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琴 黃君敖
[摘要] 目的:分析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價值。方法:對臨床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患側下肢腫脹、疼痛患者,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患者下肢靜脈血管,根據(jù)聲像圖表現(xiàn)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本組共檢出下肢靜脈血栓形成47例,其中,急性血栓27例,占57.4%;亞急性血栓13例,占27.7%;慢性血栓7例,占14.9%。合并下肢靜脈瓣功能不全16例,占34%。結論:急、慢性血栓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特點各異,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作為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首選檢查手段。
[關鍵詞] 彩色多普勒超聲;靜脈瓣功能不全;急、慢性血栓;亞急性血栓
[中圖分類號]R364.1+5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09)07(a)-192-02
我院2004年6月~2008年8月,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患者47例,現(xiàn)就其聲像圖表現(xiàn)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47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齡31~71歲。左下肢35例,右下肢10例,雙下肢2例;17例有外傷、手術史,5例有長期臥床史,9例有生育史,7例有心力衰竭史,無明顯原因9例。臨床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患側下肢腫脹、疼痛。
1.2 超聲檢查
采用儀器為PHILIPS EnVisor-飛凡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7.5~12.0 MHz及3.5 MHz。受檢者平臥位,下肢稍外旋外展。首先從患者腹股溝開始,用7~10 MHz探頭確定股靜脈,然后分別向上掃查到髂外靜脈至髂總靜脈,向下掃查追蹤股淺靜脈、股深靜脈、脛前靜脈,之后腹臥位探查腘靜脈,必要時用3.5 MHz探頭掃查下腔靜脈。在檢查過程中,重點測量髂靜脈、股靜脈、股淺靜脈、股深靜脈、腘靜脈、脛前靜脈。了解血管壁厚度,內膜是否光滑,管腔內有無血栓,血栓形態(tài)、大小、類型及阻塞情況,血流充盈情況,血流信號是否豐富,多普勒頻譜改變及側支循環(huán)情況等,并注意與對側血管進行對比,配合探頭加壓及乏氏試驗來綜合診斷。
2 結果
本組病例中,急性血栓27例(57.4%),亞急性血栓13例(27.7%),慢性血栓7例(14.9%);合并下肢靜脈瓣功能不全16例(34.0%)。
下肢靜脈急性血栓聲像特征:發(fā)病后數(shù)小時至2周內血管腔內血栓形成,本組27例。聲像圖上血栓形成部位血管內徑明顯增寬,探頭加壓后血栓處靜脈管腔不能被壓閉,血管壁清晰、規(guī)整,血栓多為云霧樣回聲或均勻極低回聲,彩色血流可從周邊通過。若管腔內完全阻塞,血栓阻塞段管腔內無血流信號,或擠壓遠端肢體時,顯示少量血流通過。
下肢靜脈亞急性血栓聲像特征:血栓形成數(shù)周以后的血栓為亞急性血栓,本組13例。在聲像圖上血栓回聲較強,由于血栓逐漸收縮溶解,血栓變小且較穩(wěn)定,探頭加壓后血栓處靜脈管腔仍不能被壓閉,彩色多普勒顯示,靜脈腔內血栓處血流信號逐漸增多。
下肢靜脈慢性血栓聲像特征:血栓形成后數(shù)月至數(shù)年不等,本組7例。血栓多為非均質的中等強回聲,形態(tài)不規(guī)則,血栓機化與靜脈管內壁相黏附,靜脈壁呈局限性增厚、毛糙,管腔變小,根據(jù)靜脈血栓再通程度不同,彩色血流信號可部分顯示或完全顯示。
在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后,本組有16例患者伴有靜脈瓣功能不全,二維可見靜脈瓣增厚,回聲增強,活動僵硬,擠壓遠端肢體放松后,瓣膜遠心端可顯示返流信號頻譜,測量返流持續(xù)時間延長。
3 討論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有三:①靜脈血流滯緩;②靜脈壁損傷;③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1-3]。根據(jù)47例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患者的發(fā)病機制驗證了這一點:①外科、婦產(chǎn)科手術及生育后,患者臥床時間較長,使下肢深靜脈血流滯緩。②外傷或手術創(chuàng)傷可引起血管管壁損傷,血流遲緩,在高凝狀態(tài)下形成血栓。③中老年人易患血液易凝的多種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由于血液成分的改變,黏滯度增加,血流速度減慢,導致血栓形成。
本組47例中,根據(jù)血栓回聲的強弱不同分為三種類型[4]:①急性血栓多表現(xiàn)為低回聲,較均勻,此期血栓還不能完全附著于管壁,部分可呈游離狀態(tài),此時極易發(fā)生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因此此期檢查者動作要輕柔,避免加壓,同時應盡量減少患肢的移動。②亞急性血栓多表現(xiàn)為中等不均勻回聲,此期血栓已完全附著于管壁,部分血管可再通,此時在血栓再通部位可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點狀或細小的血流走行于血栓周圍。③慢性血栓表現(xiàn)為回聲增強,不均勻,部分間隔條索狀強回聲,靜脈內壁毛糙增厚,與血栓混成一體,此時可根據(jù)彩色多普勒血流情況來確定血管走向、血栓堵塞程度,此期血栓周圍側支循環(huán)建立,可出現(xiàn)大、小隱靜脈的擴張,若在管腔內同時出現(xiàn)強弱不等多個血栓回聲,多為慢性期繼新鮮血栓形成;此外彩色多普勒配合乏氏試驗可以判斷有無繼發(fā)性深靜脈瓣功能不全。
本組病例中,下肢靜脈血栓左側多于右側,這與左側髂靜脈受到腹主動脈及左髂動脈、腹股溝韌帶壓迫的解剖學相符合[5]。
通過本組研究,應用彩超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應掌握以下幾點:①熟悉血管解剖結構、走行特點,密切注意病史及臨床體征。若整個肢體腫脹,注意檢查髂靜脈、股靜脈,若以小腿腫脹時,應檢查腘靜脈以下靜脈,同時注意與健側對比。②熟練掌握超聲檢查手法,掌握血栓形成的直接與間接征象。③檢查過程中,2D、CDFI、PWD等技術同時應用,注意探頭加壓試驗、乏氏試驗,但對新鮮血栓,探頭加壓要禁忌[5]。
臨床上,對發(fā)病幾小時至3 d以內的血栓,聲像表現(xiàn)為云霧樣回聲或極低回聲,經(jīng)及時擴容、抗凝治療,絕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一旦血栓形成時間較長,血栓機化,變?yōu)閺娀芈暫?內科溶栓治療并不理想,需采取相應的手術取栓治療。因此,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對預后有著極其重要的臨床意義[6]。彩超具有無創(chuàng)、實時、準確及可重復檢查等優(yōu)勢,可作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首選檢查手段。
[參考文獻]
[1]李朝霞,劉振林,劉繼榮.彩色多普勒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體會[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3,5(6):369-370.
[2]舒志松.深靜脈血栓后綜合征的超聲診斷[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4,6(5):301-302.
[3]蘆桂林,郭坤霞,劉成.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斷[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5,7(5):349-350.
[4]周錦友,陳翔,鄧樂勇.下肢靜脈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6,8(12):760-761.
[5]譚旭艷.肢體深靜脈血栓的超聲診斷[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7,9(10):637-638.
[6]周家保,楊敏,方成,等.深靜脈血栓的超聲診斷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8,10(1):69-70.
(收稿日期:20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