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平
[摘要]英語俚語是英語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是英語語言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文化影響語言的內(nèi)在作用,還具有其他詞匯層所無或不全具備的獨特風格,是一種極富文化涵義的詞匯,是英語文化的特殊載體。文章從俚語產(chǎn)生的特定背景和環(huán)境出發(fā),通過幾個側(cè)面對英語俚語的特點和功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俚語;文化特征;語用功能
[中圖分類號]H3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5-0143-02
一、俚語的概念
英語俚語是一種使用頻率較高的語言形式,通常形象生動、表現(xiàn)力強,并富有濃重的文化色彩和內(nèi)在涵義,常常在非正式或活潑、友好的場合中使用。長期以來,人們對俚語的定義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規(guī)范?!杜=颥F(xiàn)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對俚語的定義:一般用于朋友或同事問之談話,但不適于好的寫作或正式場合的字詞;尤指某一·階層人士的慣用語。由此,人們對俚語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有些人以為俚語是粗俗卑陋,難登大雅之堂,甚至是在污染語言,應當全盤否定;而另一些人認為,俚語是生動活潑、形象幽默、簡潔明快的語言形式,應當高度肯定。對俚語持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的態(tài)度都是片面的。不難看出,作為英語學習,如果只通過正規(guī)的課堂和嚴肅的課本教育,是很難真正體會到英語俚語的含義和魅力。
二、暗語、黑話、行話與俚語的關系與差異
大部分俚語的形成源自黑話(argot)、暗語(cant)或行話(jargon)。但是隨著使用環(huán)境和背景的不同,俚語同這三者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昂谠挕?Argot)一詞起源于法語,意為“為數(shù)很少的人才能理解的語言”。這個詞通常會讓人聯(lián)想起犯罪團伙或黑幫社會所用的語言?!鞍嫡Z”(Cant)一詞意為“某一階層、宗派等所用的慣用語、隱語、或術語,目的是為了保守秘密防止他人知道而采用的一種語言形式”。而行話(Jargon)一詞意為“因形式不好或是說得不好而使人難懂的話”。它通常指某個特殊的行業(yè)或某個門道專門的術語,而非此專業(yè)的人一般很難聽懂。雖然很多俚語來自這三種語言形式,但因其在日常用語中頻繁的出現(xiàn),早已被廣大的本族語使用者所認同和接受,并在各自的語言中不斷的重復和使用,所以它同黑活、暗語或行話便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例如單詞“crash”,它原意有“猛烈的墜落或是發(fā)出聲響的巨大的事故”,但在俚語使用中它卻意為“睡覺”。如詞組“crash pad”,就是表示“緊急時睡覺之處”的意思。再例如詞組“kick off”,它本源自足球比賽,意為“以開球的方式開始一場球賽”,但是現(xiàn)在“kick off”可以指開始任何·件事,而不僅僅只是球賽。
三、美國俚語產(chǎn)生的社會文化條件
1表達情感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而俚語作為語言中一個實際存在的組成部分,常常被使用者用來傳遞信息,交流思想,表達特定感情,在熟悉的朋友舉辦的雞尾酒會上與人交談時適度地使用一些俚語就會使氣氛輕松活躍、親密無間,朋友之間的通信也是如此,字里行間穿插著的俚語更具人情味,使收信人讀起來感到比較親切。在美國,住在紐約哈萊姆區(qū)的黑人一般對他們當中那些接受過良好教育的黑人律師或醫(yī)生懷有一定的戒備心理,認為那些人已處于比較優(yōu)越的社會地位,不再與自己有多少共同之處,因而也不十分真誠地對待自己。一位黑人律師在辦公室會見一個不相識的、地位比自己低得多的黑人,他開口就用地道的黑人語言和俚語向那人打招呼:“Hey,baby,How you doinbaby?”,對方立即感到這位律師毫無架子,心情頓時松弛下來,放心地把事情委托給他辦理。
2逆反心理的價值取向
逆反心理的價值取向為俚語的產(chǎn)生提供了動力,由于俚語是以亞文化的形態(tài)公開向主導文化的價值觀進行挑戰(zhàn)的,由此引起了價值觀的沖突,美國人崇尚流行、革新、樂觀、自由、反叛以及個人主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美國人往往會有一種逆反的心理,即越是禁忌的東西人們就越想去沖破、去超越,美國俚語正好順應了這一心態(tài)。因此,它的產(chǎn)生是正常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下思想禁忌的反向推動作用的結(jié)果。所以,語言中越是禁忌的詞在俚語中的表達方式就越豐富,如美語中對死、性愛、個人隱私、貧窮等敏感話題在詞的表達形式方面有不少。美國人創(chuàng)造俚語就是為了打破現(xiàn)有的語言禁忌常規(guī),宣泄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個性,豐富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3崇尚自由追求時尚
