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紅
摘要:中小學男女分班教學是當前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對它的利弊得失,眾說紛紜。該文考察了男女分班教學的實踐及背景,綜述了當前的有關研究結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當前課程改革背景下,男女學生分班上課,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其積極探索的精神應予肯定,但不能把它視為萬能藥,也不能照搬照抄外國經驗,應考慮我國國情,在小范圍內實驗,有選擇地分班上課,深入研究,推進教學改革。
關鍵詞:男女分班教學;性別歧視;各盡所長
1.男女分班教學的實踐及背景
其實,分男班女班的實踐形式并非近年首創(chuàng),也不是封建社會才有的東西,國內外近現(xiàn)代均有這種學校,只是新中國成立后全國普遍實行的是男女同?;旌暇幇嗟男问?,男校女?;騿我恍詣e班級不為眾人熟知,當上海、重慶等地出現(xiàn)這種形式之后,許多人把它當作一個新興事物來看待,經過媒體的推波助瀾,一時間成為熱門話題。
在國外,男班女班的嘗試比我國要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歐洲、美洲許多國家都出現(xiàn)了單一性別學?;騿我恍詣e班級。比如,奧地利社會黨主張部份科目應男女分班教學;據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報道,加拿大教育界最近有不少人主張實行男女生分班教學方式;美國有多達32個州的至少223所公立學校設置了單一性別班級,一些學校是某些課程男女分班,一些學校是整個學校全部班級男女分班,佐治亞州格林縣學區(qū)從去年秋季起,在學區(qū)內所有學校全面實行男女生分班,它因此將成為美國第一個徹底實行單性別教育的學區(qū)[1];英國教育部也在鼓勵公立學校實施男女分班教學。
男女分班教學的背景有二:其一,中小學普遍出現(xiàn)的男生學習成績及自信心等方面不如女生的現(xiàn)狀。在基礎教育階段,在男女合校中曾普遍存在著對女生的歧視,現(xiàn)在,情況有些微妙的變化,男生漸成為弱勢性別群體,故有不少人在呼吁要“拯救男孩”。實行男女按性別編班的教學組織形式,讓男女學生在“純凈”的環(huán)境中去揚長補短,防止男生在學習上繼續(xù)與女生拉大差距,從而建立起新的男女社會生態(tài)平衡。比如英國,因為男生在“英國中學會考”中的表現(xiàn)普遍比女學生差,所以英國政府準備將英國小學實施男女分班。
其二,現(xiàn)代性別差異理論。據美國媒體報道,男女分班課程在過去幾年中獲得較多關注,部分是因為神經學研究顯示男性及女性腦部發(fā)展不同。美國心理學家薩克斯指出,男女心理和行為差異源自不同體質特征,具有根深蒂固的特點,把男女同學放在同一班級,用同一方法教學實際上對雙方都有不利之處,教育方法必須適應學生的性別特征。比如,低年級男生的聽覺比同齡女生差許多,如果教師不相應提高嗓門,他們久而久之就會因為聽不清而對教師講課失去興趣,不少男生還因此被認為有“多動癥”。此外,男孩的閱讀能力發(fā)展較女孩晚,如果過早強迫他們讀寫,他們會誤認為自己“天生讀書不行”,一旦有此成見,今后就很難適應學校生活。按性別對男女學生分別編班的學校教學組織形式,使男女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發(fā)展。
2.男女分班教學是性別歧視還是各盡所長
關于男女分班教學的討論焦點,是單一性別教育是否對男女生都有益。一般而言,研究傾向于報道單性別班級與男女合班并無差別,事實上研究也并未找到證據證實男女合班會比分班更好。然而一些研究已發(fā)現(xiàn)某些學習成果上的差異,根據2005年美國教育部所做的一項對男女分班及男女合班的研究綜述,大約67%的研究偏好男女分班教育方式,而11%支持男女合班教育,另外幾乎四分之一的研究是沒有結論的。除了學業(yè)成績之外,另外有少數研究針對學生自制紀律問題比較男女分班及男女合班,研究顯示:在自我觀念以及長期成就的指標上,男女分班更占優(yōu)勢,將男女學生分班可以減少分心,幫助他們學習,也允許男女學生探索那些他們可能原本不會去探索的主題。
英國教育部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給男生單獨授課有助于縮小男生和女生的成績差距。男女分班教學之所以被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辦法,是因為在男女生都有的課堂上,學生容易被異性分心,對教學的積極參與也會因異性的存在而難為情。按性別分班后,女孩子可以安下心來,通過細致思考解決問題;一旦胸有成竹,就會大膽表達,而不必擔心因為表現(xiàn)“聰明過頭”而遭到男同學的反感。與此同時,男生的自信心也有提高,他們不必以叛逆表現(xiàn)在女生面前賣弄自己的“男孩子氣”。 男女同班教育貌似提倡性別平等,其實加劇了人們對兩性差異的偏見。女孩的行為因此過于“女孩氣”,男孩也更喜歡作出“大男孩”的姿態(tài)。如果將二者分開來,他們反而能表現(xiàn)出本來面貌。事實上,分班后有更多男生選擇音樂課,選物理課的女生也更多。
