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芳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工作要求人們通過團隊的合作完成,個人的力量將顯得孤立無援,在這種時候,合作能力將比其他的專業(yè)技能顯得更重要。幼兒將來要在社會上立足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力量,就必須學會與他人合作,將自己融入集體中,用集體的力量和智慧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幼兒時期正是人的合作素質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對幼兒進行合作訓練的最佳時期。因此,在幼兒園里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促進其發(fā)展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為幼兒創(chuàng)造合作的機會
1.要為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找到生根發(fā)芽的土壤,創(chuàng)造其發(fā)展的物質條件,這是培養(yǎng)合作能力的前提。
獨生子女任性、自私、處處以我為中心等現象比較嚴重。因此,為幼兒創(chuàng)造合作的機會就尤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在一起游戲、學習的機會是很多的,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幼兒創(chuàng)造、提供與同伴合作學習和游戲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合作。比如,引導幼兒根據主題“我們在春天里”進行小組作畫,在這當中幼兒必須學習相互協(xié)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構圖上、色彩上、內容上達到協(xié)調一致,共同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2.把幼兒合作的培養(yǎng)貫穿在幼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
如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必須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如此才能使游戲順利進行下去;日常生活中的共抬桌子、共搬玩具筐、互疊被子,還有大帶小的交往活動,都可以為幼兒提供大量的學習與實踐合作的機會。教師既不要放過每一次讓幼兒合作的機會,又要有意識地為幼兒創(chuàng)造、提供合作的機會。
二、為幼兒樹立合作的榜樣
1.教師間的合作。
教師在幼兒心目中有著很高的威信,教師的言行、舉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教師的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會對幼兒產生直接的影響。如在我們開展主題活動時,兩位教師間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一位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操作活動,另一位教師主動幫著擺放、分發(fā)材料,這就在無形中為幼兒提供了積極的行為榜樣。
2.家庭中的合作。
家長是幼兒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源,因此,家長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為自己的孩子樹立正面的榜樣。平時,可讓孩子參與與家人的合作,并讓他體會到自己付出的那一部分合作行為為完成任務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樂于合作、善于合作。
3.同伴的榜樣作用。
成人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其實,幼兒們接觸最多的還是自己的同伴。因此,同伴也是幼兒學習的榜樣。教師在日常只要多用心觀察,對于有合作行為或有合作意識的幼兒給予積極評價和鼓勵。這樣就能使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激發(fā)起其他幼兒的學習動機。有時我們會發(fā)現,在合作游戲時,幼兒經常通過觀察模仿學習其他幼兒的合作行為。如在游戲“接力棒”中,幼兒之間需要相互配合,注意速度,任務才能順利完成。對此我們就要抓住此機會,對幼兒進行引導:吸取勝者的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發(fā)揮團隊的合作精神。平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合作能力強的幼兒與合作能力弱的幼兒一起游戲,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使幼兒的合作能力在榜樣的促進和帶領下得到提高。
三、為幼兒指引正確的合作方法
幼兒可能不會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發(fā)地表現出合作行為,也可能不知如何合作。這就需要教師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指導幼兒怎樣進行合作。
1.讓幼兒學會用語言交流。
通過語言交流就某一個共同話題或任務交換意見,展開討論,通過語言交流使彼此建立起更深入廣泛的聯(lián)系,加深印象,以更好地合作。比如,玩積木或角色游戲前,應讓幼兒一起商量,分工合作,用語言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要求和愿望,這樣他們才能與別人溝通,更好地滿足自己的需要。有了豐富的語言交流經驗,幼兒才能在游戲進程中更好地與同伴交流。日常生活中可開展社會性活動如《分享快樂》、《團結力量大》等,讓幼兒在討論中了解團結、分享的快樂,在情景表演中親身體驗這一快樂。
2.讓幼兒學會分享與協(xié)調沖突。
在家庭中,幼兒扮演者“小太陽”、“小皇帝”的角色,在生活中處處體現著“獨”的一面,這種天然的優(yōu)越感,使他們出現了性格孤僻、以自我為中心,不愿也不會與他人合作的異化現象。幼兒常用告狀或爭吵的方式解決問題,根本不會分享,何談合作?因此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意識與能力。
(1)引導幼兒玩同一種玩具,養(yǎng)成分享的好習慣。采取小組輪流使用的方法,給幼兒一定的時間,在規(guī)定的時間結束后,就必須交換,以消除幼兒獨占的意識。同一組幼兒若出現爭搶情況,不鼓勵幼兒告狀。在幼兒爭搶時,教師應引導幼兒明白分享的道理,讓幼兒自己解決沖突。
(2)引導幼兒克服自我中心思維傾向,學會理解、欣賞他人,學會寬容,學會互助和支持??朔晕抑行乃季S傾向,克服“獨”的特點除了讓幼兒學會分享外,還能培養(yǎng)幼兒理解尊重他人,并學會欣賞他人的觀點,學會寬容的品格。如讓幼兒多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多以競賽的形式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多說說別人觀點的好處等,這樣才能在活動中與同伴達成共識,達到最好的溝通、合作效果。
四、讓幼兒體會到合作的愉悅
幼兒之間一旦合作,往往就會帶來愉快的效果,這對幼兒鞏固、強化合作行為進而產生更多的合作行為是極為重要的。但幼兒自己往往不能明顯感覺到。因此,教師看到幼兒能與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協(xié)商,或詢問,或建議,或共享,或給以幫助,或求助時,應注意引導幼兒感受合作的成果,體驗其中的樂趣,激發(fā)幼兒進一步合作的內在動機,使合作行為更加穩(wěn)定、自覺化。尤其是比較這次合作的成功與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兒體會到合作的快樂與必要。
總之,幼兒合作能力是一種品德培養(yǎng),對幼兒一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我們要從激發(fā)幼兒的合作興趣出發(fā),有目的地為幼兒創(chuàng)造各種合作機會,讓他們身處其中,受到熏陶,更好地掌握合作的技巧,感受到合作是一種快樂的享受過程,是一種交往的有力武器,從而為幼兒良好的個性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