俚語不僅能反映出創(chuàng)造者和使用者的個性和內(nèi)心世界,而且能折射出社會和文化現(xiàn)象,能反映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思維方式,美國人具有較強的個性,不怕犯錯誤,勇于探索,充滿好奇心,追求和偏愛新奇的東西,因此他們力圖尋找新穎有力,絢麗多彩,富有生機盎然的詞句。因此美國俚語在其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以對常規(guī)的反叛和對新奇的追求為主要特征,以其大膽新穎的通俗形象見長,美國人在不斷的試驗中,在對新形式的堅定追求中體現(xiàn)其語言特色。美國俚語的這種喜新好奇,從某種程度上又反映出美國人不同于傳統(tǒng)的束縛而樂于自由創(chuàng)新的精神。
4追求喜劇效應
美國俚語以其幽默風趣,生動活潑見長。對于性格開朗的美國人來說,俚語又往往可以避免原來的標準語所呈現(xiàn)的拘謹和感傷,幽默和樂觀正是喜劇所體現(xiàn)的精神,因而美國俚語有音樂喜劇之美稱。美國俚語往往反映其創(chuàng)造者和使用者的個性,一個善于創(chuàng)造和慣于使用俚語的人大多是堅強、活潑和樂觀的,美國人生而具有活潑的民族性格,他們在生活中以幽默詼諧的表達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俚語的幽默輕松和樂觀隨處可見。例如美國海軍士兵把起床號稱為上廁所,因為人一早起床,通常第一件事便是小解。美國俚語生動幽默的成分與美國人的想象力、自信心、樂觀主義和幽默感分不開。
四、俚語的語用功能
1比喻
在口語或文學作品中適當使用一些有比喻意義的俚語詞能豐富語言,活躍氣氛,避免因為使用普通詞語而出現(xiàn)的那種死板、僵硬的局面。英語中的dish原意為盤、碟,現(xiàn)比喻為美麗或性感的女子,如I was thinking this was going to be my favorite dish,(我想這是我最中意的美人兒。)假如用普通詞girl就不能體現(xiàn)出說話者的情感來。再如:“勃然大怒”英文叫做see red。這成語直譯是“看見紅色”,究竟紅色和怒氣有什么關系呢?按這里所謂“紅色”,不是指人們發(fā)怒時臉紅的模樣,而是指斗牛場上斗牛士拿來激怒公牛(bull)的紅斗篷(red cape)。說人家see red,是說他像公牛見到紅斗篷一樣暴怒了,例如;He sees red everytimeI address him asMrGiraffe(我每次稱呼他做長頸鹿先生,他都會勃然大怒的)。
和see red同出一源的另一個成語是like a red rag to a bull(像
紅布之于公牛一樣)。紅布是指觸怒人家的事物,例如:The meremention 0f the word“democracy”is to the party members like a redrag to a bull(一提到“民主”兩個字,黨徒就會冒火了)。couch potato和mall rat是兩個和美國人生活習慣有關的俗語。couch potato指一有時間就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的人。一聲不吭,一動不動,就像一個圓滾滾的土豆。而mall rat當然不會是購物中心的真老鼠,而是指沒事兒老喜歡到mall(大商場)里去逛的人。
2委婉
在某些場合中人們需要用含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以便避免普通詞匯使用得過于直露,而委婉的俚語詞的使用恰好能處理這一關系,美語中關于懷孕的俚語就有不少,如,to beinthefamilyway,tobc in an interesting/certain condition,to be expecting,等等,另如對身體胖者,英語可用portliness。類似的還有:have bedroom eye有一雙性感的眼睛;give someone a black eye把某人打鼻青眼腫tin apig's eye胡說,廢話;have an ear for music有音樂方面的天賦;havea nose for finding something善于發(fā)現(xiàn)某事物tpay though the noset0花很多錢
3夸張
英語俚語詞的使用可以增強諷刺感,加大夸張的力度,來表達說話者的一種強烈的感情色彩,以達到令人震驚的效果,如英語中稱懦夫為chicken;而稱無性感、相貌丑陋的女子為dog;a smokereater的意思為fireman(消防隊員);turkey(火雞),shrimp(蝦)和crab(螃蟹)這三種動物在美國人眼中會是什么人呢?turkey是美國人在Thanksgiving Day和Christmas Day家家都要吃的食物。但是,活的火雞樣子難看,行動又笨拙,所以turkey就用來形容那種愚蠢無用的人。而那種雇用了這些turkey,又不能開除他們的政府或商業(yè)機構就被稱作turkey farm。shrimp常被用于指代那些個子矮小的人或無足輕重的小人物。請看下面的句子:You may callNapoleon a little shrimp,But for a shrimp,he certainly made therest of Europe tremble。而crab因為長相丑陋兇惡,常被用來指那些性格暴躁、脾氣很壞的人。同樣,baby boomer,yuppie(雅皮士),dink(丁克)。sandwich generation這四個詞反映了美國經(jīng)濟和社會變化。二戰(zhàn)結(jié)束后的二十年內(nèi),美國人口激增,那個時期出生的人在美國被稱作baby boomers,因為boom有激增、暴漲之意。