我國的相關實驗表明:(1)分班教學更加能夠凸顯男女生的不同個性。男女生分班以后,學生在班級中的自由度和寬松度相對提高,具有性別特征的個性能夠得到更大的張揚,基于性別的某些男女生的不同優(yōu)勢,會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得到互補。[2](2)分班教學有利于增強對學生思維的性別特征的針對性教學。(3)分班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由于班內沒有異性同學,所以學生在行為上的表現(xiàn)欲望雖然不很強烈,但他們學習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加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增強了。
盡管有這么多的研究支持男女分班教學,但不可否認,依然有很多反對者認為這是一種退步,是對“男女同校是最佳教育方式”這一理念的挑戰(zhàn)。美國大學婦女聯(lián)合會公共政策主任莉薩·馬茲也說,目前沒有足夠的研究成果證明,單一性別班級或學校能夠真正促進學生學習。馬茲說,已經有其他縮小男女學生表現(xiàn)差距的方法得到證實,如采取小規(guī)模班級和對教師展開額外培訓等,而單一性別班級或學校只能是“權宜之計”。
3.男女分班教學對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啟示
我國正在進行的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那么,在這樣的一場教學思想、教學觀點、教學方法等都在不斷改進逐步變革的大背景下,男女分班教學形式對教育管理者和一線教師有何啟示呢?
3.1不能硬性規(guī)定學校一定要實行男女分班,這完全取決于老師們的專業(yè)判斷。在教學改革上,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創(chuàng)新態(tài)度,在中小學階段可以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不拘泥于現(xiàn)有形式,但不為追求不同的形式而追求新奇的形式。
3.2分班教學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是否了解性別差異,是否懂得如何和某一性別的學生有效交往,按不同方法和風格施教。
3.3對同性別的教師執(zhí)教需持謹慎態(tài)度。我國小學男教師太少,確實需要平衡教師性別,但對同性別的教師執(zhí)教需持謹慎態(tài)度。
3.4男女分班教學不能被視為萬能藥。雖然有證據顯示男女分班教學在一些學科起作用,但是,是否大多數學校都會如此,這還是另外一個問題。正如很多教師認為,如果學校是男女同校的,那么男女生就應該一塊兒上課。如果偏離男女同校的理念太遠,則需要非常有說服力的證據來支持。
3.5不能照搬照抄。從美國多個已實行了分班教學的課堂教育實例看,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不同的提高。因此,有人說實行男女分班,會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這種觀點看起來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還應該看到,由于成長的環(huán)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是有很大差異的。中國學生性格大多數偏內向,交往能力特別是男女之間交往能力比較差,而美國學生卻恰恰相反。所以,美國學生男女實行隔離學習,并不影響他們平時的男女交往,而是讓他們在相對平靜的狀態(tài)下學習,所以有效果。而中國學生實行了這種方式,不但更削弱了交往能力,而且還可能產生畸形心態(tài)。所以,我們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切不能照搬照抄。否則,很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男女學生分班上課,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其積極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應予肯定。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不宜過早定論,還得看效果。
參考文獻:
[1]李 茂.美國醞釀男女分班教學,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9月18日.
[2]張俊.男女分班條件下的性別角色類型分布及其與自尊的關系,上海教育科研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