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靜敏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主渠道、主陣地。課堂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至關重要。那么如何實現(xiàn)由教師提問為主向學生提問為主的轉變呢?如何把握好課堂提問呢?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提問
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氛圍,營造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這是大家已有的共識。具體要做到:
首先,教師應為學生大膽提問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應該民主、尊重,努力做到平等,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合作。要信任學生,讓他們獨立思考、大膽探索,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當學生所提的問題幼稚時,教師要多一點寬容,并循循善誘,加以指導;當學生所提問題讓教師難以解答時,教師要多一點理解,平等地與其進行探討??傊?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象。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應著力創(chuàng)設能引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情境。如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事先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然后讓有疑問的學生提問,由其他同學給予解答,如果遇到難以解答的問題,教師要加以啟發(fā)。啟發(fā)的過程就是調動全體同學的思維的過程,通過大家研究、討論,最終解決問題。
二、教給方法,讓學生善于提問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學生沒有問題可問。原因是他們不知道怎樣去提出問題。因此,如何讓學生學會提問題就成為問題意識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提問的基本方法,把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
很多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它們與舊知識之間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當學生對兩者之間的相關點不清楚時,那么就可以引導學生在此提問,如學習“等邊三角形”時,就可提出“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之間有什么關系”等問題。
三、創(chuàng)設條件,使學生樂于提問
課堂是展示師生知識水平和能力的舞臺,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強化問題指導,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學生對老師提問
首先,教師要正確面對學生的質疑,多鼓勵,讓他們放膽去質疑。提錯了不指責,肯定其積極的一面;疑對了,疑好了,給予鼓勵和表揚。其次,要善于引導學生的質疑,讓學生的質疑沿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我們要認識到,學生的質疑可使學生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使學生變得積極主動,促使教師改變自己由于準備不足而出現(xiàn)的被動局面。因而,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正確引導,同時還要善于引導。
(二)學生對學生提問
每節(jié)課我都注意留些時間讓學生之間互相提問,用這種手段考考對方,檢查對方。實踐證明,學生對學生提問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我們的教學正是要培養(yǎng)敢于質疑,會學習、會思考的創(chuàng)造型人才。同時,學生在彼此切磋,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達水平,自我培養(yǎng),自我提高,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學生對教材提問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jù)。數(shù)學教材語言精練,敘述簡練嚴謹,內涵豐富,科學性強,許多地方把思考過程都省略了。所以在看書過程中有些內容學生較難看懂,這就要鼓勵學生對所學教材大膽提問,開展討論,并提出自己獨特的看法。如提出的這些問題的確是教學的重點、難點,將對老師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提供一定的依據(jù)。