4借代
主要是指借用商標或其它事物以表達言語者的意思,能達到簡潔明了的效果,以此刻劃言語者的性格特征。如英語中的Coke是Cocacola的商標名twheels意思為car。如Those who can not affordwheelsmust hitch ride(買不起汽車的人得搭便車)。nerd和jock是美國學生常用的兩個俗語。nerd的意思和漢語中的“書呆子”類似。這類人聰明勤奮,但卻過于保守嚴肅,在校園里頗讓人瞧不起。jock則恰恰相反。他們魁梧帥氣,很受女孩子們的歡迎,尤其擅長AmericanfOOtbalI和basketball等各種體育運動。當然,校園中也不乏漂亮的girljocks。而egghead這個詞在1952年的美國總統(tǒng)大選中被首次使用。當時的競選雙方分別是二戰(zhàn)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和書生氣十足的伊利諾伊州州長史蒂文森。史蒂文森精心準備的競選演講文字華麗晦澀。只有和他一樣的知識分子才會感興趣。因此對手取笑他說:Sure,all the eggheads love Stevenson,But howmany eggheads do you think there arc,egghead的意思就是指書生氣很足的知識分子。
五、英語押韻俚語
如果一個英國人和你說:I put my tit for tat 0n my crust 0fbread and my daisy roots 0n my plates 0f meat and fell down theapples and pears because I was eIephants trunk,你能理解他的意思嗎?他的實際意思是:I put my hat 0n my head and my boots 0nmy feet and fell down the stairs because I was drunk(我把帽子戴在頭上,將靴子穿在腳上,因為喝醉了,從樓梯上摔了下來)。在這里,他運用的是所謂的英語“押韻俚語”(Cockney Rhyming Slang)其中,titfortst(原義為“針鋒相對”)是hat(帽子)的押韻俚語,同樣,crust of bread(面包片)代替head(頭),daisy roots(雛菊花根)代替boots(靴子),plates 0f meat(肉盤)代替feet(腳),apples andpears(蘋果和梨)代替stairs(樓梯),而elephants trunk(大象鼻子)則代替drunk(喝醉了的)。
押韻俚語(Cockney Rhyming Slang)是英國倫敦下層社會中應用的非正式的口語(Cockney意思為“倫敦佬”,是對倫敦社會下層人士的蔑稱)。這種口語之所以稱為押韻俚語,是因為他們用同正式語押韻的詞來代替正式語。上面例子中的tit for hat就同hat押韻,同樣,crust of bread也同head押韻。
押韻俚語有一個特點,即代替一個正式詞語要用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詞(element)的詞組。其它押韻俚語的例子還有不少。例如:trouble and strife(原義為“麻煩和沖突”)代替wife(妻子),Brussels sprout(原義為“球芽甘藍”)代替SCOUTS(童子軍),以上所說的都是完整的押韻但語,但在實際運用中,倫敦佬們往往用它們的省略形式。值得一提的是,省略的押韻俚語中省略的部分不是其中的第一個詞,而是第二個詞,即用來押韻的那部分。因此,如果一個人說:My plates are killing me其實際意義為My plates 0f meatare killing me,即My feet hurt,。同樣tit for tat可以省略成為1_lcrust 0f bread可省略成crust等等。這樣,文章開頭的那句話也可以說成:I put my tit 0n my crust and my daisy on my plates and felldown the apples because 1 was elephants。以上為典型的英語_押韻俚語。其實英語中有許多可以接受的非正式用法是由押韻俚語升級而來的,而有時甚至說標準英語的人都不知道它們的來源。例如,英語中有Use your loaf(動動腦筋)實際上就是由Use your loaf 0fbread省略而來,即Use your head的押韻俚語。其中l(wèi)oaf 0f bread(面包條)是head(腦筋)的押韻俚語。
俚語是世界上各種語言共存的現(xiàn)象,英語也不例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隨著中國與外界接觸機會的日漸頻繁,在日常生活中,從書刊雜志或是電影電視上隨處都可以聽到或看到英語佃語的使用。只有最大程度的理解并翻譯好這些俚語更能有效的幫助實現(xiàn)成功的跨文化交際。
[責任編輯:孫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