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火巨頭紛紛登陸 臺軍拿出看家武器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 魚 本報特約記者 張學峰
臺北防務展熱鬧的場面
剛結束的第10屆臺北航太暨國防工業(yè)展(臺北防務展)規(guī)模再創(chuàng)紀錄,顯示出經歷多年蕭條的臺灣軍火市場出現(xiàn)反彈勢頭。據(jù)美國《防務新聞》17日報道,正是美國對臺65億美元的巨額軍售清單,促使臺灣防務市場再次“煥發(fā)青春”。不過有專家認為,由于兩岸關系的緩和、大陸國際地位的提升及臺灣島內不佳的經濟形勢,在未來幾年臺灣防務市場的復蘇將很有限,不太可能出現(xiàn)上世紀90年代那種“紅火”場面。
美國軍工巨頭激烈競爭
《防務新聞》這篇題為“沉睡的臺灣軍火市場開始復蘇”的報道稱,去年10月美國公布對臺65億美元的巨額軍售清單促使臺軍火市場升溫,這種復蘇在新一屆的臺北航太暨國防工業(yè)展上已經得到充分展現(xiàn)。由于此次防務展是去年美國通過對臺軍售清單后的首屆臺北防務展,雷神、洛克希德·馬丁、諾斯羅普·格魯曼等美國軍火巨頭紛紛登陸,幾乎為獲得臺軍合同擠破了頭,甚至大有超越臺灣本土軍工企業(yè)、反客為主的感覺。
《防務新聞》的報道詳細描述了美國軍工巨頭們在展覽會上的激烈競爭:L-3公司向臺推銷6架C-27J“斯巴達人”運輸機;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電子系統(tǒng)分部則在展會上重點推出最新的用于F-16的瞄準吊艙、“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火控雷達、導彈告警以及導航系統(tǒng);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則力薦發(fā)展中的“直接攻擊制導火箭”,它可用于“阿帕奇”直升機上。圍繞大宗軍售合同,美國企業(yè)之間也展開激烈競爭。雷神和ITT公司競爭為臺軍F-16A/B戰(zhàn)斗機提供電子戰(zhàn)升級的合同,洛克希德和雷神公司則在競標升級“海龍”級潛艇。
《環(huán)球時報》記者在防務展現(xiàn)場也感受到美國軍火巨頭的熱情。由于以“幻影”系列戰(zhàn)斗機聞名的達索公司和“拉斐特”級護衛(wèi)艦的生產商法國造艦局等法國軍工企業(yè)缺席,美國公司幾乎壟斷這次防務展的外來席位。特別是雷神公司因對臺出售“愛國者”系列導彈而在臺灣聲名顯赫,這次還專門展出一枚“愛國者”導彈的模型,吸引所有與會者的目光。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同樣推出F-16戰(zhàn)斗機的電子吊艙,希望引起臺灣空軍的興趣。
臺展示“探空火箭”藏玄機
在美國企業(yè)的合圍下,臺灣本土企業(yè)更是為了爭口氣,不至于讓臺軍的軍購合同被美國企業(yè)通吃而拿出“壓箱底”的產品。《防務新聞》稱,具有軍方背景的“中山科學研究院”展示了“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和“天弓-3”防空導彈,這是臺軍方第二次向公眾展示這兩種導彈。此外,“中山科學研究院”還展示了一種探空火箭,據(jù)稱主要用于“人造衛(wèi)星國家空間項目實驗室”進行的科學實驗,但是一名臺北防務分析人士說,這種探空火箭就是彈道導彈項目掩人耳目的名稱而已。此外,“中山科學研究院”還展出大量無人航空器,包括首次展出的“中翔”原型機。報道援引參展人員的話說,“陸軍和空軍都對‘中翔無人機表現(xiàn)出極大興趣,我們期待在2010年收到來自軍方的采購決定,潛在訂單為20架?!?/p>
報道稱,臺漢翔公司在與臺灣空軍討論升級兩個聯(lián)隊的IDF戰(zhàn)斗機。漢翔的新聞發(fā)言人說臺空軍已經不再對生產全新的IDF-II“蒼鷹”項目感興趣,他們寧愿將現(xiàn)有的約60架IDF戰(zhàn)機進行升級,重點放在航電設備上。
輝煌恐難再現(xiàn)
臺北防務展由臺灣“國防部”牽頭主辦,向來被認為是臺軍火市場的風向標之一,也曾在臺軍裝備更新?lián)Q代的浪潮中火暴一時。但在陳水扁時期,隨著臺灣本土軍工企業(yè)的沒落和美國對臺軍售政策的調整,臺北防務展也隨之變得冷清,2007年盡管臺軍方宣稱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屆,但實際卻人氣慘淡。而今年臺北防務展的紅火,無論是臺灣軍方還是美國軍工巨頭,自然都樂于看到。
但是分析人士認為,參展國外公司多為美國企業(yè),他們大多只是想搭上美對臺巨額軍售的便車。但在兩岸關系逐漸緩和的情況下,對于這筆高達65億美元的美方軍售大單,臺灣當局未必會照單全收。相對于上世紀90年代,兩岸關系已緩和多了,近幾年臺灣島內經濟形勢也并不樂觀,臺軍缺乏大規(guī)模更新武器的動力和財力,而且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國際地位與日俱增,別國對臺軍售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在此情況下,盡管美國公司可能在一些系統(tǒng)升級計劃上贏得臺軍的合同,但像上世紀90年代那種動輒出售上百架主力戰(zhàn)斗機的局面不太可能出現(xi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