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慧
愛情,有人說,它像曇花一現(xiàn)般美麗而短暫;有人說,它像鉆石般閃耀而永恒。但是無論前者還是后者,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愛情都是無法解讀的。也許,在這明媚而憂傷的青春里,愛情對于我們應該是苦甜參半吧!也許,現(xiàn)在的我們只能從課文中體會那所謂的愛情了!
“一言既出,至死不渝”
忘不了焦仲卿和劉蘭芝對愛情的忠貞。在愚昧而專制的封建大家長焦母眼中,兩人門不當、戶不對,縱使蘭芝是何等的賢良淑德!這是樁不被焦母接受的婚姻,他們的愛情當然也是不被接受的了。
還記得蘭芝說過:“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笨梢?,她對仲卿的愛情是至死不渝的,這是何等的堅持!以至于到最后的兄長逼婚,她以死來明志。蘭芝啊,你雖是個柔弱女子,卻在愛情面前表現(xiàn)得如此堅定、毫不猶豫!
“東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低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边@對年輕的小夫妻,最終并沒有天長地久,而是殉情而終。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忘不了《氓》中的那位被棄的少婦,她與丈夫的愛情,相比而言,就沒有《孔雀東南飛》那般的纏綿悱惻了。面對丈夫的拋棄,她最初是那樣的無奈與痛惜。曾經(jīng)的海誓山盟,如今已事過境遷,一切已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讓人不禁懷疑當年的“信誓旦旦”現(xiàn)在究竟算什么呢?對于一個封建社會的女人而言,她所能做的就是順從自己的丈夫而已,“反抗”根本無濟于事!面對“不思其反”的他,她也只能默默地忍受罷了,正如她所言“七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這也讓我想到一句:愛情面前吃虧的總是女人。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最終,認清了,明白了,對于他,而今的一切已經(jīng)是“亦已焉哉”!
“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十九歲與同郡王弗結婚,嗣后入仕,夫妻琴瑟調(diào)和,甘苦與共。十年后王弗亡故,歸葬于家鄉(xiāng)的祖塋。《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繁闶翘K軾在密州一次夢見亡妻后寫的,此時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與死者雖陰陽兩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如終存在?!安凰剂?,自難忘”看似平常,實則發(fā)自肺腑,十分誠摯。是的,思念已不能形容自己對妻子的感情了,但卻揮之不去,難以忘懷。一正一反,看似無情,其實是死生契闊而不曾一日忘懷啊!這種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無法消除。
愛情,究竟是什么呢?
是《氓》里最初的“信誓旦旦”,是《孔雀東南飛》中的從一而終,還是《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分械闹了啦挥?我想,應該都還不夠吧!并未涉足的我們,也許渴望愛情,但是在沒有了解它之前,是切不可輕易嘗試的。因為愛情很美好,但未成熟的果子總是苦澀的。
有的人用一生的時間信守著當初的諾言,有的人視如兒戲般玩弄著自己的諾言,有的人深深地銘記著自己的諾言。
理想化的愛情人人都向往,但理想中的浪漫刺激并不是愛情的常態(tài),人們常說平平淡淡才是真,愛情何嘗不是如此?只有經(jīng)歷過生活的平淡仍不褪色的愛情才是真正偉大的愛情!
點評:黃慧的這篇《課文中的愛情》,擷取了中學語文課本中的三首經(jīng)典愛情詩篇,或信誓旦旦,或從一而終,或至死不渝,實乃想象愛情的三種方式。作者入乎其內(nèi),又出乎其外,逐一融入自己的理解和闡釋,可謂紙上得來亦不淺。(李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