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素形
著名的“蝴蝶效應”是這樣表述的: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爾扇動了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它身邊的空氣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并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使更大范圍內的空氣與其他大氣系統(tǒng)發(fā)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龍卷風的產生。
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其實表現的是一個班級的風貌,這絕不是夸大其辭,可以作為旁證的事例我隨手便能拈來。一天中午,我正踱著步子進班級,一張張小臉神色異常,有的顯露嚴肅,有的漲得微紅,有的稍掛慌張。問明原因,學生的回答讓我感動:“老師,潘麗芬在清潔區(qū)不小心丟了紙屑,班級可能扣分了……”這個真實的細節(jié)或許會被許多班主任忽視,因為它太微不足道了,不就是孩子們打小報告嘛,甚至可能被眼前的扣分迷亂了雙眼,接下來就是抓來這個違紀的孩子批評教化。而在那一刻我感到的卻是:孩子們太懂事了,一個小小的損害班級的行為居然讓他們這么難過。我沒有訓斥,而是與他們一樣難過地說了句:“真的嗎?”我看見了當時在場的潘麗芬慚愧地趴在桌子上,我體會到在孩子們心中。班級的一切重于泰山。
平時總能聽到其他老師夸贊:錢老師,你班的孩子怎么這么乖,這么知道學習啊!夸贊不是憑空而來的,孩子生活中和學習中的點點滴滴我都會關心,洞察他們在這一過程中的細微表現,用這些細微表現中的有利因素達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我把它歸結為“習慣源于行動細節(jié),交流源于心靈細節(jié),信服源于人格細節(jié)”。
習慣源于行動細節(jié)
細節(jié)一:說起來真可笑,如果要上一節(jié)“標準”的語文課,我的語文課絕不標準,課前的問候幾乎沒有,一進教室,我總是擺擺孩子們課間弄歪斜的課桌,撿拾撿拾地面上不易發(fā)現的紙屑,然后什么也不說,就開始上課,如果有興致的話還會幽他們一默:服務工作完畢,讓你們久等了。就因為我的這個“雅興”,幾年來雖然我班人數多,課前孩子們都能“為我”保持外觀干凈整齊,精神飽滿的形象??芍^“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細節(jié)二:記得孩子們還是一年級的時候,丟三落四的,今天李阿東丟語文課本,明天季阿西丟數學課本,惱于心,不得發(fā)作,長此以往,那怎么得了?訓是沒用了,他們不是機器。我也非遙控,干脆順勢而為之,只要有孩子報告自己的書丟了,我就大動干戈:神情弄得比丟了書的孩子還緊張,然后大興搜尋工作,所有的孩子翻包搜屜,檢查是否拿錯了。真奇怪,這個“工程”花的時間不多,沒訓斥,也沒抱怨。孩子們還真的非常重視起保管好書本來了。
細節(jié)三: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不愛做作業(yè),是農村孩子的通病。撇開課堂教學這塊先不講,每天我總是場面隆重,讓組長當著全班分類報告作業(yè)情況,要做到聲音響亮,神情莊重。這時組長就像軍長那樣顯得很有威懾力,孩子們怕成為組長口中的黑名單。作業(yè)完成的程度總是比其他班級好。
注重孩子的每一個行動,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特別是我們小學教師,天天與學生打交道,天天管的是小孩子那些不上眼的事?!皩W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教育過程中有許多有待開掘的細節(jié),學生的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手勢,一次低頭,甚至是一件飾品,都有可能成為讓我們?yōu)橹徽竦木始毠?jié)。我們要敏銳地發(fā)現學生身上顯露出的教育細節(jié),耐心地扣問,靜靜地傾聽,深入地挖掘,在細節(jié)上做文章,于細微之處見精神。這樣,教育就會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就能贏得學生的陣陣掌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實上,教育的個性就蘊藏在那些生動鮮活、精彩迷人的細節(jié)中。
變流源于心靈細節(jié)
當我們的一舉一動可能對學生造成或深或淺的影響時,“教師”兩字怎么能不讓人感到沉重呢?曾聽葉讕教授這樣描繪教育:“當學生茫無頭緒時,我能否給他們以啟迪?當學生沒有信心時,我能否喚起他們的力量?我能否從學生的眼中讀出愿望?我能否聽出學生回答中的創(chuàng)造?”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比咧校瑐鞯罏橄?,我們的教育要能觸摸孩子的心靈。撥動他們內心求上、求善的那根弦。硬管理中的《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及校紀、班規(guī)的各種量化考核制度等就是“一紙空文”。
