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展華
語言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父母對寶寶的語言充滿了向往,當寶寶第一次喊出爸爸媽媽時,很多家長都激動極了,這確實是寶寶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寶寶之間學習語言的差距是怎么形成的,語言發(fā)展的遲緩與今后的性格有什么關系,以及如何提高寶寶的語言發(fā)展,下面將從這幾方面作以介紹。
語言發(fā)展的遲緩與性格的關系
三歲之前是寶寶成長的關鍵期,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關注寶寶三歲之前的教育,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就是說,通過觀察三歲時候?qū)殞毜男愿裉攸c、學習、記憶力、觀察力,已經(jīng)可以推測到寶寶成人后的生活以及事業(yè)狀況。這個觀點也被我國教育界人士所認可。通過調(diào)查,長大后性格內(nèi)向不愛說話,喜歡研究型或數(shù)字方面工作的人群,小時候普遍語言發(fā)展慢,有的是到三歲才開始會說話。
語言發(fā)展遲緩的寶寶,不喜歡表達,在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時一般使用暴力:要東西時,上去搶,不給就動手打別人。這種現(xiàn)象我們經(jīng)常見到,根源是: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意愿,在別人無法理解自己,自己無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時,他只能向他的手求救。寶寶在1~2歲之間都會經(jīng)歷這樣一個別人無法理解自己的迷茫期。
影響語言發(fā)展的因素
1. 遺傳因素。這是關系寶寶的語言發(fā)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如果父母小時候說話晚,那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很可能也很晚。
2. 性別因素。女孩子普遍會比男孩子說話早,比男孩子語言豐富。
如何促進寶寶的語言發(fā)展
一、在寶寶處于牙牙學語的階段時,他們還不具備語言能力。然而,這個時候?qū)殞氄谀貫檎Z言的產(chǎn)生做著充分的準備。這一階段正是寶寶語言的準備期,也就是前語言期。
爸爸媽媽們可千萬不要小看這個語言的敏感期,因為在這個時期對寶寶有目的地進行語言訓練,會為寶寶今后語言的順利發(fā)展奠定相當大的基礎。所以爸爸媽媽可以根據(jù)寶寶的月齡來發(fā)展寶寶語言產(chǎn)生必需的各種能力。
1. 多和寶寶說說話
不要認為寶寶聽不懂就不說,這個時期不論誰來照看寶寶,一定要利用一切可以與寶寶交流的機會,利用不同的情境,多和寶寶說話。在寶寶不會表達時,家長可以自問自答。比如:“寶寶,你看媽媽手中拿的是什么?對,是小兔子,它有著一對長長的耳朵,媽媽給你說首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堅持和寶寶“嘮嗑”,有一天寶寶一定會給你一個驚喜。
2.教寶寶用食指指物體
在教寶寶認識物體的時候,教給大家一個竅門:媽媽可以教寶寶用食指指物,因為據(jù)科學家研究,嬰兒會用食指指物的時間越早,就越早能表達自己的需要,開口說話。媽媽可以先自己示范用手指寶寶的身體部位,這是寶寶的鼻子,這是寶寶的嘴巴,邊指邊說,然后拉寶寶手指,訓練多次,寶寶就能學會啦!
二、家長對寶寶的體態(tài)語言不要太會意。舉個例子:寶寶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家長就會飛奔過去,把水杯遞到寶寶手中。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當寶寶哭泣有訴求的時候,這對家長往往會產(chǎn)生巨大的力量,速度是何其快。其實,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替寶寶來表達想法,說寶寶是不是渴了,是不是想喝水了,時間長了,寶寶在有需求的時候,就會試著用語言表達。
1.多鼓勵寶寶表達
不論寶寶說的是否清楚和正確,家長要在寶寶想表達的時候,多鼓勵寶寶和引導寶寶表達。有時候你在教寶寶說一個物體時,寶寶當時并沒有表達,那是寶寶自己在悄悄練習呢,下一次寶寶就會給你一個驚喜。
2.建立寶寶的小詞庫
細心的家長可以為寶寶建立寶寶的小詞庫,從寶寶第一次發(fā)音,第一次叫爸爸或者媽媽,都為寶寶做記錄,看寶寶哪些音發(fā)得比較準,哪些音比較繞口,可以有意識地讓寶寶多練習。這個記錄也是寶寶成長的一個見證。
3.家長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
家長是寶寶的第一學習對象,作為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陪寶寶一起學習進步,建立良好的教養(yǎng)方式,以便在嬰兒期就能對兒童語言的發(fā)展起到有效的影響。(本文作者系鄭州天才貝貝早期教育機構(gòu)資深教學顧問早教熱線:0371-69107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