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子
贏在彎道
沙子
邁克爾·舒馬赫是世界賽車史上迄今為止最偉大的賽車手。這位今年才四十歲的德國人,以他的七屆冠軍成為新一代賽車巨星,他的成就超過了任何一位賽手。
一家德國媒體“跟蹤”舒馬赫十幾年,最后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舒馬赫取勝其實沒有秘密,他靠的是車子進入彎道時,能比別的賽車手快上零點幾秒的時間,這樣累積后,舒馬赫平均每圈就能比對手快上1秒半左右。
而另一家專業(yè)調(diào)查機構(gòu)則發(fā)現(xiàn)舒馬赫的座駕上有一項新技術(shù)——緩沖器,安裝上這種緩沖器后,當舒馬赫高速進入彎道時,他的賽車幾乎可以不離開地面,繼續(xù)踩油門加速。而其他車子會有一段短暫的騰空時間,在這一瞬間,別人的賽車無法加速。
舒馬赫對此不置可否。但是,后來他對手的賽車上都安裝了這種神奇的緩沖器,仍然無法賽過舒馬赫。舒馬赫說,也許他們應該彎得更加漂亮一些,而不是那個緩沖器。
舒馬赫之所以能贏到現(xiàn)在,就是因為彎道制勝,這是他賽車職業(yè)生涯中的所有秘密。
離舒馬赫的家鄉(xiāng)約15公里的地方有的一條賽車道,賽車道經(jīng)營者執(zhí)意將這條經(jīng)營不景氣的賽車道更名為“邁克爾·舒馬赫彎”,這也許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以賽車手名字命名的賽車道。更名那天,舒馬赫親自駕車第一個通過了這個彎道。
舒馬赫說,在直道上讓賽車快起來,也許一只猴子也能做到。而我們所想到的是,如果把賽車道比作人生,一段風平浪靜、愜意的道路,誰都能把人生之車開得又快又好,但在人生彎道上,卻極有可能減速,或被別人超越,甚至撞墻,車毀人亡。
人生其實就像賽車,比的不是直行道上的速度,而是過彎道時的技術(shù)和經(jīng)驗,誰能順利挺過來,快上即使半秒,你就會成為最后的贏家。
成功的“絕招”
陳魯民
作家蔣子龍在《2007年的絕招》一文中說:“全國十大杰出青年、安踏掌門人丁志忠,講出了他成功的絕招:51%—49%,是父親教給我的黃金分割比例。他很早就告訴我,你做每件事情,都要讓別人占51%的好處,自己只要留49%就可以了。長此以往,可以贏得他人的認同、尊重與信任。”
這種“絕招”,其實一點也不新鮮,清朱紅頂商人胡雪巖談到自己的成功絕招時也說過一句名言:“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別人。”美國經(jīng)營之神卡耐基也早就說過:“生意場上想把所有好處都拿到自己手里的人,路會越來越窄,生意伙伴會越來越少,就等于是慢性自殺。所以,成熟的商人一定要學會與人分享利益?!?/p>
這種“絕招”,說說容易,做到卻很難,畢竟是金錢,是利益,是好處,眼睜睜地分給別人,會心疼的,小心眼的商人,心胸狹窄的老板,是下不了這個決心的。能讓利與人,特別是能讓別人多占好處的人,得有大胸懷、大度量,當然自己也肯定會有大發(fā)展、大前途、大造化。咱們中國的招商引資為什么搞得那么紅火,在全球名列前茅,就是因為咱們肯讓利與人,不怕人家多得好處,你投資我歡迎,你賺錢我高興。道理很簡單,無利不早起,你不讓人家得好處,他為什么會漂洋過海來你這里投資辦廠,你又怎么能實現(xiàn)雙贏?相比較而言,把這種“絕招”運用得爐火純青的,當屬華人首富李嘉誠。他的經(jīng)營理念之一是利益均沾:“人不是神,不能不考慮自己的事。但是,只顧自己是不行的,雙方都要考慮到。”所以,和李嘉誠做生意的人都能賺到錢,大家也都樂意和他做生意。有錢大家賺,利潤大家分享,這樣才有人愿意合作。經(jīng)營理念之二是如欲取之,必先予之:“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會財源滾滾來。”經(jīng)營理念之三是讓利交友,廣結(jié)善緣:“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較難,生意跑來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才能讓生意來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結(jié)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慮到對方的利益?!?/p>
再回頭看看歷史,楚漢之爭,為何兵強馬壯的項羽反而最后四面楚歌,兵敗烏江原因之一,就是項羽太貪、太摳、太小氣,不肯把好處分給部下,賞錢吝嗇,分封更小氣,所以,有點本事的人都跑到劉邦那里去了。劉邦雖沒有項羽那么勇猛無敵,力能扛鼎,但他懂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肯大把賞錢,慷慨封官,韓信要求封個假齊王,劉邦大大方方地說,要封就封個真齊王,把假字去掉。也怪不得韓信那么給他賣命。
總之,生意興旺長久的商號,老板一定是肯把好處讓人的商人,像李嘉誠、胡雪巖;朋友滿天下的人,一定是不讓朋友吃虧的人,就像樂于助人的及時雨宋公明,甘愿少分金的鮑叔牙;威信高的將軍,一定不會與同事爭功,搶部下獎金,就像大樹將軍馮異、飛將軍李廣;能與鄰居和睦相處的人,一定是不會占人便宜、而肯于吃虧的高鄰,所以才會有孟母三遷,有千金買鄰,有“讓他三尺又何妨”……能與這樣的人為鄰結(jié)伴也是三生有幸。
肯吃虧,能讓利,不怕別人多得好處,既是經(jīng)營之術(shù)、交友之道,也是人生智慧、處世經(jīng)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