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穎
【摘 要】說明文閱讀是中考閱讀中的必考部分,要做好中考說明文閱讀,必須了解說明文的常見考點和解題技巧。
【關(guān)鍵詞】說明對象;特征;說明方法;作用
說明文閱讀是中考閱讀中的必考部分,要做好中考說明文閱讀,必須了解說明文的常見考點和解題技巧??偟恼f來,應(yīng)該怎樣閱讀一篇說明文呢?第一步,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即“抓住每段文字的中心,找出關(guān)鍵性語句”。第二步,“合并同類項”。下面,筆者結(jié)合常見考點來具體談?wù)勂渲械拈喿x方法與技巧。
一、 說明對象
閱讀說明文,首先要準確地把握說明對象。說明對象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具體事物; 二是抽象事理。例如,我們學(xué)過的《中國石拱橋》說明對象就是“中國石拱橋”這個事物;《死海不死》說明對象就是“死海為什么不死”這個事理。這點明確后,會很容易地辨別出前者屬于事物說明文,后者屬于事理說明文。那么,怎樣才能準確地把握說明對象呢?一般從分析標題入手,好多文章的題目就表明了說明對象,當然也有例外,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說明對象并不是“人民英雄”,而是“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對于中考中要求分析的沒有標題的說明文,怎么辦呢?這就需要逐段逐句閱讀課文,找出各段中心,再進行梳理,從而確定說明對象。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文章局部的說明對象視為全文的說明對象。例如:《蜘蛛》一文的說明對象是蜘蛛,而不能以偏概全,只將蜘蛛的習(xí)性作為全文的說明對象。
二、說明對象的特征
說明對象確定后,接著還要進一步重點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這是分析一篇說明文的關(guān)鍵。只有準確地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才能深入理解說明對象。所謂“特征”就是一事物區(qū)別于其它事物的標志。那么,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呢?可以從兩方面入手:1.從標題入手,有的標題在指出說明對象的同時,也指出其特征。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一文,“雄偉”一詞就明確了人民大會堂這個說明對象的特征。2.從材料入手,逐段閱讀,確定各段的關(guān)鍵句,然后歸納小結(jié),自然就清楚了作者介紹了說明對象的特征。對那些沒有明顯關(guān)鍵句的說明文,閱讀時更
需細心琢磨,從中加以提煉??傊?閱讀每段時多問幾次“為什么要介紹這些內(nèi)容”,問題就會很容易解決。
三、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說明事物必須抓住特征,為了更好地說明事物的特征,就必須運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說明方法幾乎是說明文閱讀的必考內(nèi)容,常用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等。對說明方法的考法無外乎兩種:一是指出文段中使用的說明方法;二是說說文段中使用某種說明方法的作用或好處。第一類試題相對簡單,只要掌握了每種說明方法的語言標志就很容易辨認出來。在此總結(jié)如下:舉例子的語言標志是“例如,再如,比如”等;列數(shù)字的語言標志是具體的數(shù)字;打比方的語言標志是“好比,像,是”等;作比較的語言標志是“比”等;分類別的語言標志是“類,分為幾種”等。需要注意的是,一篇說明文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采用不同的說明方法,有時單獨使用,有時幾種綜合使用。當幾種說明方法綜合使用時,必須要區(qū)分出主次。哪一種是主要的,需要從整體著眼,范圍大的那種往往是主要的。第二類試題除了要判定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外,還要說出使用這種說明方法的好處。要解答好這類試題,首先要掌握常用的幾種說明方法的作用,總結(jié)如下:舉例子,具體的說明了……;列數(shù)字,準確地說明了……;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作比較,突出地說明了……;分類別,條理清晰地說明了……;下定義,簡明扼要并科學(xué)的揭示了……的本質(zhì)特征。這些規(guī)律性的內(nèi)容容易掌握,關(guān)鍵是把說明方法所說明的問題準確地找出來。這需要對文段中各個句子的關(guān)系了解得很清楚才行。關(guān)系弄清楚了,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四、說明順序
把事物的特征說清楚,除了需要運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還必須要有合理的說明順序。說明文常用的說明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三種。要想快速地辨別出一篇文章或一個段落的說明順序,首先要清楚表明每種說明順序的標志性詞語:空間順序常用的標志性詞語是“方位詞”,如:“上下、前后、東西南北”等;時間順序常用的標志性詞語是“時間詞”;邏輯順序常用的標志性詞語是表示邏輯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如“因果、主次、總分、遞進”等。其次需要注意的是一篇文章或一個段落,為了說明透徹,將幾種說明順序揉合起來,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介紹紀念碑大碑座上的十幅浮雕時,綜合運用了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這就要求分析時分清主次。主次順序往往存在包含關(guān)系,主要的說明順序包含次要的說明順序。
五、說明語言
在中考試題中多考查說明文中字詞的作用,常見的考查形式有三種:1.加點詞有何表達作用?2.加點詞能否刪掉,為什么?3.加點詞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為什么?這種題目往往要結(jié)合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有時體現(xiàn)語言的生動性)的特點來答題。第二種題型還要加上“刪去后與原意不符”之類的表述;第三種題型還要在答題中比較二者的區(qū)別。在此將三種題型的規(guī)范答題模式歸納為:1.加點詞,準確嚴密(或生動形象)地說明了……;2.加點詞,準確嚴密(或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刪掉后與原意不符;3.加點詞,準確嚴密(或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換成另一個詞后意思變?yōu)椤?這樣與原意不符。
六、說明語段的作用
這種題目答題的角度有二:1.結(jié)構(gòu)上的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啟下,總結(jié)全文(或前文),引出說明對象等。2.內(nèi)容上的作用,多結(jié)合說明方法談:運用什么樣的說明方法說明了哪種事物的什么特征或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