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俊
有一種能力,你一定希望擁有。有了它,福爾摩斯初見華生就可以根據(jù)他的外在特征辨別出他的職業(yè),《Lie To Me》中的心理學家就可以根據(jù)犯罪嫌疑人的表情判斷對方是否撒謊。而在日常生活中,你便可以隨時update時尚趨勢、經(jīng)濟氛圍,甚至老板心情。它就是觀察力。
對一個正常人來說,70%的信息都依賴視覺。如果觀察力不行,獲得的信息就比較有限,想作出正確的判斷自然難上加難。幼兒期是觀察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父母們可別疏忽了孩子這方面的培養(yǎng)哦!
觀察力是天生的嗎?
劉女士:33歲美資公司人女兒3歲
我覺得小孩子的觀察力比大人強,可能他們不像我們這樣干什么都急匆匆的,他們的任務就是到處看、玩。上次帶女兒去幼兒園,路過的一家店換了標牌,顏色變淺變新了一點,女兒馬上就發(fā)現(xiàn)了,我還是在她的提醒下才注意到的。
說到觀察力的培養(yǎng),我沒什么想法,很羨慕觀察力強的人,這應該屬于天生的吧?
點評:孩子的細節(jié)觀察力比大人強,一方面是因為大人在判斷事情時更多依靠經(jīng)驗。常忽略細節(jié),另一方面是孩子處于積極吸收信息的階段,比懷有心事的大人能觀察到更多的東西。不過,孩子缺乏把握整體特征的能力,不懂得如何有技巧地觀察事物,這些要靠大人指導和培養(yǎng)。
觀察的方法有哪些?
陳群34歲律師事務所職員兒子3歲
我?guī)е⒆右黄鸱N太陽花,從撒種到發(fā)芽。再到開花、結種子,幾個月時間里,我們拍了很多照片。孩子因為這次種花的經(jīng)歷,對種植產(chǎn)生了很大興趣。
我覺得,觀察就是要給孩子提供一個環(huán)境,教給孩子一些觀察的方法,然后讓他自己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知識。
點評:這種觀察屬于長期、間斷觀察法,可以讓孩子深入持久地感受到變化。觀察的方法還有“有序法”和“比較法”。孩子因為年紀小,在觀察時常常抓不住重點,被細節(jié)吸引,所以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按照一定的順序去觀察,比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而“比較法”則能夠讓孩子抓住物體之間的差異。這些方法都有利于孩子在觀察和思索方面更加條理化。另外,記得要經(jīng)常給孩子鼓勵,有了鼓勵,孩子才會越來越有觀察和探究的動力。
培養(yǎng)觀察力要花錢嗎?
彬彬媽30歲公務員兒子2歲半
我們小時候可沒有過這樣的訓練。幼兒園老師說,家長有空的時候要帶孩子去大自然中看看,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我看到一些書上還說,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最好是買那種圖畫書,孩子因為有興趣,所以會看得很仔細。我覺得吧,現(xiàn)在的孩子太累了,什么都要培養(yǎng),每培養(yǎng)一項能力就要花很多錢和精力,太麻煩。
點評:觀察力對孩子的智力開發(fā)有極大的影響,父母們可別忽視了這一點。而且培養(yǎng)觀察力并不需要花費多少金錢,只要父母善于用“巧力”,在家中就能找到唾手可得的培訓材料。家里有螞蟻出沒?沒關系,拿一點面包屑、餅干屑,帶著孩子觀察,看小螞蟻們是如何一隊隊搬運糧食回巢的?他們是如何不說話就傳遞信息的?還可以把電腦小游戲“連連看”的游戲帶到生活中來,比如把一堆水果擺放在一起,讓孩子找出相同的水果,并且讓孩子描述,他眼中的梨和蘋果有什么區(qū)別。你在疊衣服的時候也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分類能力,什么是褲子,什么是上衣,哪些是寶寶的,哪些是爸媽的。
怎樣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
秋實32歲銀行職員兒子2歲
我經(jīng)常跟孩子玩。也看了一些幼教書,對教育孩子方面也有點自己的想法。有時候,我很想帶著孩子觀察世界,把很多知識傳遞給他,可結果很受挫。比如,讓他看看新買的一幅畫,我說:“寶寶,你看畫里的小姑娘在干什么?”他看兩眼,扭頭就跑開了,花工夫再把他吸引過來,他還是隨便用手亂摸兩下就獨自玩去了。
點評:孩子在觀察力方面有著自己的特點,他們持續(xù)觀察圖片的時間很短,如果是不感興趣的圖片,時間就更加少了。如果爸媽希望調(diào)動孩子觀察的積極性,首先得為他準備感興趣的圖片,那些顏色鮮明、圖案內(nèi)容是他平時關注的畫作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孩子一般很少會自覺地為某一個目的去觀察,他們?nèi)菀资艿角榫w、興趣的支配而常常更換觀察對象。做父母的得想辦法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比如設置游戲目標,問一些問題等,誰答得又快又準就有獎勵。
畫畫能提高觀察力嗎?
