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語
小 傳
花語,本名徐華,現(xiàn)居西安。祖籍湖北仙桃。作品散見《星星》《詩刊》《詩選刊》《青年文學(xué)》《北京文學(xué)》等數(shù)十種刊物,入選《2007中國最佳詩歌》《2006中國詩歌精選》等。著有詩集《扣響黎明的花語》《沒有人知道我風(fēng)沙滿袖》?,F(xiàn)任某雜志詩歌編輯、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員。
花語在她表面溫順內(nèi)心洶涌的詩歌文本下凸顯桀驁不馴的英雄氣概時確也帶著悲憫情懷。讀花語詩歌感受崎嶇起伏,好像戴著生活的手銬腳鐐跳舞,百折回轉(zhuǎn)后也有花間一壺酒的低吟。所以,花語詩歌具有非常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感。她的詩增強(qiáng)了感性與感覺,知性與思考的力量。
——顧 北
西海固,我不可能獨自轉(zhuǎn)身
我垂手走路,仰臉看天
寧夏春天的涼棚
在枯黃的白楊樹杈
搖晃,漏風(fēng)
獨自成蛹,我不能
離經(jīng)叛道,我也不能
我只能一個人走,直到雙腳出汗
看黃沙漫漫
低眉順眼。我總是無所適從
很久很久
我之所以手心冰涼
是因為這一生
我總是沒有勇氣,轉(zhuǎn)身
去擁抱那些我愛過的人
那些今生必須舍棄的
我不能帶走靈臺的一朵白云
不能帶走涇川縣委大院盛開在春天的第一
瓣丁香
不能帶走絲綢之路,一顆羌人遺落的金飾扣
帶
不能帶走西吉姑娘,美麗的高原紅
不能帶走西海固三月,咩咩的羊羔
不能帶走你揮灑的手勢和羞怯的慢動作
甚至惆悵,甚至淚眼
你握過的,我三月殘留在邊關(guān)的
一絲七上八下的溫情
真的,我什么都帶不走
甚至連來時的我,都帶不走了
那些今生必須舍棄的
都是前生與我
有著過節(jié)的
西安,西安
那個快速追趕汽車,在最后一刻被車門拋棄
的人
那個咧嘴微笑,把玉米獻(xiàn)給秋天的人
那個戴印度帽,紅圍巾,被切除了膽囊的人
那個在灰色的清晨,雪中痛哭的人
那個掏出眉筆,畫眉畫雪畫花的人
那個從眼中揉出砂子,一臉凄惶的人
那個表情嚴(yán)肅側(cè)立街邊等車的人
都是素不相認(rèn),陌生的
西安的人
只是從現(xiàn)在開始
你們能用的空間,又少了一寸
我是被命運(yùn)的潮汐擱淺在灘岸,游離的人
我被故鄉(xiāng)放逐,隨季節(jié)流浪
在刺繡的途中,現(xiàn)在
西安,我成了你的針
我始終堅定不移地涂口紅
一般,我不化妝
一來,怕落入丑人多作怪的俗套被人恥笑
二來,每一天都平平常常
大動干戈
就顯得用心不良
鼓搗那些粉餅眼影什么的
浪費時間不說。如遇天熱
抹一把,就像花貓
只是,我始終堅定不移地涂口紅
我這樣不遺余力,只是證明
我還有局部地區(qū)
像櫻桃
灰瓦鳥
居高臨下。五樓的屋頂
鳥兒踏著磚縫長出的雜草
在距我不遠(yuǎn)的灰瓦上鳴叫
每叫一聲,都抖一下雙翅
樣子怪異
這是有著綠色羽毛的六月的鳥兒
叫聲凄厲,我能看出它的焦急
它在等什么
它的愛侶,或者
青苔,掂腳從暗處抬出
靜默的屋瘠
河水向東
河水向東,河面上撈蝦的皮筏向東
筏內(nèi)頭帶翎花的少女一藍(lán)一紅
一白一黑
一高一矮
在五月的黃昏,向東
我的眼神隨一只下墜的紙鳶,失重
柳裾翩翩
少年的吉他聲聲,河水清澈
映照我隔世的蒼老和中庸
說 緣
你為什么會依然說愛我。在
這陰晴無常,反復(fù)冰涼的夜晚
隔著門,隔著黑
隔著江中的客船。簌簌的風(fēng)聲
步步緊逼我的窗臺
似水流年。竹像往常一樣懷著空空的胸懷
沉默,似黎明前的酒精。南方有雨
斜織的雨簾,顫動
寒潭微瀾。我說,困
分不清是沙是岸。有多少查不出真相的細(xì)節(jié)
蟄伏在午夜的花冢,一睡就是經(jīng)年
花還會開,輪回是怎樣一種欺騙
誰能讓我相信:稀釋后的蜜汁
如當(dāng)初一般甘甜。來生我們
還能說你,說我
手捧玫瑰,說緣
雞冠花
我坐著發(fā)呆,
白色的雞冠花開在餐廳姑娘扇形的制服帽
上
像歉收的鐮刀
像半個月牙
像我想你的青枝的下半夜,梧桐樹銹蝕的半
個繡球
紹興的天空
這種恬靜無與倫比。那是來自靈魂的安寧
沒有雜質(zhì)的歌唱,迂回于鴿哨與白云之間
我們從石孔橋下穿過,行人,倒影,槳音
走過,我們一起走過
走過魯迅故里,走過沈園的石徑
還有被我們無數(shù)次親吻過的桂花和翠鳥
這時節(jié),都構(gòu)成想你的元素
掛在高高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