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元春
摘要:無論是聽力、閱讀理解還是寫作,都必須以扎實的語法知識為基礎。由于語言輸入的不足,學生無法像幼兒學母語那樣自行形成語言能力,必須要有正確的規(guī)則的指導,才能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掌握語言。在新課標的理念之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法能力和語言能力,尋求更好的英語語法教學方法或途徑是每一個英語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論文重點探討新課標下的中學英語語法教學,重點落實在怎樣教好語法、怎樣使語法教學受到學生的歡迎方面。
關鍵詞:中學英語 語法
一直以來,中學生對英語語法學習的感覺就是枯燥,缺乏學習的動力,因此有排斥心理,教學效果不夠理想.這就要求教師在新課標下的語法教學中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根據(jù)學生的程度,根據(jù)教學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法。筆者根據(jù)自身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幾種語法教學方法:
一、情景法語法教學方法
在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中,教師是中心。課堂上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做練習,對答案,這樣一個教學模式,課堂上氣氛往往很沉悶,學生對所學語法知識也容易遺忘,教學效果不理想。隨著功能法和交際教學法的發(fā)展,特別是近些年高考試題的變化,教師們越來越意識到教語法的真正目的在于讓學生用正確的語言形式進行交流,也就是說,語法教學所關注的并不是語言形式語法知識本身,而是人們在特定的場合和情景中如何運用語言形式達到交流的目的。因此,教師不應只教語言結構,而應在教學中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含有所教語法知識的語言情景,給學生使用語言的情景和機會,與學生互動,讓學生感悟,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滲透強化語法知識,從而達到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zhuǎn)變,不但使學生學得輕松,而且牢固掌握所學語法知識,從而達到語法教學的最佳境界。
以教學虛擬語氣為例,首先讓學生回憶了他們小時候就聽過的《灰姑娘》的故事,然后問他們一些問題:
How many main char acter sare
there in the story?
What do you think ofthe cruelstep
mother and the two sisters?
在學生們熱烈的回答中找到了答案后,老師又說:
Nowlets suppose you are anoth
er girl whose name is Wish Ella(希望姑娘),now its time for you toex
press your wishes.use thes truc ture
I wish I were——now.I would——I had done——last night.
當老師把故事中主人公的命運放在學生自己身上時,學生們有多少美好的希望啊!例如:
I wish the prince had kissed melast
night.I wish I would marry the pri
nce.I wish I were beautiful.
就在同學們表達的美好愿望中一節(jié)課結束了:而學生們也已對這一句型運用自如了。又如:在教學情態(tài)動詞can(could).may(might),must表示猜測這一語法現(xiàn)象時,老師可以首先給班里的學生準備了這樣一個語境:昨晚你們的老師Li沒在家,請你們猜一下:她昨晚去哪里了?然后老師自己首先作了一些猜測,因為teacher Li是學生熟悉而親近的老師,他們非常感興趣,可想而知,他們的猜測是熱烈而風趣的:
She must have gone to the cinema last night.She cant have come to our classroom last night,F(xiàn)or Miss Jiang was here then.She might have quarreled with her husband and might have stayed with her friends.
各種各樣的猜測若得同學們發(fā)出了陣陣歡快的笑聲,而就在這種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同學們掌握了這一重要的常用的語法內(nèi)容,而Li昨晚的“經(jīng)歷”更讓他們甚至終生難忘!最后筆者帶著學生們歸納并總結出:must用于肯定句表100%肯定;can(could)用于否定句表示100%否定以及疑問句;may(might)就是表示不確定,也許只有50%把握;如果對現(xiàn)在猜測,就用這些情態(tài)動詞+動詞原形;若對過去發(fā)生的事猜測則要用這些情態(tài)動詞+havedone結構。情景的設置可以改變沉悶的語法課堂氛圍,引發(fā)學生表達思想的欲望,將枯燥的抽象內(nèi)容,寓于一個值得探究的情景之中,使英語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
二、游戲法
把語法教學融入游戲中,讓學生邊游戲邊學習,有利于突破語法教學的重點難點,使學生在和諧歡快的課堂氣氛中不再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在游戲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的潛力得到充分挖掘,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fā)揮,他們平時學到的知識也能得到充分運用,教學效果也明顯提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如:在教學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時候:首先讓同學們四人一組,分別表演病人和醫(yī)生,病人A到醫(yī)生A處看病、病人B到醫(yī)生B處看病,而后交叉,即病人B到醫(yī)生A處看病,病人A到醫(yī)生B處看病,最后兩個病人在一起討論誰是最好的醫(yī)生,兩個醫(yī)生在一起討論哪個病人的病情最嚴重。這個活動把枯燥的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語法用角色表演的形式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的學習更貼近生活更真實。這樣的游戲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更在不知不覺掌握了老師要教授的語法知識。
三、佳句格言記憶法和順口溜記憶法教學方法
實施新課程標準并非全盤否定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仍可以運用傳統(tǒng)語法教學中有效的記憶語言形式的方法。比如,教師可以精選一些實用的包含某些語法結構的句子,讓學生背誦和運用。這樣,學生既能記憶一些實用的經(jīng)典句子,又能熟悉和運用某項語法形式。
例如:
The more,the merrier./He who does not climb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How time flies!/Seeing is believing./To see is to believe./Eat to live,but not live to eat./Never too old to lean./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When you are at Rome,do as the Romans do./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maybe done today./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way.