細節(jié)一:那是一個學期的開學初,A轉到了我們班,她清秀中帶著文靜,很招人喜愛。課堂上叫她發(fā)言,真令人心疼,微弱的聲音伴著微微顫抖的雙手和雙腳。其他孩子也好一場唏噓——期待與現實相差太大了。我伸手緊緊地握住A的手,稍作持續(xù),一邊提高音調:“慢慢說。別著急,同學們都在聽?!币院蟮娜兆又?,我總是找借口讓她幫我端端椅子,拿拿茶杯什么的,她特別愿意,喜滋滋的,動作也那么諧調,課間還時常發(fā)現她與同學們樂呵呵地從外面回來。
細節(jié)二:B調皮、活潑、聰明、表現欲強,就是不愛做作業(yè),總是不按時完成,我軟硬兼施(包括與不識字的家長溝通過好幾次),屢教屢敗,最后只好“鋌而走險”——把他“冷凍”起來,上課他舉手發(fā)言我故意“視而不見”,下課他找我搭話,我“愛理不理”,特別是他的作業(yè)組長匯報他的情況我就“充耳不聞”,但我的“心”始終沒離開過他,沒完成的作業(yè)總是悄悄地讓學習委員給督促好,同時讓學習委員輔以“威嚇”(大有班主任讓你自生自滅,你好自為之之勢)。他還真有點怕我不理他,使他成為沒人關心的“孤兒”,那幾天作業(yè)默默地完成,總是閃巴著眼睛期望我的關注,我“見好就收”。他好開心,很珍視自己這種態(tài)度換來的“愛”,就像一個沒媽的孩子重新獲得母愛一般。我也好開心,我能成為他學習生活中的“悅己者”。
就那么輕輕一握,那么淡淡的“冷落”,看似平淡如水,柔若無骨,卻能感化孩子學習生活中的“頑疾”。孩子生活有勇氣了,感到快樂了,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是老師用最真誠的心最真摯的愛作為溝通的橋梁,使彼岸的他們信任你,依賴你,大膽地奔向你。在教育中,我們就應“亦步亦趨”地琢磨著孩子們每一個行動上的所思所想,發(fā)揮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感化作用。
信服源于人格細節(jié)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對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詮釋。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體會到:人格力量是當好教師特別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基礎。教師的人格是在與孩子日復一日的相處中呈現的,并非某一日的“羅列”。所以我平時是這么為人師的——
微笑:在每次進課堂之前微笑,在和每一個學生談話時微笑,在和每一個認識或不認識的學生打招呼時微笑。這微笑并非擠出來的,它源于責任,源于自信。
信任:相信每一個學生內心都有被欣賞的渴望,相信每個班委都可以獨當一面,相信適當的教育可以挽救每一個有著不良習慣的學生,相信生活并不總是枯燥乏味疲憊不堪,相信有耕耘就會有收獲。這樣,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就不會先入為主地把他看作一個差生,就不會像一個警察看管囚犯一樣從后門偷偷監(jiān)視自己的學生,就不會動輒怒火沖天對學生惡語相向,就不會發(fā)生許多不該發(fā)生的沖突。班級中誰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孩子們從心理上感到很安全。白××有管理班級日常事務的辛苦,葉××有負責早讀帶讀的功勞,季××有展示自己表演才能的責任,鐘××有出板報的苦勞……孩子們喜歡這樣,他們互相爭取,互相長進。
能干:課堂上“身臨其境”,亦或是“語驚四座”。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獨有的才能,通過課堂的感染使孩子了解你,敬佩你,領略言傳身教的奧妙。在《觀潮》《長城》《秦兵馬俑》中讓學生知道你有帶領他們領略祖國風光和祖國人文的本領,讓他們感受你熱愛祖國的那一份感情;在《中彩那天》《尊嚴》中讓孩子與你交流語文語言的美麗,探討誠信、尊嚴的可貴;在《觸摸春天》《生命、生命》中積累語言,品感生命的意義。接手學校事務,干脆果斷,雷厲風行,所以,我的班級格言、班級美德培養(yǎng)目標、讀書角、班費籌集、各種獎勵、班級日志、班級文化建設等。都能夠有質量地按時完成。
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者則不能教人。教師應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筑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格去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品格。
學生是什么?在有遠見的教師眼中,他們是提前十年與你認識的演藝明星;他們是提前二十年與你認識的博士生導師;他們是提前三十年與你認識的商界巨子;甚至他們是提前四十年與你認識的國家領袖。只不過,他們以頑皮和大智若愚的面具與你狹隘的人才觀開著玩笑罷了。我們的講臺下只有兩種人:學業(yè)優(yōu)秀的學生都是天才,學業(yè)落后的都是天才的父母。所以我們時刻不能把這些演藝明星、博士生導師、商界巨子,國家領袖,天才的父母給予怠慢,在對他們的教育引導過程中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給予呵護、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