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朝暉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室主任,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自勉語:八一秋風撩醒思,志立教育造新世。拋卻身邊半根草,人類優(yōu)教度此時。
燕燕才2歲,媽媽就開始安排她聽兒歌、學寫字??裳嘌嗫偸菍W不了幾分鐘就跑去玩,媽媽很生氣:“怎么注意力這么不集中?”很多父母都像燕燕的媽媽一樣,希望孩子從小就能集中注意力好好學習。這種希望和做法是否科學?家長應該怎樣看待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本期特邀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室主任儲朝暉為您解惑。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過高期望促動下。越來越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用越來越長的時間專注于學習。然而這種期望與兒童的生理特點和注意力的基本特性直接相違背。父母對子女的要求應符合兒童注意力的內(nèi)在機理和特點,應該知道孩子的注意力不是“伸縮袋”,不能將過多的內(nèi)容往里塞。
注意力集中有時限
注意力集中是大腦皮質(zhì)優(yōu)勢興奮中心的集中,在皮質(zhì)的某一區(qū)域集中的時候,皮質(zhì)的其他區(qū)域便處于抑制狀態(tài)。由于在正常情況下,如同月有圓缺。大腦的某一區(qū)域經(jīng)過一段時間興奮后必然進入抑制狀態(tài),這本身也是人的自我保護機制。因此人的注意力在集中一段時間后,,必然進入不集中的狀態(tài)。而且不同年齡段的人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同,一般而言,7至10歲兒童注意力一次連續(xù)集中的時間約為20分鐘。10至12歲兒童一次連續(xù)集中的時間約為25分鐘,12歲以上兒童連續(xù)集中的時間約為30分鐘。
當然,相同年齡的不同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會有差異,有些能專注較長時間,有些相對短一些,這些都屬于正常。注意力集中時間的長短還與注意對象的特點相關,當注意對象是運動的、新奇的、令人感興趣的時候,也能延長兒童一次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度。
注意力集中時間長短隨著
生理節(jié)律變
即便是同一個人,由于處在生理節(jié)律(生理活動的規(guī)律)周期不同的階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短也會發(fā)生變化。當孩子處于生理節(jié)律的高峰時,一次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長;當孩子處于生理節(jié)律的低谷時,注意力持續(xù)的時間相對會減短。因此,在生活中。父母們要關注孩子的生理節(jié)律,不要在任何時候都用一個標準要求孩子。當他注意力能集中的時候就不要打擾他;當他怎么也難以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就沒有必要勉強要求。
一般來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還與疲勞以及對活動不感興趣相關。因此父母有,必要保障孩子足夠的睡眠時間,不要強行要求孩子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材料投入長時間的注意。同時,父母們還要做好心理準備,孩子注意力處于發(fā)展低谷的現(xiàn)象會反復出現(xiàn)。
注意力處于低谷屬于正常。低谷本身是兒童成長中一個必要的過渡階段,并非注意力的障礙,孩子能持續(xù)15分鐘以上的注意力便屬正常。即便在低谷期間。孩子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仍然可以一絲不茍,集中注意力,此時應該選擇那些他感興趣的材料。選擇孩子平時最喜歡的活動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
專注力缺失問題的確存在
目前,從幼兒園到小學乃至初中。專注力缺失的兒童普遍存在,專注力缺失兒童的人數(shù)有增多的趨勢,一些地方調(diào)查顯示,10%~40%的小、中學生有專注力缺失的問題。專注力缺失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尤其是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造成專注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現(xiàn)在信息過于紛繁的社會環(huán)境和對孩子過度的期望造成的巨大壓力。不當?shù)募彝ソ甜B(yǎng)方式,包括孩子從小缺少必要的爬行鍛煉、家長的過度呵護剝奪了孩子的動手操作機會、孩子運動量和自由活動過少、孩子曾被過多打擾等等都可能造成專注力缺失。另外,專注力缺失還和母親懷孕時的情緒、選擇剖腹產(chǎn)方式有關。
專注力是影響孩子學習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高效率和快速精確的思維是優(yōu)秀孩子的重要標志。而專注力集中是高效率和快速精確思維的重要保證。更加有效率地專注在當下開心的事物上是事業(yè)成功的最大秘訣。事實證明,一旦專注力缺失,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
專注力缺失導致學習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神游或做小動作,無法專心聽講;觀察力弱,閱讀困難,經(jīng)常添宇、漏字,甚至跳行;書寫困難。做作業(yè)拖拖拉拉;理解能力差。思維能力滯后,不能依照老師的指令聽說讀寫;不會主動學習,學習成績羞,跟不上班級的正常進度。
專注力缺失不僅給學齡兒童帶來學習困難、交往困難,還會持續(xù)到青年和成人早期。對長期發(fā)展產(chǎn)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如:學習新知識困難、做事散漫、沒有目標、情緒不穩(wěn)定、易與同事發(fā)生沖突、具有攻擊性、缺乏責任感、容易酗酒、肢體不安等。
注意力可以培養(yǎng)
孩子的注意力并非完全屬于自然生成,注意力集中在一定范圍內(nèi)是可以培養(yǎng)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嘗試用一些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注意特性的方法來培養(yǎng)兒童的注意力。
懸念引興趣
當您以平鋪直敘的方式呈現(xiàn)某一內(nèi)容時,難以引起孩子的注意,不妨使用懸念以引起孩子的興趣。孩子一旦感興趣,便能延長注意力持續(xù)的時間。
寧靜除干擾
幾乎所有的小孩都喜歡熱鬧,加之現(xiàn)在有了電視、音響、網(wǎng)絡、游戲,還有一些小孩有了MP3、手機,多彩的世界往往使兒童的注意力難以較長時間專注于某一件事情上,尤其是現(xiàn)在電視鏡頭切換頻繁、色彩鮮艷、動感十足以及各種短信成了孩子們的最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保持室內(nèi)的寧靜,少看電視,盡可能不要給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買手機和MP3,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注意習慣。尤其不要一邊寫作業(yè),一邊看電視;一邊玩電腦,一邊吃飯;一邊看書,一邊玩手機。
舒緩中疏導
對注意力缺失嚴重的兒童,可進行適當?shù)乃幬镏委?。對大多?shù)一般的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兒童,不少教師和父母只是反復強調(diào):“注意!集中注意力!”以各種形式對兒童施加壓力,以為“管”得越嚴,孩子注意力就能持續(xù)時間越長,事實恰恰適得其反;當孩子處在非生理性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情況下,更加需要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舒緩其壓力,或進行心理疏導。如父母可以抽時間多和孩子一起做游戲、做家務或外出游玩。
簡言之,沒有超越生理和心理限度的注意力集中,孩子壓力過大是當前不少孩子注意力不能持續(xù)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讓孩子能更加自主、輕松地生活,才能解決因此而造成的問題。
(責編張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