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花
愛是教育的基礎,只有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一個班級既有成績好的學生,又有成績不好的學生。作為科任教師,雖不是班級管理的主要成員,但我覺得也不能放棄對后進生的培養(yǎng)與轉(zhuǎn)化。這些后進生真的無藥可救嗎?或許科任老師的冷眼相看,是把他們推向更為錯誤方向的助力。后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教育者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融融的愛播向他們的心間,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
一、以愛心撫慰他們的心靈
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信息轉(zhuǎn)化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教師的感情投資尤為重要。我從不在學生面前詢問、調(diào)查他們初中時的學習成績,我認為這是教師對學生應有的尊重和愛護。在授課中,我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后進生能夠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調(diào)動他們主動回答問題,表現(xiàn)自己,給自己學習的信心。反之,如果科任教師不關心他們,只想給學習好、表現(xiàn)好的學生機會,那么,這種偏愛會造成一部分學生的自負心理,科任教師的冷淡會強化后進生的自卑心理,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產(chǎn)生隔膜。怎樣才能讓后進生感受到科任教師關心他們、在乎他們呢?課堂提問時,我激勵后進生踴躍發(fā)言,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師教課中,更少有時間開小差;課后作業(yè),我會對后進生的評語稍加改動,多用鼓勵的話語,即使他們?nèi)〉靡稽c點進步也不斷表揚。對屢教不改的,我則寓愛于嚴,嚴中有愛。
二、以誠心贏得他們的信任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與優(yōu)秀生相比,后進生的自尊心更強。因為學習不好或紀律差,長期受冷落、歧視,他們—般都很心虛,心里有話,想說又不敢說,對外界極敏感,但在內(nèi)心深處仍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理解、諒解和信任。因此,一旦后進生犯錯,作為老師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以誠相見,以誠相待,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們。切忌動不動當眾批評、挖苦,或者變相體罰,否則必定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增加轉(zhuǎn)化工作的難度。你一旦了解了后進生的心理,與其真正進行了溝通,他們就會非常愿意親近你,樂于接受你的教育,樂意完成你交給的一切任務。教師的誠心還應表現(xiàn)在對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發(fā)掘和肯定上。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試著吸收后進生擔任課代表,讓他們在管理和完成某項活動的過程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為他們提供展示自身價值、樹立自尊形象的舞臺。實踐證明,這種委以任務的方法不失為轉(zhuǎn)化后進生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使后進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文不值的,產(chǎn)生“科任老師相信我,我就一定要做好”的想法。
三、以耐心期待他們轉(zhuǎn)化
后進生意志力薄弱,自控力差,行為極易反復無常,這是長期形成的,并不是一時能立即改好的。所以,做后進生的思想工作時,不可能通過一次談心就能讓他們徹底改好。遇到后進生不良行為反復地出現(xiàn),科任教師一定要有耐心并客觀分析其反復出現(xiàn)的原因,要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抓住、及時誘導,做到防微杜漸。同時科任教師要耐心教育。當然,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極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為后進生的轉(zhuǎn)化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后進生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即使再差的學生也總有某方面的特長或優(yōu)勢。比如學習差的,他在體育方面也許很好,或在音樂、美術方面有特長,作為教師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fā)掘其身上的潛能,充分肯定,千萬不要吝惜“好話”。積極的評價能使學生的進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進生重新找回自我,獲取克服缺點的勇氣和信心。
有些后進生在轉(zhuǎn)變過程中,由于以前的放任自流已形成習慣,從而感到做一個好學生太難,因此放棄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知難而退”是后進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它阻礙著后進生的進步。教師應該從思想上加以啟迪,給他們前進的動力;為他們講述在逆境中奮進的故事,啟發(fā)他們,讓他們從故事之中汲取力量。另外,還要注意多跟他們談心,與他們探討人生的目的、理想,討論今天的學習與將來的密切關系,使他們認識到現(xiàn)在的學習是為將來打基礎,如果這個基礎打不牢,將來就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讓他們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促使自己不斷進步。對后進生的教育轉(zhuǎn)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一勞永逸,要在他們的行動中看到他們的進步,認真反復抓,耐心抓反復。
尊重和信任后進生,在對后進生的教育問題上,教師要以愛心、耐心、誠心,以濃濃的師愛激勵他們成長,對后進生多一份愛,少一份斥責,這樣一定會取得好的收效。
(責編 周侯辰 英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