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兵
長期以來思想政治課教學一直陷入一個“怪圈”:上課時教師勤勤懇懇、講“道理”,交待知識要點;復習時學生辛辛苦苦背要點,考試時力爭一字不差地復制要點,雖然兼顧了能力,卻使得學生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條,甚至覺得所學和現(xiàn)實是相矛盾的,是無用的東西,于是在課堂上出現(xiàn)了學生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厭學的局面,課堂變成了只有老師的課堂。
對于如何改變這一局面,大家早已形成了共識——全面實施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從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省初中鋪開的教育新課程改革,就成為了每一位政治教師都必須把握的良機。
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將學生從一味的被動中拉出,逐漸站在學習的主導地位。這就意味必須在最大限度上將課堂還給學生,也就是使學生能夠更深層次的體驗學習的樂趣。這就需要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廣泛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
所謂體驗式教學就是課程實施不僅是學生憑借書本,在教師的指導下,把知識對象化,以獲得客觀、精確的知識的過程,更是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憑借自己的情感、直覺、靈性等直接的直觀的感受、體味、領悟,去再認識、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簡單地說就是學生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及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jīng)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思維成長的需要。而要想在實際課堂中完成體驗式教學,教師就必須嘗試采用通過多種的方法來完成教學,將思想政治課堂還給學生。
一、將課堂變成“座談會”
初中的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兼具了小孩與成年人的雙重心理。好奇、積極、主動、愛發(fā)表意見、自制力差是初中生的特點。這樣一來教師如果一味禁止,可能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為此,教師就可以擠時間讓學生盡情地聊個夠。
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一課第一框“新學校,新同學”時,教師講授第一個問題:“我所遇到的新鮮事”,就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感受。這樣一來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的第一次接觸就建立在了一個自由的氛圍中,使學生感受到了在思想政治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贏得的主動權,也就提高了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除了利用課本自身設計的問題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與學生興趣和生活相關的話題。如:如何處理好學習與休息的關系?怎樣提高學習的效率?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我該怎么辦?遇到火災時我們應該怎樣逃生?……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上課時學生的熱情往往相當高,大家踴躍發(fā)言。針對具體問題學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課堂上充滿了掌聲、笑聲,直到下課同學們?nèi)詴杏X意猶未盡。這時的課堂不再是教師強迫學生學習,而是學生渴望學習,渴望課堂教學的延續(xù)。
二、將課堂變成“辯論賽”。
初中學生雖然年齡還小,但是他們往往對許多問題都有了粗淺的是非觀。在很多時候他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會使的教師和家長大出意外。通過辯論的方式學習知識,一方面使學生更加全面展示他們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還能使學生在辯論中得到成就感。
這種“辯論”式的體驗學習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辯題的選擇一定要符合初中學生的特點。比如:在初中生中“追星”現(xiàn)象成風。根據(jù)這一實際,在講授七年級上第五課第三框“我心中的理想形象”時,教師就可以設計“追星有益還是有害”的辯題。
②在辯論開始前,教師應適當點拔,啟發(fā)引導,鼓勵學生不拘泥于課本,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充分展示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
③辯論時,教師可充當主持人,也可以請政治課代表做主持人。辯論切忌走過場,一定要像正規(guī)的辯論一樣,這樣同學們才會認真對待。
④辯論結束時,教師應當對本次辯論進行及時的總結。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說是落實教學要求,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針對正反兩方的同學的表現(xiàn),結合課本知識進行客觀且具有知識延伸性的評價。
“辯論式”課堂可以使學生在激烈的課堂氣氛中不僅掌握知識,拓寬了知識面,還增長了見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參與意識和“主角”意識。
三、將課堂變成“實驗室”。
初中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一般都還不強,一味地進行枯燥乏味的理論傳授,不僅徒勞無益,往往時間長了以后,學生會慢慢地失去了對政治課的興趣,導致上課時沒精打采。那么如何將抽象的理論在潛移默化中傳授給學生呢?我認為如果在政治課中也能引入如物理化學課的實驗環(huán)節(jié),那么一定能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生動活潑的形象行為。
如:在學習“創(chuàng)建新集體需要共同目標團結一致”這一知識點時,就可以引入物理的力和反作用力的實驗。通過兩個學生從兩個相反方向推一張桌子,與從同一方向推一張桌子的對比,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效果。從學生細心觀察實驗,認真思考后得出結論:只有大家心往一處想,往一處這樣方能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功。
四、將課堂變成“小舞臺”。
歌曲、小品、游戲等都是大眾喜歡的文娛形式,在思想政治課中偶爾插入歌曲、小品、游戲,能讓同學們在身心放松的同時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從而指導他們應怎樣正確面對來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問題。
總之,要真正實現(xiàn)素質教育,使學生學會體驗式學習,教師就要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途徑引導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積極參與教學。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創(chuàng)造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xié)作、探索創(chuàng)新的體驗式教學模式,切實改善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枯燥乏味,使學生愛上這門課,主動探索思想政治理論知識。
(河北省大名縣束館鎮(zhèn)冢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