫面)
在MODE設置里,拍攝3D照片還有兩種模式可以選擇,一種是相對位移3D拍攝,自己控制按兩次快門,之間可以隨便移動相機,不過如果兩次拍攝角度差得太多,出來的照片就是兩個字:“虛幻”:還有一種是間隔3D拍攝,選擇好時間,機器會在短時間內(nèi)兩次曝光,這個模式在坐飛機或火車時照窗外的景色應該不錯。總之拍過之后才覺得所謂地球上第一款3D相機也不過如此,LED的表現(xiàn)遠不如電影院里帶著立體眼鏡看3D大片的真實感,到是有一些2D下的拍攝模式挺有意思。
因為有兩套成像系統(tǒng),相當于一手握兩機,按下快門的一瞬間,兩個鏡頭的設置可以是不同的,比如,一個在廣角端,一個在長焦端,機器自動使用左鏡頭進行變焦拍攝,右鏡頭拍攝廣角畫面,按一下快門,兩張照片到手。此外還有雙色彩和雙感光度模式,可惜W1只配備了一個閃光燈,如果每個鏡頭配一個的話,可玩的內(nèi)容就更多啦。
最后總結(jié)一下,作為第一款3D相機,F(xiàn)inePix REAL 3D W1擁有突破傳統(tǒng)的勇氣,不用偏光眼鏡就能欣賞立體影像也令人驚喜,也許是好萊塢大片把我們的口味調(diào)高了,總覺得立體照相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這個新領域的奠基石,F(xiàn)inePix REAL 3D W1值得我們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