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付安 汪榆芳
摘要:本文結合施工企業(yè)工程造價的特點,闡述了如何控制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
關鍵詞:施工階段;工程造價;質量管理
1 前言
工程造價的直意就是一切建設工程的建造價格。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是指建設一項工程預期開支或實際開支的全部固定資產投資費用;從交易對象和實施主體來說是指工程價格。工程造價控制就是按照既定的造價目標,對造價形成過程的一切費用進行嚴格的計算、調節(jié)和監(jiān)督,提示偏差,及時糾正,保證造價目標的實現(xiàn)。
2 施工階段工程造價控制的有效途徑
2.1 按照“量、價”分離原則控制工程直接成本
材料成本控制。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價格控制兩方面。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按定額確定的材料消費量,實行限額領料制度,各班組只能在規(guī)定限額內分期分批領用,如超出限額領料,要分析原因,及時采取糾正措施;鼓勵改進施工技術,推廣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在對工程進行功能分析、對材料進行性能分析的基礎上,力求用價格低的材料代替價格高的材料;認真計量驗收。堅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強現(xiàn)場管理,合理堆放,減少搬運,降低堆放、倉儲損耗。材料價格控制包括:買價控制。通過市行情的調查研究,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貨比三家,擇優(yōu)購料;運費控制。合理組織運輸,就近購料,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法,以降低運輸成本;考慮資金、時間價值,減少資金占用,合理確定進貨批量和批次,盡可能降低材料儲備。
人工費控制。主要從用工數量方面進行控制。第一,根據勞動定額計算出定額用工量,并將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般為5%-10%)一起包給領工員或班組,進行包干控制;第二,要提高生產工人的技術水平和班組的組織管理水平,合理進行勞動組織,減少和避免無效勞動,提高勞動效率,精減人員;第三,對于技術含量較低的單位工程如砌石工程等,可分包給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費。
機械費控制。充分利用現(xiàn)有機械設備、內部近距離合理調度,提高主要機械的利用率,在設備選型配套中,注意一機多用,減少設備維修養(yǎng)護人員的數量和設備零星配件的費用。
2.2 精簡項目機構、合理配置項目部成員、降低間接成本
項目機構的設置要根據工程規(guī)模大小和工程難易程度等因素,按照組織設計原則,因事設職,因職選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選配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員的費用。當前,特別應控制的是項目部的招待費,要根據工作制定出招待標準,從內部做起,嚴格控制。
2.3 加強質量管理 控制質量成本
當前迫切需要的是降低故障成本。因為故障成本是工程質量無缺陷時就會消失的成本,有人把可消失的質量成本喻為“礦中黃金”,以表示其潛力之可貴。我國目前建安工程質量尚低,因而可以開發(fā)的“黃金”資源非常豐富。而且好的質量能樹立良好的企業(yè)形象,為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因此,應十分重視提高工程質量水平,降低質量成本。
2.4 從“開源”原則出發(fā),增加預算收入
認真研究招標文件,樹立明確的時間和成本觀念。在招標中,使用有效報價技巧,以保證報價在具有競爭力的條件下,最終獲取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如在執(zhí)行單價合同時,實用“不平衡報價”的技巧,通過對工程數量變化趨勢的分析,在維持總價不變的前提下,相對于正常報價水平,策略地降低或提高單價。實際施工時數量可能減少的分項工程單價要降低,經計算發(fā)現(xiàn)工程數量在施工中有可能增加的分項工程單價要提高,以便在結算時增加額外收入。
強化索賠觀念,加強索賠管理。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施工企業(yè)面臨著施工風險,特別是承包國際工程時,更離不開索賠。通過索賠,以彌補承包商不應承受的風險損失,使承包工程的合同風險分擔程度趨于合理。為此應強化索賠意識、合同意識、時間和成本觀念,培養(yǎng)索賠的管理能力,提高合理管理水平。
用好調價文件,正確計算價差,及時辦理結算。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各種價格要素由市場調節(jié),在工程建設活動中,價格變化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在工程結算時必須及時、客觀、全面地予以考慮。如果事先確定好調價公式中的各種價格指數及各種可變因素和不變因素的調價比重,則是一種潛在的、比較客觀增加額外收入的方法。
結語:
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自始至終貫穿于施工企業(yè)整個生產過程中,它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工作。它不但需要得到企業(yè)負責人的重視,同時也需要企業(yè)各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密切協(xié)作配合,共同努力完成,為企業(yè)的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