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鳳華
在鄉(xiāng)村教書,我對蘆葦可謂情有獨鐘。蘆葦像自由的精靈,在遠離世俗的淡泊中,獨守一方瘠土。蘆葦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詩意一縷縷地挑亮,密密的蘆花像一片片燦爛的微笑,將野地的清苦和寧靜濃縮成亙古的沉默。芊芊蘆葦,在灘涂上扎根,無拘無束:在纖橋旁搖曳,蓬蓬勃勃,從蒼翠的湖綠漸漸化為凝重的墨色,卻依舊亭亭玉立,倩影婆娑。白發(fā)蒼蒼的蘆葦,是樵子擔上悠然飄起的一縷陽光,是村姑眉宇間揮之不去的一抹蒼涼的嫵媚。蘆葦不擇環(huán)境而棲身,不懼風雨而挺立,不逐名利而生長,不賣弄矯情而溫柔,柔弱里蘊涵著剛毅,樸實中透著靈性。它雖沒有禾苗的嬌寵與尊貴,卻多了一份自立與豪放:雖少了點竹子的抱負與偉岸,卻濃縮了竹子的氣節(jié)與骨影,以執(zhí)著的追求笑迎漫天朝霞,點綴江山秀美的畫卷,揭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永恒,使人的心靈在塵囂中不意間凈化,在失意的傷痛中頓悟。
帕斯卡爾說:“一個人不過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蘆葦,但這是一只會思考的蘆葦。人因思想而偉大?!笔堑?,人與蘆葦何其相似!《不跪著教書》一書的作者吳非老師認為,“語文老師應當是思想者。語文課應當擔負起思想啟蒙的任務”?!敖處熑绻麤]有思想,那么,學校便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養(yǎng)馴服的思想奴隸。如果教師是跪著的,他的學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苯處熓枪ぷ髡摺趧诱?、指導者,但教師最起碼的應該是一個思想者。一位教師的價值,不在于其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其用心教了多少年書。
教育界頗有建樹的名師、大家無一不是善于思考的楷模。著名特級教師于漪上完每節(jié)課都寫教后感,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挑剔”。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反思傳統(tǒng)教育教學思想,提出了讓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出神入化的教書育人藝術。陶行知先生對導師杜威的教育思想也不是衣缽全承,而是科學地揚棄。
盧瑟福是現代原子物理學的奠基人。一天深夜,他偶然發(fā)現一位學生還在埋頭做實驗,便好奇地問:“上午你在干什么?”學生回答:“在做實驗?!薄跋挛缒?”“做實驗。”盧瑟福不禁皺起了眉頭,繼續(xù)追問:“那晚上呢?”“也在做實驗。”盧瑟福大為惱火,厲聲斥責:“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實驗,什么時間用于思考呢?”勤奮遭到斥責,看似委屈,實際上很有道理。
很多時候,我們的歲月淹沒在仿佛很有價值的忙碌之中,卻不情愿拿出時間進行思考,以至于實踐上少有突破?,F實中,勤奮的教師很多。他們起早貪黑地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輔導學生……整天忙得連軸轉。但光有勤奮是不行的,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提高不快,原因很多,缺少一大批有思想、有主見的教師是重要原因之一。有思想的教師懂得教育規(guī)律,懂得按照教育規(guī)律辦事,懂得按照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進行教育教學。他們會思考用什么樣的方式教學是學生能夠接受、愿意接受的:他們會思考怎樣教育才會讓學生感到如沐春風、如淋甘露;他們的眼睛既看到學生的缺點,更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讓我們做一株秀逸的蘆葦,自在地搖曳,自由地思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