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虎 劉 偉 張家龍
近二十年來,在學校的體育教學中,一直把耐久跑(800米(女)、1000米(男))作為學生耐力素質(zhì)教育的一項重要手段,而且是《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中的必修教材。然而,我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感到它不僅難以發(fā)展學生的耐力素質(zhì),而且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為此,我們對800米、1000米跑的教學和考核辦法進行了多次的調(diào)查與實驗,認為目前學校耐久跑的考核辦法不妥,建議改革。
一、耐久跑(800米、1000米)的教學現(xiàn)狀
為了改變學生耐力素質(zhì)下降的現(xiàn)狀,許多體育教師想了許多辦法:在耐久跑的教學中增加了趣味性的活動,有的提出按能力分組教學,有的采用“分段限速”教法,有的采取大單元(多課時)的教學安排,有的用“超量恢復”的理論指導學生等等??傊?,其目的都是使學生的耐久跑成績達到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標準。
然而,我們在耐久跑的教學及考核的實踐中,卻常??吹皆S多學生跑至終點或在途中臉色蒼白,有的倒在地上,有的嘔吐。40%-70%的學生出現(xiàn)難以忍受的不同癥狀,檢測心率在200次/分以上。盡管如此,仍有眾多的學生達不到及格標準。
二、關于耐久跑教學的質(zhì)疑
什么是耐久跑?耐久跑的鍛煉價值表現(xiàn)在哪里?讓學生們提高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跑成績的目的是什么?l 000米跑、800米跑和小學生400米跑,是否是耐久跑?
首先我們來考察一下什么是耐力素質(zhì)。耐力素質(zhì)是指有機體在長時間活動中與疲勞作斗爭的能力,而耐久跑中規(guī)定的距離和考核標準與檢驗學生的耐力素質(zhì)并非完全相符?;蛘哒f,規(guī)定的距離和考核標準是檢查學生的速度耐力水平及他們的差別,不是學校學生耐力素質(zhì)檢測標準。此標準用來考查和選拔競技運動員更為合適,而學校里95%的學生并不從事競技運動。就跑的耐力而言,有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同一速度對于經(jīng)常參加訓練的運動員可能是屬于一般耐力,而對于普通學生來說,就可能是屬于高速度耐力。學生也很難進行大強度的業(yè)余跑步鍛煉,因此,800米、1000米的考核辦法也就不符合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
三、耐久跑教學的改革實驗
為了進一步探討學生們耐力素質(zhì)下降和學生們不喜歡耐久跑教學的客觀原因,我們進行了長達三個學期耐久跑的教學實驗,其中我們根據(jù)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提出以學生適宜的心率(學生只要跑,心率都在130次/分以上)為前提,以跑的距離(不允許走和停)(表1)作為耐久跑的考核標準。采用這種考核辦法,我們試驗了兩個學期,學生和太肥胖的學生外,基本都能達到及格標準,達到良好和優(yōu)秀的學生也很多。運動時間在15~28分鐘,抽測學生心率男女生都在25~31次/10秒(屬于學生健身的靶心率范圍)。
對于特別肥胖的學生和心肺有疾患的學生,若達到及格標準會有一時的困難,需要堅持更長時期的鍛煉,需要更慎重的個別指導(包括合理飲食與鍛煉衛(wèi)生的指導)。
之后,我們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在210份有效答卷中,有182人認為改革后的考核辦法好,占86.7%。贊成傳統(tǒng)考核辦法的有10人,占4.7%,有8.6%的學生認為兩者各有利弊。
四、耐久跑新的考核辦法的意義
1學生們擺脫了高強度跑步給自己帶來的難以忍受的痛苦,不再恐懼和厭煩耐久跑的教學課了。
2,學生們只要克服怕累怕流汗的思想,堅持跑15~25分鐘,基本都能達到及格或優(yōu)秀標準,而且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
3這樣的考核辦法可以與學生平時的跑步鍛煉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避免了平時鍛煉與考評脫節(jié)。
4這種長時間低強度的有氧代謝的跑步鍛煉,能有效地促進體內(nèi)脂肪分解消耗,對于減肥和提高一般耐力素質(zhì),增加肺活量都是非常有利的,對于學生耐久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與形成也是有幫助的。
5這種新耐久跑的考核辦法,對于促進全體學生(包括特別肥胖的學生和心肺有疾患的學生)實現(xiàn)自身的發(fā)展都是可能的、有益的。
6這種耐久跑的教學和考評辦法,可以迫使那些嬌生慣養(yǎng)、怕苦怕累怕流汗的學生,改掉懶惰的不良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