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高考的改革,語文科在命題上也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尤其詩歌的考查形式更是來了一個新的突破。九十年代語文高考詩歌是以客觀題形式出現(xiàn),21世紀以來則以主觀題為主,難度加大了。從整體上看,08年高考廣東語文《考試說明》以及具體的各份試題分析得出,廣東高考詩歌鑒賞題主要內(nèi)容是: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
高考考查的是古典詩歌,作為現(xiàn)當代的學生解讀古代詩人的詩詞,確實存在著一定的難度,而我們作為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就是要引導學生如何快速地把握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這就要講究一些方法,從中幫助學生消除古典詩歌的恐懼感。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學生的:
一.“讀”——鑒賞詩詞應以讀為主
(一)讀題目
文學作品的題目就相當于人的眼睛,正所謂“眉目傳情”,同樣詩歌的題目也包含著諸多信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詩人的心情、詩歌的意境、詩歌的類型等)。這些都是我們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鑰匙,因此,從題目入手,可以正確領悟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
1.如果詩歌的題目直接點明或暗示感情,可以從題目所提示的感情入手,去理解作者運用了什么典型細節(jié)和景物來表達感情。
如李白的《哭晁卿衡》題目中的“哭”就暗示作者的感情是悲涼的,因為好朋友遇難了,表現(xiàn)了詩人重視友誼的悲痛之情。
2.如果題目直接點明了描寫的對象,可以從描寫對象著手,通過把握描寫對象的特征,來理解作者的情感。
如劉禹錫的《賞牡丹》題目直接點明了寫作對象是牡丹,作者是用贊賞的眼光來看它的,表達作者對牡丹的喜愛之情。
3.如果題目點明了所寫事件或背景,應該注意到要鑒賞的詩歌的內(nèi)容,或者與題目的事件有關,或者由題目中的背景引出,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與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關的信息。
如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題目就交代了冬至之夜在邯鄲思念家人,所以這首詩歌是表達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4.詩歌的題目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只要細加分析,就能基本分清詩歌的類型,大體上明白詩歌的思想感情。
例如王維的《山居秋暝》,這個題目已經(jīng)詳細地交代了時間(“秋暝”:秋天的一個傍晚)、地點(山上)、事件(居:居住、居留)。所以作為讀者的我們就很容易地從題目中獲取到這樣的信息:秋天的一個傍晚,作者居留在山上,看到山上的迷人景色,因此更喜歡過這樣的隱居生活而不愿離去,更表達了作者那種對過安靜、純樸生活理想的追求。
(二)讀作者(知人論世)
文學作品是生活的影子。作家能夠?qū)懗鲞@樣那樣的文學作品,肯定是有感而發(fā),特別是詩歌,正所謂“詩言志”,詩歌就是作者抒發(fā)感情的載體。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決定了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他的人生經(jīng)歷不同,他就會通過詩詞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傾向也就不同。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宋代著名的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她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是當時著名學者,母親王氏亦工文章,她自小就有文學藝術方面的才能。18歲與趙明誠結(jié)婚,他們夫妻倆志同道合。過著幸福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長,靖康之變,北方淪陷,夫婦被迫南下,輾轉(zhuǎn)江南。后趙明誠病故,李清照孤苦零丁,在杭州、金華一帶漂泊,過著悲苦孤獨的晚年生活。所以李清照的詞作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多寫離情別緒,反映她少女、少婦優(yōu)越閑適的生活和閨房相思的情懷;后期因國破家亡,流落異鄉(xiāng),詞作多寫故土之思與身世之感,風格也變得低回婉轉(zhuǎn),凄苦深沉。我們來看她的前期作品《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這首詞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xiàn)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這是一種相思幸福的愁。我們再來看看她后期的作品《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侯,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又題為“秋情”,是李清照后期的名篇之一,也是歷來人們所公認的她的代表作。從詞意上看,作品當寫于丈夫趙明誠死后,這時候,詞人孤苦無依,晚景極為凄涼。作品通篇都寫哀愁,但這與早期的生離之愁、暫時之愁、個人之愁不同,這里所寫的是死別之愁、永恒之愁、個人遭遇與亡國之痛交織在一起的哀愁。情調(diào)哀傷凄苦,千古之下,讀之仍催人淚下。
由此可見,鑒賞詩詞時不妨從作者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及其生活經(jīng)歷突破?!爸恕本褪且私庾髡?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創(chuàng)作道路和藝術風格等;“論世”就是要了解寫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作者寫作時的心境及同時代其他作者的同類作品。所以,借助知人論世,可以快速把握詩詞的思想感情。
二.“抓”——鑒賞詩詞應學會抓主次
