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杜甫推己愛人,心憂天下的胸懷和境界倍受后人景仰,而他關(guān)愛妻兒,不離不棄的無私精神同樣感人至深。在《月夜》的詩里,他置自己的淪落辛酸于不顧,而去惦記家人,設(shè)想妻兒情形,足見其高尚、偉大。該詩以明月為線索,把對家人的眷念融入月夜中,從幾方面特寫夫妻的摯愛之情。
一.用高遠明月表無盡之愛
這首詩是作者為平安史之亂叛軍,途中不幸被叛軍擄至長安時所作,詩的開頭便充滿了濃情厚意,用明月高掛,拉近長安與鄜州距離,牽動夫妻兩顆心,彼此相互揣想,相互思念,“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雖寫妻子望月懷人的心情,但滲透著作者對家人的厚愛。愛妻兒,比自己遭的難還重要,具體表現(xiàn)在:一是深情描繪妻子“閨中只獨看”,寫出其凝重的情態(tài),牽掛的神情,顯見其純潔的心,并間接反映一個丈夫?qū)χ膼廴藨延械木粗睾唾澝?二是用“遙”字,設(shè)想自己幼小兒女的“未解憶長安”的情境,蘊含父親對兒女的情懷,其細致,其愛意,無不體現(xiàn)父愛的真摯、高大、深遠,極其感染力。這幾句不僅僅是望月生情,而是通過高遠的明月,深刻反映夫妻之間應(yīng)有的知他所想知他所憂知他所求的內(nèi)心世界,折射出他們恩愛如海的深情,及作者對兒女的一份柔情。所以,高遠明月寄托無盡的愛,有掛念、有愁思、有關(guān)切、有體貼……這是一個思緒千萬的夜晚,在守望、在承諾、在感激、在慰藉………
苦難坎坷的生活,阻攔不了相思人的情思,越是艱難困苦,情感越能得到升華,特別是月明夜靜時,對家或遠方的愛人的愛越感強烈,心里流淌的摯愛之情至純至深至濃,甘醇綿綿,這是中華民族歷代文人所共有的特征。
二.用清冷月光表患難真情
頸聯(lián)“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寫妻子久久望月,仍未解心愁,想丈夫夜不能寐,夜深時分,霧已沾濕了頭發(fā),而全然不顧,可見其焦急與不安,也許她為杳無音信的愛人祈禱,默默祝福他,企盼他早日回家與妻兒團聚……或在想丈夫的身體狀況,生活狀況,所要追求的是否如愿以償,等等,體現(xiàn)了妻子的溫情、善良?!扒遢x”,即月光,用“清輝”揭示妻子內(nèi)心的孤寂、擔(dān)憂,她需要丈夫,離不開丈夫,懂得丈夫的重要,故在苦思、苦等、苦熬,哪怕在清冷的月光下,寒冷的夜晚也要堅守,要與愛人一生一世相守,走過黑夜,走過苦難,這是患難夫妻恩情重的體現(xiàn)?!坝癖酆泵枥L妻子受夜露寒風(fēng)的侵襲,寒風(fēng)沒能冷卻妻子的心,其望月的目光,思夫之心沒有停止,這番情景,是鍥而不舍精神,相濡以沫真情的體現(xiàn)。然而,悠悠遠隔,望消息而不可得,夜茫茫,唯有憂郁蒼涼之感。
運用想象,寫妻子的神態(tài),間接地表達作者對妻子那顆濃濃的摯愛之心,無論漂泊何方,家永遠是他魂牽夢縈的地方,妻兒永遠是他的至愛,其所思所想無不體現(xiàn)他的真誠,真誠中極具責(zé)任感。
三.用月光映照表永恒之心
因戰(zhàn)亂而分離,因分離而盼團聚,“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寫出月光下的家國情懷:一是希望動亂中的國家盡快恢復(fù)正常的政治經(jīng)濟秩序,結(jié)束百姓顛沛流離的疾苦生活;二是希望自己能早日回到妻子身邊,結(jié)束兩地思念的痛苦。設(shè)想了兩種情景,表達永不分離的感情:一是夫妻共同依偎,卿卿我我;二是夫妻在月光的映照下,將重會時的愿望滲透在明月中?!半p照”,使夫妻之情之愛聯(lián)系在一起,兩顆相隔遙遠的心緊貼在一起,有良知,有堅韌,有忠誠……達到難分難舍的感人目的;“淚痕干”,是期待,期待將來的某一天,沒有紛爭,沒有戰(zhàn)亂,沒有哀鳴……天上的明月把兩人的相思淚擦干,這是靜靜的沒有聲嘶力竭的仁者胸懷。把愛表達得如此沉重,如此艱難,如此堅貞,如此永恒,足見作者情感的熾熱,悲苦的心底噴發(fā)汨汨暖流,使這個夜晚充滿親情與溫馨,其永恒的心使我們對家庭幸福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明白了什么是愛的方向!正是有了摯愛,心靈才得以依靠,悲苦才能化為溫暖。
明月雖然高遠,但相思人并不孤單;月光雖然清冷,但相思人并不寂寞;月色雖然蒼茫,但無法淹沒一顆偉大的心。這是月光下詩人為我們抒寫一曲夫妻摯愛無限的歌。
莊海志,教師,現(xiàn)居廣東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