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民族在語言上的鴻溝永遠是信息交流的最大障礙,對于信息化社會更是如此。機器翻譯就是由電腦中的翻譯軟件來實現(xiàn)語言的自動翻譯,也就是讓計算機來充當我們的翻譯專家。譯星是中國計算機軟件與技術服務總公司研制開發(fā)的產(chǎn)品,于1988年進入商品化市場,是世界上第一個英漢機器翻譯商品化產(chǎn)品。
譯星采用目前通用的機器翻譯技術“轉(zhuǎn)換法”或“基于規(guī)則的方法”,即從源語言的語法形式翻譯成為目標語的語法形式。這種分析方法的分析重點是語言的語法結構?!稗D(zhuǎn)換法”實際上是在源語言和目標語之間做結構的轉(zhuǎn)換。同時,由于人腦翻譯更側重于對語言意義(語義)的理解,為了提高譯星機器翻譯的人工智能程度,譯星機器翻譯技術又加強了對語言的語義分析,采用了邏輯語義學。這種技術就是在語法分析的基礎上,融入大量的語義分析,即在對源語言進行語法分析的同時,結合盡可能多的語義信息,從語言的意義上對語言做更深層次的分析,因而更接近人對語言的分析和理解過程,具有更高的人工智能程度。由于采用了更能反映語言本質(zhì)和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技術,譯星系統(tǒng)在翻譯質(zhì)量上一直處于領先的地位。
翻譯記憶,簡單的說就是把已經(jīng)翻譯過的譯文在計算機里存儲起來,將原文、譯文記憶在翻譯記憶軟件中,當再進行新的翻譯時,翻譯記憶軟件可以搜索和提取在翻譯記憶庫里相同或相似的原文及譯文結果,從而使新的翻譯不必重新進行,因為可以參照和使用以往的翻譯結果,所以大大提高了翻譯效率。
當今世界國際交流日益頻繁,世界經(jīng)濟一體化,而語言障礙就成為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因此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進行語言翻譯就顯得格外重要。翻譯記憶技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chǎn)生的,它為克服語言障礙,提供了一種簡便實用的途徑。目前,翻譯記憶技術在國際翻譯市場上可以說已經(jīng)形成了相當?shù)囊?guī)模。
另外,近年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趨勢,那就是翻譯記憶技術與機器翻譯技術的結合。這兩種技術可以說互為補充,因為翻譯記憶無法翻譯沒有記憶的語言,或者由于尋找不到匹配度足夠高的原文,而無法輸出譯文,而這時就可以使用機器翻譯實現(xiàn)自動翻譯;相反,機器翻譯本身由于受技術發(fā)展的限制,目前還無法產(chǎn)生令人足夠滿意的譯文,而翻譯記憶則提供已經(jīng)翻譯好的人工譯文,因而在翻譯質(zhì)量上彌補了機器翻譯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