這些佳句、諺語、格言都包含有一個語法結構,熟記后,就能熟悉和運用一些語法形式了。順口溜也易上口、易記憶,對學習語法幫助很大。下面僅舉幾例。
1)黑人和英雄不吃土豆芒果和西紅柿.(以輔音字母加o結尾的名詞的復數(shù)加es的幾個詞(Negrohero to mato
mang opotato)
2)“3hnm,3lof,ws”(hear,help,have,notice,make;lookat,listento,let,observe,feel;watch,see)適用于省略to的動詞不定式作賓語補足語的用法。
3)“有do無to,無do有to”這一順口溜有助于學生記憶動詞不定式在介詞but,except,和besides后面時的使用方法。
如:
She could do nothing but cry.
She had no choice but to wait.
4)“Cep·Marg·Fiks—色普·瑪爾格·菲克斯”后面只能用動名詞作賓語的動詞(C-consider,canthelp,cantstand;E-enjoy,excuse,escape;P-practice,putoff:M-miss,mind;A-avoid,admit;R-risk:G-giveup;F-finish;I-imagine;K-keep;S-suggest)。
5)Idropcaps.適用于虛擬語氣在賓語從句中的運用。其中每個字母代表一個動詞:insist,demand,require(request),order,propose,command,advise,Prefer,和suggest后面的賓語從句中謂語動詞的形式是(should)+do。
利用這些順口溜、格言等進行語法教學,可使抽象的語法知識具體化、簡單化,學習者在背誦順口溜、格言時,語法規(guī)則也就銘記在心了。
實踐證明,新課標下的語法教學,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主動,教學效果顯著改善。采用新的語法教學方法,即使學生掌握了語法知識,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普遍增強,語感也較強,對詞匯和語言材料記得更牢,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輕松愉快,從而有效地開發(fā)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更好地貫徹了新課標的精神,使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更加濃厚。
四、對比與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系統(tǒng)論認為,客觀事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事物的整體功能大于局部之和。沒有對整體的綜合感知,部分的感知必然是片面的、淺層的?,F(xiàn)行教材采用循環(huán)式編排語法項目,把同一個語法項目分層次分階段在教材中呈現(xiàn),這對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理解、鞏固語法知識是有利的,但又必然割斷語法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語法知識、形成整體概念,甚至會造成舊知識對新知識的干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系統(tǒng)講解,并引導學生對教材中分散的語法作適當?shù)臍w納,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對語法知識的系統(tǒng)講解并引導學生對教材中分散的語法點進行對比和歸納。例如,在學完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狀語從句及非謂語之后,可以幫助學生歸納、對比以下一些學生容易混淆搞錯的句子:
1.He failed in the exam,which makes his mother sad.
2.He failed in the exam.lt makes his mother sad.
3.He failed in the exam,making his mother sad.
4.That he failed in the exam makes his mother sad.
5.It makes his mother sad that he failed in the exam.
6.His failing in the exam makes his mother sad.
又如:
1.He is such a good boy that we all like him.
2.He is such a good boy as weal l like.
再如:
1.He wears the same hat as he wore yesterday.
2.He wears the same hat that he wore yesterday.
這樣的對比與歸納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掌握所學語法知識,并加以鞏固和運用,形成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提高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對于比較瑣碎(即使簡單)的語法項目,也最好采用歸納的方法。歸納語法規(guī)則的目的,是使學生在進一步的練習中減少盲目性,提高語言的質(zhì)量。因此,歸納要及時,要抓住要點,簡明扼要。讓學生理解異同、明白實質(zhì)、掌握規(guī)律,這樣有助于學生準確記憶和正確運用語法。
結束語
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法教學要走一條全新的道路,教師必須在情景設置上下工夫。單純的語言知識不能直接構成語言能力的基礎,只有將語言知識轉(zhuǎn)化為語言技能才是學習語法知識的目的。只有在情景中學英語,才能使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互相配合和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與交流有意義。只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不斷設計出新穎的教學活動,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在學生產(chǎn)生學習動機的前提下,首先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語言輸入,并保證這種輸入是有效的。其次,要給學生開口說的機會,使學到的知識得到及時的鞏固。再次,鞏固語法知識的過程還應該體現(xiàn)在擴大閱讀領域,拓展閱讀渠道上,一定的閱讀量是鞏固語法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新課程要求避免教師的過度講解,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和抵觸情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貫徹課程標準對教師與教學提出的要求,使學生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賈冠杰:《外語語法教學與心理學》,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2.呂世虎:《中學新課程教學設計與特色案例評析》,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
3.王篤勒:《英語教學策略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4.席玉虎主編:《當代英語教學實用模式與技巧》。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