1.抓關鍵詞
剛拿到一首陌生的詩詞,特別是考試時,沒有任何相關背景的必要說明,在讀完題目和作者后,如果還不能快速把握這首詩詞的思想感情,那就得解詩,主要是抓住詩詞中的關鍵字、詞。何為關鍵詞?其實關鍵詞又稱“詩眼”“詞眼”(往往是指一句詩、詞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詩眼”是全詩的關鍵處。不拘在腰在膝在足。有時,一個妙煞的“眼”,可以有聲有色,細致入微,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甚至可以營造一種意境。只要抓準了,自然詩詞的思想感情就容易捕捉了。關鍵詞是詩詞中直接表露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詞,一般是描述人物情感狀態(tài)的形容詞和動詞。如《雨霖鈴》中“多情自古傷離別”的“傷”字透露出作者當時離別的感情是非常悲傷的?!堵暵暵贰霸跻粋€愁字了得?”的“愁”。這些詞能間接透露出詩歌的旨意和作者的情感。
2.抓中心句(主旨句)
有些詩詞是沒有詩眼的,那怎么辦?我們可以嘗試抓中心句(主旨句)。在2009年的廣東佛山高一上學期期末統(tǒng)考中的詩歌鑒賞有這樣一道題:《迢迢牽牛星》寫織女的相思,《鵲橋仙》寫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這兩首詩都是借神話傳說喻人間愛情,兩首詩表達的思想情感是否一樣,為什么?
我們高一的學生在必修一學過《迢迢牽牛星》,但沒學過《鵲橋仙》,怎么辦呢?其實只要學會抓住詩詞的中心句的話就可以直接將這兩首的詩進行對比。
《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抒發(fā)現(xiàn)實生活中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達了渴望夫妻團圓的強烈愿望。
《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歌頌堅貞、誠摯、細膩純潔的愛情。
三.“分”——鑒賞詩詞應懂得分類
我們都知道,按詩歌表現(xiàn)內(nèi)容的不同,我們把古典詩歌大致分為:1、寫景抒情詩。2、詠物言志詩。3、即事感懷詩。4、懷古詠史詩。5、邊塞征戰(zhàn)詩。6、山水田園詩。不同類別的詩歌,其感情就不同:
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通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望廬山瀑布》、《黃鶴樓》等。
詠物言志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托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zhì)或理想。如《詠柳》、《石灰吟》等
即事感懷詩,因一事由而引發(fā)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xiāng)、念友等。通常在表達作者的情感和追求之外,還會反映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兵車行》等。
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fā)滄桑變化的感慨。如《念奴嬌·赤壁懷古》、《詠懷古跡》等。
邊塞征戰(zhàn)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fā)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有時也表達抗擊侵略、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以及個人的抱負等。如《出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
山水田園詩。通過對山水田園風光的描寫,體現(xiàn)詩人淡薄閑靜的志趣和不愿融入世俗社會的追求,也反映出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如《過故人莊》、《歸園田居》。
根據(jù)不同類型的題材來快速領悟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這也是一種好辦法。
四.“找”——鑒賞詩詞應找出核心意象
如何判斷詩詞的思想感情,我們可以借助詩詞的景、事物來辨別詩歌的感情。清人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作品中的“物”都是帶有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帶了作者感情的景物,我們把它稱為意象,譬如我國一些傳統(tǒng)的意象:
日落、夕陽、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時光的流逝;
鴻鵠、駿馬、大鵬等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琴瑟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也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等;
雪、竹、梅、松、荷等常常象征人物品行高潔、性格堅毅等……
如大家都熟知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币豢吹皆娋渲忻髟?就得考慮是不是思鄉(xiāng)。而月缺月圓本來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在詩人那里,這種自然現(xiàn)象被賦予了獨特的意義。月缺象征著離別,離別親人,離別戀人,離別故鄉(xiāng)?!扒@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明時節(jié)望人歸”(晏幾道《虞美人》)。這闋詞寫出了深閨女子思念情人的深切之心,她從月初晦日盼到三日成魄,盼到八日成弦,盼著月亮一天天圓起來,好像在月圓的日子,她也能和自己深深思念的人兒團圓。這還是春天的月,春天是一年的開始,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希望,離愁別怨,倒不必怎樣傷心;秋天又是另一番心情了。
總的來說,鑒賞古典詩詞也不是真的很難,只要我們掌握了方法,什么困難都會迎刃而解。而我們在領悟詩詞的思想內(nèi)涵的時候也不會一籌莫展。當然,以上的方法也不是單獨使用的,只要在鑒賞的時候,能夠綜合運用,那么,就算一篇陌生的詩歌擺在你面前,也是小菜一碟。
李麗華,教師,現(xiàn)居廣東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