Pink 33歲幼兒老師女兒3歲
我覺得最好的培養(yǎng)觀察力的方法就是畫畫。女兒要畫水果,我就給她一個橘子,讓她小手摸一摸,放在鼻子下面聞一聞。因為帶有目的,所以她觀察得特別仔細。我感覺孩子學畫畫以后變得更加聰明了,隨便看一眼什么圖片,獲得的信息量就特別大,記憶力也很好。
點評:畫畫是在已有的形象感受上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這些經(jīng)驗感受首先來源于觀察,所以畫畫可以在無形中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因為要依葫蘆畫瓢,所以孩子得仔細觀察,從而能夠留意到以往沒有留意的事物和細節(jié)。長期的圖像觀察經(jīng)驗也增強了孩子右腦記憶的能力,對畫面信息更加敏感,記憶力自然也會有提升。而且因為要學繪畫,讓孩子有了更多走進視覺刺激豐富的環(huán)境的機會,觀察體驗也隨之更加深刻。另外。你還可以試著讓孩子進行觀察描述,對觀察和記憶也有很好的幫助。比如,一邊觀察魚缸里的熱帶魚,一邊讓孩子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這樣,觀察就不僅有視覺參與,也有了語言參與,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孩子觀察和語言表達的條理性。
Tips:培養(yǎng)寶寶觀察力的2個“知道”
知道一:幫孩子“抓”特征
小孩子觀察事物是缺乏系統(tǒng)性和概括性的。想讓孩子抓住事物的特征,你一定要教給他們一些觀察的技能。
1掌握方位詞。上、下、左、右、前、后,只有掌握了這些詞語,孩子才能更好地描述他所看到的事物,并且在觀察時更加有條理感。比如,讓孩子把凳子上面的綠色積木拿過來,或者和孩子一起數(shù)腳下有幾個影子,觀察大樹左邊有幾棵樹,右邊有幾棵樹……
2掌握數(shù)目詞。1個還是3個,你得讓孩子熟練掌握。讓孩子給大家分糖果,比一比誰的多誰的少;讓孩子數(shù)一數(shù)不同水果的數(shù)目,蘋果幾個,梨子幾個。這些練習可以讓孩子對數(shù)目和多少更加敏感。
3掌握對比詞。什么比什么大,什么比什么小,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矮。媽媽比爸爸矮,媽媽比寶寶高,饅頭比面包小,窗戶比門大……孩子通過比較,學會了以對比的角度觀察事物,更容易找到事物之間的相同和相異。
4通過多提問題引導孩子。比如,帶孩子去動物園,你可以問孩子,熊貓的眼睛是什么顏色的?長頸鹿的脖子長在什么地方?他們正在干什么?
知道二:幼兒觀察的特點
1與靜態(tài)的物體相比,孩子更喜歡觀察活動的物體。比如搬家的小螞蟻、游來游去的熱帶魚、追逐玩耍的小狗小貓,或者可以活動的玩具等,那些靜態(tài)的物體更容易讓孩子走神。
2與顏色單調(diào)、界限模糊的畫面相比,孩子更喜歡觀察顏色鮮艷、對比強烈的畫面。他們喜歡用大紅、鮮藍、艷黃、橘色、翠綠等色彩描繪的圖畫。這跟孩子的視覺發(fā)展還不成熟有關,他們喜歡看那些大且清晰的物體,不喜歡看小而模糊的物體。
3孩子容易被細節(jié)吸引,不善于從整體出發(fā)進行觀察,比如他們觀察人物時。可能更容易被發(fā)卡、鞋子等吸引。
4孩子更容易分辨出差別大的物體,不容易觀察到差別小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