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平
從小我就喜愛歷史,愛“讀史使人明智”這一至理名言,愛歷史的博大精深,愛歷史的波瀾壯闊,愛歷史的滄桑悲壯,愛歷史的輝煌過往。1989年,年僅十九歲的我。從河北師大畢業(yè)后,便開始了我所鐘愛的歷史教學生涯。
二十年的錘煉,我早已把身心融入了歷史教學,我用情感的雙手觸摸歷史的脈搏,和學生一起盡情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一同感悟歷史,思悟今朝,啟迪未來?!涣艘痪渚涓腥说姆胃裕粋€個精彩的教學片段,而最令我難忘的是那堂觸動師生心靈的歷史課。
這還要從“5·12”地震開始說起。2008年5月12日,是永遠令中國人錐心刺骨的日子。那一天,四川汶川山崩地裂,一座座樓房倒塌,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廢墟掩埋,黃河嗚咽,舉國哀泣,同此國殤。那些日子,我陷入了萬分悲痛之中,每次看到電視上一幕幕悲慘的畫面,我心如刀剜,淚如雨下,悲痛之極,奮筆寫下了《震災無情,人間有愛》的文章。
第二天上歷史課時,我滿含淚水、聲音哽咽地將此文讀給我的學生聽,他們有的雙手掩面偷偷擦拭著淚水,有的滿目傷懷,有的滿臉悲情。讀畢,我稍稍平定了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滿懷深情地對學生說:“同學們,這是一場無情的災難,它把多少活生生的生命推進了死亡和痛苦的深淵,此情此景,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揪心地難受?”同學們都默默地點了點頭?!霸谶@場大災大難面前,作為學生的你們應該做些什么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同學們異口同聲地發(fā)出了心底的呼喚?!袄蠋?,我們不能去災區(qū)救災,我們可以捐錢、獻血……”教室里一片沸騰。我打了個手勢,示意同學們靜下來:“同學們,你們的滿腔熱情和甘于奉獻愛心的精神,令我感動?,F(xiàn)在全國各地已經(jīng)掀起了抗震救災的熱潮,今天下午,我們學校也要舉行‘為災區(qū)捐款獻愛心活動,希望你們能獻出你們的愛心,付出你們的行動,不論錢多錢少,都會表達你們對災區(qū)人民的深情厚誼。剛才我們談到了發(fā)生在神州大地的這場天災人禍,這場無情的災難的確給我們帶來了難以愈合的傷痛,它考驗著我們的意志,震撼著國人的心靈。在大難面前,我們沒有袖手旁觀,更沒有屈服退縮,而是展開了一場與大自然的生死搏斗,我們與災區(qū)人民生死不離,心手相牽,共同奏響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凱歌,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中國人民所凝聚的無窮力量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此時,走在學生中間的我,看到了同學們臉上露出了堅定的目光和鎮(zhèn)靜的神情,我的語調(diào)也變得和緩下來。
我順勢轉(zhuǎn)到下一個話題:“請大家想一想,七十一年前的中國同樣面臨著一場巨大的災難,這場民族災難是如何釀成的?中國人民又是如何面對這場災難的?”。此時,學生的激情已被點燃,其中一位學生站起來答道:“這是日本發(fā)動的全面侵華戰(zhàn)爭,當時中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中國人民面對強暴沒有屈服,而是開始了長達八年之久的全民族抗戰(zhàn)?!边@鏗鏘有力的話語激蕩在整個教室。我滿意地點點頭:“答得很好,當時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蹂躪著祖國母親的血肉之軀,山河破碎,大地嗚咽。被燒毀的村莊,被炸毀的城市,萬人坑中的累累白骨……構(gòu)成了當年中國大地上一幕幕悲慘的畫面。在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面前,中國人民沒有屈服。一寸山河一寸血,四億同胞四億兵,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旗幟下,全國各民族人民同仇敵愾,不畏強暴,眾志成城,奮起抗爭,中華民族終于在與強敵的頑強斗爭中實現(xiàn)了浴火重生。今天,我們就復習第三章“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現(xiàn)在讓我們一同穿越時光隧道,回溯那段難忘的歷史,追憶英雄的中華兒女如何贏得這場偉大的民族之戰(zhàn)的勝利。
一堂精彩的歷史課,就這樣在情感的激蕩中拉開序幕,又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匯中慢慢結(jié)束。這種寄情于史、寓情于教的教學方式,既使師生的情感交融與共鳴,又實現(xiàn)了知識與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